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章试着勇敢一点
    林超涵逗聊了几句沈玉兰,摆了摆手潇洒地走了。他现在等于主动给自己揽了个大麻烦,必然要使尽全身解数才能完成的使命,没有时间耽搁了。
    在他背后,沈玉兰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
    这个时候,郭志寅从资料堆里抬起头说,“小沈啊,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调你当我的助理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沈玉兰有点慌乱,她确实不知道为什么自已为什么会突然被调来当郭志寅的助理。
    “小丫头,跟你说实话吧,一方面确实是看你颇有灵气,放在老罗那里简直是浪费,另外一方面,在我这里呢,你可以经常看到林超涵,和他有接触的机会,在老罗那里,恐怕你每月只有在发工资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一次。”
    沈玉兰心里更慌乱了,郭总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看出什么来了么?
    郭志寅接着说,“我注意到两次,你徘徊在林超涵那边办公的楼外好像等着什么人,还有,上次在广场竞赛那次,我看到你好像想挤到林超涵那边想说点什么,我当时就奇怪,你为什么不再主动一点呢?”
    “啊?”沈玉兰没想到自己那点小心思居然被人观察到了。
    郭志寅人老成精,他因为关注林超涵,就意外关注到了沈玉兰,从沈玉兰的表情里,他当然很简单地判断出了一些事情。
    他笑了笑,“其实呢,你不要这么害羞,试着勇敢一点。告诉你一件事,现在据我所知,林超涵在大学交的女朋友已经出国了,好像没有联系。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全告诉你了,就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吧。对了,这一篇文章,这一大段,你尽快翻译一下给我。”
    说着郭志寅递过了一本杂志,沈玉兰接了过来,坐到一边,心乱如麻。
    林超涵当然不知道郭志寅在背后安排的一点深意,他只是觉得沈玉兰这个小姑娘挺有意思,太容易害羞,虽然见面挺尴尬,但逗几句也特别好玩。虽然凌霄强每次都调侃他,但是他完全没有放到心里面去。此时,他正琢磨着完成任务。豪言壮语是说出去了,但是要实现的难度有多大,他也心里清楚,甚至也有可能折腾到最后,一无用处,如果是那样,他还真是难以交待了。然而,不去尝试一番,就放弃,那绝不是他的性格。
    他回忆起在学校里那个课题,当时他只是作为一个边缘角落的本科生参加的,在前面还有大批研究生师兄,主持项目的教授姓金名诚,年龄相比其他教授不大,才四十多岁,算是一个青年才俊,是学校难得留学归来的人才,他主持做的这个项目叫“pgex”有限元程序,林超涵只是在旁边听了几堂课,写了其中很小的一块代码,对整个项目的发展状况其实并不了解,如今要联系这个项目,还得要去找这位金教授了。
    这件事,他只能打电话回学校去问了,到厂办公室。他和王兴发申请了一下,挂了一个长途电话给学校办公室,他自称是金诚的一个学生,现在毕业了,丢掉了金诚教授的联系方式,想要一下好以后写信拜访。接电话的学校老师对他这种尊师重道的行为十分赞赏,当即就把金诚教授的办公室电话和详细地址给了他。
    然后林超涵就又挂了金诚教授的电话,没想到这次运气挺好,金诚教授正好有闲暇,当他听到林超涵询问项目进度,并称想实际应用一下分析软件的时候,十分高兴。在当时,哪怕像他这样的归国教授,很多学问和研究项目虽然前沿,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应用很少,有时候到最后就变成了自娱自乐的项目,但是金诚很清楚这个软件的实际价值,因此在申请到相关课题后一直在努力。
    他告诉林超涵,这个项目目前差不多已经完成了,但是目前的确还没有进行实际应用,而且与国外成熟的商业软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林超涵很诚恳地向金诚教授请教 ,“金老师,我曾经在期刊上看到过,现在我这里还没法拿整车去做这个种设计验证,但是我这里可以拿其中的车架部分的新设计作为试验,不知道可行否?”
