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52章 最勇敢的人
    申宗义终究还是没能离开协和医院。
    为他做胸透检查的医生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了检查结果,而医院的领导们也在第一时间向更高级别的主管单位汇报了此事,于是,在x光片冲洗出来之后,医院的特别诊疗小组便已经准备就绪,而申宗义则接到了上级领导的通知,要求他立刻住院、接受治疗。
    这是来自组织上的硬性指示,申宗义只能服从,不过在他的坚持下,他的病房里,除了治疗所需的设备之外,还为他配置了专门的办公设备,以便他能够继续自己的工作,而谭振华知道,除了还剩下的一些交接手续之外,申宗义计划在这里完成他的那份“三个一”工程分析建议报告。
    他默默地看着工作人员匆忙而有序地进出着布置这间有些特殊的病房,看着申宗义换上了病号服却没有躺在病床上而是径自走到书桌边,看着他带上了老花眼镜开始翻检秘书送来的文件资料,心中五味杂陈。
    亨利﹒基辛格在他的著作《论华夏》中曾经这样说过:“华夏人总是被他们中间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而今天,谭振华就亲眼见证了这样一位最勇敢的人——他不是战士,却无惧生死,在面对人生最大的恐惧时,淡然而从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希望燃烧自己生命之中最后的火花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传承啊,是华夏文明繁衍5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源泉!
    ……传承!
    想到了这个词,谭振华没来由地一阵心慌,他忽然想起,有一位老人曾经对他说过这个词,而这位老人,他已经有段时间没联系过了!
    他连忙向申宗义告了个罪,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去,找到医院派来的一位协调工作人员,再由他领着来到了协和医院的通讯机房,要了一个香江长途。
    “振华吗?”听筒里传来了邵毅夫低沉的声音。
    “爷爷,是我,我想问一下,厉爷爷他最近怎么样?”
    听筒里一阵沉默,而谭振华心慌与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厉老,他 ,他已经走了。”终于,邵毅夫的声音再次响起。
    谭振华举着话筒的手颤抖了一下,半晌,才勉强平复了心神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爷爷你怎么没和我说?”
    “就是前几天的事。”邵毅夫说道:“厉老走得很清醒,也很安详,他走的时候,我去送他了,那天,他特意拉着我的手交代我不要告诉你,他说,你的事情太多、太忙,就不要为了他这个已经没什么用处的老头耽误时间了,他还说……”
    谭振华忽然觉得自己的嗓子一阵发干,他哽咽着问道:“厉老还说了什么?”
    “他说,振华你是个好孩子,是我们甬港人的骄傲,他想对你说的话,早在魔都的那一次就已经说过了,他说你一定会记得的,你做成了哪些事,他等着你将来亲自去告诉他。”
    谭振华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刷”地奔涌而出。
    他记得,他当然记得,他怎么能忘记?
    “我们华夏向来最重传承,这也是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所以,没关系,你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吧,等你成功的时候,如果我已经不在了,如果我们几个老头子都不在了,记得到我们的坟前来一趟,也不要你磕头,也不要你上香,只要你把你做成的事桩桩件件告诉我们就好。”
    “振华,你等一下,有人正好在我这里,她要和你通话。”听筒里,邵毅夫的声音再次传来,紧接着一个略显苍老的女性温和声音响起:“振华吗?我是厉楼菊芳。”
    是厉舒雄的遗孀。
    谭振华连忙擦干了眼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一些,问候道:“厉奶奶,您节哀。”
    “振华,你也不必太难过,舒雄他这一生算是过得平安喜乐,而且活到了97岁,没什么遗憾了,他临走的时候交代了我,让我转告你帮他办最后一件事。”
    “厉奶奶您说,我一定尽全力办好。”
