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4章 想借力
    谭振华再次举手问道:“祝总师,我听说,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不但能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而且还能将加工中易引起误差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是不是这样?”
    祝宇森答道:“如果能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那当然是好的,可惜,这类能够加工炮管的机床都是“巴统”严格禁止向华夏出口的,别说数控,就连精度稍微好一些的深孔钻床、铣床、镗床都没人肯卖给我们,毕竟这个加工数量级的专用机床几乎就没有民用用途,而我们自身的机床工业能力却比较落后,这种可以加工火炮身管的特种机床,按照我国的现状,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
    谭振华点了点头,略略琢磨了一会儿才道:“祝总师,机床这件事,我也许能帮上忙。”
    “你帮忙?小谭同志,这我可得提醒你,实际上我们一直在通过不同的途径与国外的先进机床制造企业沟通,希望能引进其技术或者退一步,买到现成的成品也行,但是结果一直不理想,因为“巴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而先进机床又是其中最被关注的产品之一。”
    “买不到我们就自己研发。”谭振华豪气干云地说道:“我就不信了,成吨的钞票砸下去,还能砸不出成果来,那我买一个机床厂又有什么用?”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短暂的安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咀嚼着谭振华刚才这段话里暴露出的多重意思——很明显,第一,这位小财主旗下还有一家机床厂;第二,他打算投入巨资,研发精密数控深孔加工设备。
    那么他打算投入多少钱呢?
    嗯,刚才他说了,“成吨”!
    这恐怕是屋内坐着的这些人第一次听见有人以“吨”这个量词来形容钱的数量,虽然给人的感觉怪怪的,但,听上去真的很霸气啊!
    相比起来,“一掷千金”什么的简直弱爆了!
    祝宇森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一点——今天的见闻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眼前这个年轻人,与他曾经见过的、听说过的所有年轻人都大不一样!
    他有一种感觉,谭振华,已经或者正在一点点地构筑一个从材料到加工,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横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兵工等各大领域的工业帝国!
    还有什么领域是他没有涉及的吗?
    提前在工业的各个领域进行的投资布局,他这么做,是事先有规划有目的还是仅仅顺手为之,误打误撞?
    这么多的巧合,说他是误打误撞布下的局,恐怕谁都不信。
    但要说他是有意为之,那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还有这种可怕的规划能力,真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具备的吗?
    祝宇森轻轻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驱逐出了脑海,这些问题可以在今后慢慢寻找答案,今天讨论的是产品的出口项目问题,既然谭振华已经喊出了要砸钱解决火炮身管加工这一重大难点课题的口号,那么,不妨借着这个机会,从他身上多借几分力。
    这应该才是李立清拉着这个外行小子来参加这样一个偏重于技术方案检讨的研讨会的真正目的吧?
    有了这个心思,祝宇森再看向谭振华的眼神便不免多了一点点热切的意味——这可不是他贪图谭振华的财,好吧要真算成他贪图谭振华的财其实也没错儿,实在是他身上肩负着研发国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重任,而要想完成这份重任,就必须突破无数的技术瓶颈,这些技术瓶颈可不分出口还是自用,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一旦突破,也就全盘突破了。
    就比如,如果谭振华旗下的机床厂真的搞定了深孔加工数控机床,那加工火炮身管的时候,甭管是出口还是自用,那不还是用同一部设备干活么?
    国家给的项目科研经费实在有限,不可能做到像撒胡椒面一样地为研制一辆坦克升级全部的基础设备,那需要好多好多“吨”的资金,不过现在有了这个小金主,那就……
    想通了这些,祝宇森心里有了新的计较。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缓缓说道:“刚才我简单介绍了火炮身管的加工步骤和工艺,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对这门安装在“风暴2号”上的这门“83改”型105毫米线膛炮的整体评价,简单来说,就十个字——成功的设计,失败的应用。”
    谭振华看见,当祝宇森说出这十个字的评价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一位40多岁、带着宽边眼镜的中年人,而这位中年人的脸庞在刹那间就迅速涨得通红,眼看着就坐不住了,一下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开口道:“祝总师,我……”
    “小潘同志,你别激动,我完全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祝宇森却摆了摆手打断了这位:“你坐下听我慢慢说。”
    40多了还被人叫做小潘……,当然以祝宇森的年龄资历这么叫这间会议室里的绝大多数人都绝对够资格就是了。而这位小潘同志显然对祝宇森抱有足够的尊重,所以,在听了他的话后,自觉地坐回了座位,只不过那不停起伏的胸膛却显示着他内心的激动。
    “先说一下,我为什么认为这门炮的设计是成功的。”祝宇森缓缓道:“首先,在原“83式”的基础上,“83改”成功实现了在2000米的距离上发射一期“脱穿”弹达到的预定穿深数据这一关键技术指标,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值得我们庆贺,来,在此,我建议我们全体为以潘玉和同志为首的“83改”设计团队鼓掌庆贺!”
    说罢,他首先动作起来——由于他失去了右臂,所以,只能用左手轻轻拍打起了桌面,而在他的带动下,屋内的掌声都响了起来,刚才那位站起来的中年人,显然就是被祝宇森点名的潘玉和的脸上却充满了惊讶,继而掠过了一抹潮红。
    掌声稍歇,祝宇森继续说道:“在这门“83改”上,我看到了很多充满创意的设计,比如,为了在膛压不足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膛口动能,把火炮身管从“83式”的51倍径加长到了现在的58倍径,巧妙地用提高做功行程的办法弥补了材料上的不足;再比如,用国产的铝合金空气夹层热护套替代了笨重、性能落后而且还需要进口的石棉瓦热护套;更值得表扬的是,国产首型“下反式稳像火控系统”的成功引入,使得这型坦克终于具备了一定的行进间射击能力;我举了这三个重大改进的例子,只是这门火炮所有改进中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些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使得这门“83改”的作战效能远远超出了“83式”坦克炮,所以,我才会说,这门炮的设计是成功的。”
    谭振华暗暗在心中给补了一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