    金诚教授沉吟了一会,他也是多年搞机械研究的人,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力学仿真来说,设计图出来之后转化为cae网格模型,这里如果用的是三维设计的话直接就可以在三维数字模型上建立网格模型,网格越密,计算结果越准确,但耗时就更长;如果是二维设计图的话,就首先要通过一套数学模型把二维图纸参数转换为三维的力学结构模型,不过,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只能是选择后者,而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输入参数过少,模型过于理想化,需要做大量的经验矫正,而且这种计算都只能做静力学分析,动态分析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分析结果只能用于设计参考。当然啦,现在如果只是做少数几个部件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拿出来做一次试验,而且我有很大把握,能够有很好的结果。”
    林超涵兴奋地挥了挥手,“那就太好了,金老师,我们能不能尽快开展这项工作呢?”
    金诚在电话里苦笑了笑,“恐怕不能,因为我现在设计的程序在普通的计算机里很难运算起来,速度特别慢,要解决这个,只能用超级计算机了,可是要申请使用超级计算机,是何其之难啊!”
    他不胜唏嘘,显然是有过尝试的,碰到了硬钉子,他告诉林超涵,他申请的结果已经排到一年半后了。
    林超涵对这个早有预期,实际上金诚当时在课堂上讲课时就提到了这一点,他当时记得的特别清楚,他对金诚说,“这个问题,我们来解决吧,金老师只要你能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这里来解决申请使用超算的问题。”
    金诚说,“我这里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等待验证而已。”
    林超涵说,“那正好,金老师,通过对车架的分析,你可以验证你的项目,而我这里也可以拿到想要的结果,两全其美!”
    随后,两人就在电话里敲定了一些基本的合作细节。
    金诚对这个学生其实没什么印象了,但是这样的机会也是很难得,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两个人竟然一拍即合,过程顺利到林超涵都没有想象到。
    林超涵兴奋地挂上了电话,这次合作,他竟然都不必回到北京学校就能搞定,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原本以为,还需要他再次回到北京学校去。现在来看,似是不必了。
    他兴奋地又往郭志寅办公室里跑去汇报这个结果,郭志寅听后也是惊讶非常,他完全没有想像到竟然能如此顺利达到合作,这下子他还真得上心起来了。有了应用软件,现在就缺硬件了。
    郭志寅立即打电话给林焕海、姜建平等人,要求立即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林焕海正在发愁,他刚和发动机的供应厂家鲁柴动力沟通完,人家也不是直接拒绝,但是讲了一大堆难处,什么现在厂里生产压力非常大根本抽调不出多余的生产线和人手来做样品,什么从经济效益上来算这个太不划算,什么生产要求太高,恐怕在短期内完不成任务之类的。反正就是难处一大堆,根本就不想接这个活。然而,连他们都不接这个活的话,国内也找不出更好能够承担这个任务的厂家了。
    现在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林焕海还没办法拿上级的命令来压鲁柴动力,几乎是得求着他们来做这,鲁柴动力自然也是算过账的,且不说林焕海这边研制七吨重卡的任务能不能完成,就算是一切顺利完成,到时候部队的需求也没办法现在预估,如果需求量过少,鲁柴动力花费大量人和物力试制出样品的成本,就没法摊平了。
    林焕海正为这个事愁得眉头不展的时候,听到郭志寅说林超涵又要折腾什么超算,顿时就头大了,真是嫌麻烦不够多吗?
    但是没办法,郭志寅既然要求开会讨论,那肯定是必须要开这个会了。
    7吨办的主要负责人被临时召集了起来,当大家听到要想办法申请超算,做什么cae分析的时候,一个个也是目瞪口呆,这不是属于没事找事型吗?
    放着好好的绘图这份有前途的工作不做,去折腾什么超级计算机模拟分析,就为了一个车架?这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啊?
    林焕海看着在会上林超涵说得头头是道,那一副犟样,头痛起来,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太能折腾了,厂里这段时间,确实也因为他带来很多变化,但是是不是自己太过宠他了,每件事都要搞出花样来?
    这分明就是一个不服管的刺头样子啊。
    林超涵兴奋的巴啦巴啦说完,突然发现在座的除了郭志寅,一个个稀里糊涂地样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把每一个人都当作郭志寅,让领导们一下子接受跳跃这么大的新潮理念,那未免也太理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