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画风大变的会议
    林焕海第二天参与了公司的生产会议,其实会议都是一些常规内容,主要就是各个分厂之间的生产任务安排,这些没改制前,林焕海也是每会必参与的,因为有些事,他不来协调,活儿就没法分配下去,有时候扯皮推诿,能耽搁很多事,他作为权威决策者,必须在现场拍板,下面的人才不会不服分配。
    就算是这样,往往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争议和矛盾,甚至有闹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理不清剪还断。
    林焕海再头疼也没有办法,必须得参加。最开始时甚至还有各种不服他的,有使绊子的,有唱反调的,还有阴阳怪气的,各种挤兑,让他这个厂长都经常很难堪,但是,面子都是自己挣回来的,赢得尊重就要全凭实力。
    从林焕海唤回儿子入厂起,不断发生各种事情,都在打反对者的脸,最后在会上各种故意唱反调的声音才慢慢消失,但是免不了还有各种摆困难讲辛苦的,这些往往都是牵扯林焕海精力最大的事情。
    要不是姜建平和郭志寅两大支柱一直在支撑着林焕海的信心和勇气,林焕海现在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走到这一步。
    好在俱往矣,随着改制措施的深入,这些生产会议虽然一直需要林焕海的参与,但是他现在轻松多了。
    为什么?一切拿数据说话。自从实行独立核算后,各个分厂车间对自己车间的产品质量、效率、效益都十分上心,因为这切切实实跟每个干部每个员工的待遇密切相关了。每个车间每个月生产任务是多少,完成了多少,良品率多少,成本花费了多少,浪费多少,分摊下来,是赔是赚,都核算得一清二楚。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生产会议的画风大变。
    以前是这样的:
    “喂,老张,你那个车桥是么样搞的吗?我们总装等你们送车桥过来好久了,干等了好几天,工人不干活,结果你们送来的车桥十个里面有一半不能用,这浪费可有点大啊!”
    “怪我咯?我们还不是要等着桥壳那边铸造好再生产?不得等齿轮那边的配套的到货才行?前面的质量都过不得关,我这里再把关有个屁用!你去跟厂长说嘛,看他有啷个办法?”
    “厂长可是三令五申要把好质量关的。”
    “那我有么办法嘛,你去找桥壳那边嘛?”
    “什么,老张,你不太厚道了,桥壳铸造冲焊这工艺,本来控制难度就的很,我们这边尽心尽力把东西赶出来送给你了,还嫌我们质量不过关?良心呢?”
    各种扯皮,光是听听,就让林焕海觉得浑身粘糊糊的,像是怎么都洗不干净的肥皂泡,真想拿把冲锋枪在这些恼人的家伙全给突突掉。
    现在改制后好了,现在开会经常是这样的:
    “老张啊,你们上个月车桥一共生产了56个,嗯,但是良品率只有85%,这个月估计资金要扣光光了吧?我跟你说,你们良品率这么低,严重影响到我们总装了,不过,还好,我们的总装这边合格率都95%了,这个月你们扣的奖金都算便宜兄弟们了。哈哈。”
    “老秦啊,你可别幸灾乐祸,我们这个月良品率已经接近97%了,哼哼,我们汲取了教训了,专门收拾做桥壳的这帮混蛋,你猜猜怎么着,我们加强核查后,发现他们的良品率只有72%!上个月扣掉的奖金这个月就全指着他们弥补了!”
    “唉,真是倒霉啊,我这个月就请了一个星期假,手下那帮没责任心的就给我捅了个大漏子,看我回去不好好收拾他们!”
    就这样,互相之间,一笔笔账都算得清楚了,谁该为什么事负责,数据一出来,清楚明白,认真负责的单位赚钱受表彰吃肉,没责任心混日子的单位只能喝点汤汁。每个车间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数据指标也不全一样,但是却必须竭尽全力才能完成好。一切都取决于生产表现。
    虽然说有些懒人叫苦不迭,但是大多数人却更愿意卯足劲干活,无它,唯挣的钱多耳。
    在这种情况下,林焕海就很轻松了,分配完任务后,只需要听着公布各个分厂车间的独立核算结果就行了,一切都看数据定乾坤。各个分厂也没心情去跟他这个公司负责人去扯皮,怎么提高自己的数据,让员工们的钱包更鼓点比什么都强。
    原本这个改革的时候,有些人担心,所有的员工收入都增长了,那厂里效益不是要被掏空了么?
