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四章 飞船的秘密(上)
    梅里西亚一手泡制的“惊吓”在让x基地震动了十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回归平静了。千不该万不该,她不该让杨玮知道自己太多底细,杨玮很不讲义气的把婴儿胚胎的来历报告给x基地,已经下定决心要将这些克隆人进行阉割的x基地在呆滞了n久之后,终于还是把嘴边的命令咽了回去。正如杨玮所说,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了,宇宙中是否存在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不再是疑问,而是肯定,关键是这些智慧生命是以什么方式生存的,智力发达到什么程度!地球人现在连太阳系都还没有探索完,对太阳系之外的世界了解少之又少,而华夏作为一个航天领域的后进国家,了解得就更少了。平时一具来历不明的类人生命的尸体的发现,甚至一些残肢,都要引起轰动,现在居然有二十几个活的,而且还是初生的外星婴儿可供研究,天啊,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啊!一阵争吵之后,x基地迅速作出决定:留下这些看起来跟地球人没什么区别的婴儿,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教育,尽一切可能揭开这些婴儿身上的奥秘!
    总体而言,情况还没有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dna鉴定显示,这些婴儿的基因跟地球人的相似程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但是基因组更多,也更健康,各个器官跟地球人一模一样,脑容量更大。“从脑容量就可以判断出,这些婴儿的智力将非常惊人。”血压稳定,心跳率比正常人略快一些————快一到三下,仅此而已。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看不出这些婴儿跟地球婴儿有任何区别。这无疑让很多想大开眼睛的专家们大失所望,在潜意识里,他们都认为外星人的模样一定很诡异很可怕,就像是从二叠纪或者三叠纪空越过来的一样。看样子这批婴儿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吃了一颗定心丸的专家们甚至根据这些婴儿发达的智力制订了一个天才培养计划,试图用封闭式教育将这些孩子都培养成像莫莉那样的天才,这个计划在x基地得到全票通过————莫莉重伤之后那种如折一臂的痛苦给x基地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虽说杨玮还很年轻,战斗力也极其强悍,像莫莉那样倒下的几率小得可怜,但是培养一批备胎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这个计划可不包括被莫莉抱走的那个女婴,现在谁也别想从她手里把那个女婴抢走。
    在这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琐事中,运-30有些吃力的将那艘破破烂烂的飞船从肚子里吐了出来,引来一阵惊呼。一位专家扶正眼镜,眼睛瞪得比猪尿泡还大,盯着飞船眨也不眨,像是在鉴定什么宝物似的。半晌,他才发出一声惊叹:“太完美了!像这么完整的不明飞行物,我们还是头一回看到呢!”
    一个瘦削的专家说:“美国和俄罗斯就是为了它,明争暗斗斗了整整七年,差点撕破了脸皮!没想到啊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便宜了我们!”
    杨玮没说话,对七年前不明飞行器坠毁在南极这一事件,他也只是略知一二:据说七年前的寒冬,一个高速飞行的物体出现在俄罗斯国土地防空军的雷达屏幕上,好几枚防空导弹干上去它都不当一回事,甚至还围着防空导弹绕圈子!被吓得不轻的俄罗斯不得不暴露了自己的杀手锏,粒子束发射器开火,一炮轰过去,不明飞行物燃起大火,加速逃离,最终还是因为伤得太重,坠毁在了南极。这起事件让全世界为之震动,中美俄都派出数支特种部队火速前往南极展开搜索,最终还是俄罗斯人抢先找到,将残骸从几百米深的冰盖下吊了起来,装上航母然后运回国。华夏见事不可为,也就作罢,而一向霸道惯了的美国可不管这么多,一路死缠烂打,核潜艇跟踪航母战斗群堵截,闹得惊天动地。俄罗斯也毛了,二话不说抄家伙就上,在麦哲伦海峡与美国舰队爆发激烈冲突,四架苏-34“鸭嘴兽”战斗轰炸机匪夷所思的飞越了美国整个航母战斗群————如果这是实战,以苏-34的载弹量和对舰攻击能力,这个航母战斗群已经不复存在了————其中一架还与一架f-35舰载机进行了最直接最深入的交流,巴伦支海手术刀在大西洋再次闪烁出冰冷的寒光,那架疯狂的苏-34用翼刀在f-35腹部剖出一条长达四米的裂口,迫使美军飞行员跳伞,战机随即解体,美军飞行员为之震骇!最后俄罗斯海军以更野蛮的姿态把野蛮的美国海军给顶了回去,带着他们的战利品顺利返航,而这次硬碰硬的交锋也让美国意识到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正在稳步上升,不再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连个车臣都拿不下来的窝囊废了,不敢欺熊太甚,只能罢手,换cia和fbi上,用没完没了的间谍渗透告诉俄罗斯人:大毛,这事咱们还没完!围绕这架长尾蝙蝠的明争暗斗直到今天都还没有结束,只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最终得利的,居然是华夏人。
    杨玮说:“马上送进地下基地,617组,你们从上面切下一些碎片对进行材料分析,621组,你们负责对飞行器内部所有仪器的研究,622组,你们负责气动和动力方面的研究,力求在一个月之内用相似的材料制造出一个模型来,送到风洞里吹一吹······好了,行动吧!”