    但是一番账算下来,大家都服气了,经过一段时间后,财务核算惊喜地发现,虽然计件后员工们的工资整体大涨,涨幅最高一月较之前几乎达到41%,但是由于质量的普遍提升,浪费的材料大大减少,整体来看成本还是降低了8%。这个数据就相当可观了,它充分地说明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与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有效率和质量上去了,成本才能更好的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这说明,改革初见成效了。这一切,早在林焕海和王兴发等改革派的算计之中。以前搞教育、抓落实、搞处罚都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但是一旦将这些与收入挂钩,立马就发挥了巨大的动能。
    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的。这次生产会议,果然也在林焕海的意料之中,基本上大家都是拿数据在说话,谁的成绩好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且林焕海还曾经加了一剂猛药,比如说任何一个分厂车间,要是当月能够百分百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并且良品率达到99%以上的话,还会额外再给予一份“优秀奖”,当然这个奖每个月只能产生一个任务完成最好的部门。为了拿到这份额外奖励,很多车间都拼了。
    林焕海很轻松地开完了生产会议,当会议即将散开的时候,他向大家通报了三件事:
    一是公司准备引资,和一家国内大型集团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对方将注资进来,引资后,公司将会迎来全新发展。
    二是就是公司有计划要开始在省城周边选定一块地方建厂,目前政策研究室正在进行调研,希望大家也有所准备。
    三是公司准备大力开发民用车市场,目前政策研究室调研小组即将回来,准备汇报调研成果,这个调研将决定民车市场开放的方向和技术性能指标。这件事也希望各个部门有所准备。
    这些事大家其实也模糊不详地听说了一些,但是从林焕海口中正式宣布出来,还是让各个部门的人一阵阵失神,这些消息其实一个比一个更震撼。
    成立合资新公司?这事靠谱么?这些事以前都只是听电视上说过,新闻里报道过,都是说某某跨国集团与中国成立合资新公司,准备开发某某产品市场之类的,而且当时姓“社”姓资的争议存在,这些合资企业未来如何走得更长远,大家不是很有底。西汽众人更是觉得这些跟他们有些遥远,毕竟他们是一家为军方生产重卡汽车的公司,合资,可行吗?公司自己多生产一些车辆,把钱挣到发展不就可以了么?引资融资有那个必要吗?
    至于建新厂房,这个大家倒是近期传得沸沸扬扬,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件顺应人心,让大家期盼已久的事情,虽然说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住到城市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跟城市靠得更近一点。但是建新厂房,怎么盖,钱从哪来?是不是好大喜功,虽然说二次创业这说法魄力相当大,但是大家心里还有很怀疑这个行业现在是否理智。这算不算劳民伤财?
    至于第三件事,大家更皱眉头,要开发民用车型?咱们现的车不是也有地方订购的么?公司特色就是重卡,有必要再去开发新款吗? 万一市场前景不好怎么办?
    虽然疑虑重重,但是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件事,这个所谓的“政策研究室”看起来说话很管用啊。大家第一次对这个新成立的部门重视了起来。
    林焕海宣布三件事后,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说真的,他主持这次改革,多少有点忐忑,但是现在他心里有底了。因此,也不怵跟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最新的决策方向,这几样事,现在也需要跟大家交待一下了,不然大家会以为他这个厂长就可以躺到一边享清福去了。
    但这些事目前也只适宜和干部们简单的通报下,具体的细节林焕海没有透露。比如要跟哪家集团要合作,它们提出的引资条件等,这些都不适宜现在就公开。这件事就是事前吹吹风的性质。他也没有指着在座的这些干部们能站出来为他分忧解难,有些事,是只有站在他这个层级的人才能接触和分析的。
    至于会引起什么反应,他倒没有什么担忧,这些事,都是厂里发展的大事,他相信,到最后,赞成的声音一定大过反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