    一声令下,一大群如狼似虎的科学家扑了上去,看样子,这架飞行器有难了。
    研究开始不到一分钟,各个研究小组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架飞行器超级耐打,用小口径电磁炮都打不穿它!不过这难不倒科学家伙,三四百兆焦尔的高能激光划过,再抗揍都没用,很快就从上面切下了几块碎片。杨玮则穿着战术铠甲,戴着防毒面具钻进飞行器内部,跟他一起上去的还有几名光电学专家和计算机专家,一位名叫契诃夫的俄罗斯科学家也跟上了去,用魁梧的身躯毫不羞涩的占用了很多本来就很狭窄的空间。
    飞行器通体都是金属制成的,整个驾驶舱根本就找不到一块用透明材料制成的东西,专家们想破头也想不出里面的飞行员是透过什么来观察外面的情况。里面全是复杂之极的仪器,但是看不到一条电线线路或者数据线,看样子是彼此独立的,不管是能量供应还是信息的集成与处理。在这里面你就别想找到任何与地球文明有关的文字、数字和符号,在飞船的金属界面上倒是铭刻着一些字符,给人的感觉还是挺优美的,可惜没有人看得懂。身处其中,一种神秘的、科幻的气息把你紧紧包围,叫你透不过气来!
    契诃夫介绍说:“这里仍然保持着被发现时的原样,没有任何改变。不过,在这个位置,有一台较小的仪器,我们在六年前将它拆下来作研究了,所以一直空着。”
    杨玮问:“研究结果怎么样?”
    契诃夫苦笑:“没有任何结果。俄罗斯最优秀的光电学专家、计算机专家、机械天才耗费了数年时间,花掉了数亿卢布的经费,连让它开机都办不到!”他打开手提电脑,从里面调出一些资料给华夏同行看,那是他们每一次实验的详细过程。从视频上那一张张抓狂的脸就能看得出,北极熊们对那陀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金属疙瘩毫无办法。地球现代文明的灵魂是电,没有电,整个文明就会瞬间崩溃,所以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毛子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仪器也是靠电来运行的,想方设法的要将电路连接进去,却发现整个仪器压根就没有一个电路接口!杨玮浏览了一遍这些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仪器赖以运转的能量绝对不是电能,一定是其它能量,但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尝试着拆开一台仪器研究一下里面的结构,结果才拆开两个零件就遇到了碰到了大难题:整台仪器实在太复杂了,似乎压根就没有什么可供他拆开的零件!活见鬼了,整个仪器搞得跟个金属疙瘩一样,难道它就不用维修的吗?
    杨玮略一沉吟,说:“拿纳米机器人来,我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内部结构!”
    比针尖还要小的纳米机器人被激活,沿着每一个可供利用的空隙钻了进去。它们成功了,一团仪器再怎么精密,也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就算是花岗岩都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缝隙呢!纳米机器人找到了一些必须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圆孔,钻了进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它们都会在里面打转,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通通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特殊的数接线接口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这些家伙可谓无孔不入,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但缺点是体积太小了,那么大一台仪器对于它们来说未免太过庞大了一点,跟一座大山差不多。杨玮也没有办法,只能留下一名专家负责监视纳米机器人,自己带着中俄专家到另一个舱段看看。
    这个舱段有点古怪,里面有很多维生设备,还有好几个全封闭式维生舱,形状与地球人的浴缸差不多,估计就是让那些太空旅客躺进去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漫长而枯燥的太空之旅。这个休眠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在休眠的时候,生命所需的一切养分都由维生系统提供,一点点就够了,就是不知道那些太空旅客醒过来之后会不会把飞船也拆了吃下去。他指着维生舱问契诃夫:“它们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原样吗?在你们发现飞船的时候,里面有没有发现外星智慧生命的尸体?”
    契诃夫摇头:“没有,当时整个飞船空荡荡的,看不到任何生命生存过的痕迹,除了那团光球,没有一件活物,静悄悄的,挺吓人的。”
    杨玮眉头拧紧:“没有······那这些维生舱是拿来做什么的?宇航员哪里去了?躺在维生舱里的太空旅客哪里去了?或者说,整个飞船干脆就是空的,由那团光球驾驶着来到了地球?”他用力摇了摇头,“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几个维生舱就没有意义了。”
    中俄专家都陷入困惑之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外面传来621组组长的声音:“杨工,杨工!”
    杨玮应声:“我在这里,怎么啦?”
    那个组长说:“你最好下来看看,有情况!”
    杨玮转身走了出去,跳下飞行器,拉起面罩,他看到,组长的脸色异常的苍白,手颤抖得厉害。他问:“有什么情况?”
    组长把他拉到飞行器的发动机部位,指着发动机说:“你仔细看看,是不是很眼熟?”
    不必他提醒,杨玮的目光一碰到发动机就凝在上面了。他神情惊怖,像是看到了异形怪物,脸色慢慢的跟组长一样变得苍白,手不听话的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