    “嗯,我和舒雄都相信你一定能办好。舒雄他在你的企业和基金里还有一些投资对吧,他和我商量了,这些钱,他打算都捐出来,给华夏成立一个教育和卫生奖励基金,我年纪也大了,这些具体的事情打理不来,所以,这件事,就要委托给你了。”
    谭振华的眼泪再次不争气地涌出,他不停地伸手去擦,可却怎么也擦不干净……
    ……
    ps:《厉树雄传》(以下为史实资料)
    厉树雄(1891年--1987年),名汝熊,字树雄,以字行。其家为浙江定海望族,出身于书香官宦门第。曾祖父厉允怀,字心甫,号白华山人,清代诸生,诗、书、画三才齐备,与镇海姚燮,临海傅濂并称“浙东三海”,著有《白华山人诗抄》、《白华山人诗书画真迹》等。祖父厉学潮,字慕韩,是厉允怀次子,历任荆溪、华亭、元和知县,颇得民心,后升任常州知府。父亲厉玉夔,字虞卿,号橘辰,兄弟四人,玉夔第四,清光绪丁酉年(1897),二十七岁的厉玉夔参加全省生员选拔,获第一名,以拔贡生进入国子监。厉玉夔虽才华横溢,却在三十三岁时英年早逝。母亲赵氏,为赵立诚(朴斋先生)第三女,赵立诚为上海钱庄领袖,江苏候补知府,当时赵家的航运、钱庄等产业,遍布宁波、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家道殷实,为甬城望族。
    失去父亲后,厉家兄弟姐妹八人随母亲从上海回到宁波,跟表兄弟们一起习读课艺。赵家亦为书香门第,大舅赵家薰,三舅赵家芬是清朝举人,其它几个舅舅也都是清代诸生,六舅赵家蕃与八舅赵家艺先后游学日本,攻读经济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良好的学习氛围加上舅舅们的爱护,使天资聪慧的厉氏昆仲在宁波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为以后他们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厉树雄早年聪慧,18岁就弃儒习贾,走上一条与哥哥(航空先驱厉汝燕,字翼之,前文有过介绍),完全不同的道路。
    1908年,年轻的厉树雄便在上海房地产业崭露头角,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方氏地丰地产公司经理,他创意兴建上海第一座公寓大楼——厉氏大厦。他买下当时相对还比较冷清的上海静安寺路段地产,发展商业,为把南京路繁华地段向西拓展到静安寺路作出了贡献。他早年曾任中国通商银行常务董事,他也是意商华义银行第一任买办,英商会德丰公司买办。 1915年,他随由张骞率领的商务考察团赴美国参观访问,还去参加了巴拿马运河的落成典礼。回国后任江西地产营业公司总经理、芜湖电话公司总经理、上海华孚商业银行行长,厉氏兄弟公司经理等。后担任北京政府币制局特别调查员,浙江省长公署顾问,并任上海物品交易所董事,煤矿公司及联华银行董事,宁波旅沪同乡会、闸北慈善团、环球中国学生会理事,又为上海总商会,联华总会会员及华商保险公会会长。
    他创办的实业涉足于纺织业、公用事业、银行、保险业、证券业、房地产业等,其中投入精力最多的是纺织业。曾创办宁波和丰纱厂、上海毛绒厂、信和纺织厂、上海浦东纶昌纱厂、上海大陆信托公司等;并经营宁波四明电话公司、永耀电力公司、绍兴文明电气公司等电信、电气企业。还担任湖北汉冶萍钢铁公司副董事长、丰盛实业公司董事长。在1934年厉树雄等人投资创办的上海毛绒厂,利用进口毛条生产双猫牌、金狗牌、小囡牌等绒线,特别是他创制的“小囡牌”绒线闻名于上海滩。
    1948年厉树雄到香港定居,他致力开拓香港的纺织工业。 1949年在香港买下上海印染厂,从事纺织、印染和整理业务。 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香港转口贸易受到打击,纺织业由于资金、原料的困难,曾一片萧条。面对如此经济局势,厉树雄老当益壮,担当起重振香港纺织业的重任。运用他多年的经营经验和人脉,审时度势,团结纺织同业,组织14家棉纺织厂联营企业,占全港当时17家纺织厂的82%,大力发展香港地区的本土纺织品生产,以廉价的纺织品投入国际市场,通过直接出口,逐渐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
    1951年至1960年,他曾侨居旧金山,是第一个在美国白宫工作的亚洲人; 1960年回港,继续主持信昌机器工程公司,至1966年告老退休。
    60年代后期,厉树雄又参股了和记公司集团。
    1967年4月9日,“宁波旅港同乡会”在香港大会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宣告成立,会议选举实业巨子李达三先生担任首届会长,厉树雄任名誉会长。
    他曾经购置了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豪宅“沙逊别墅”,现上海虹桥路2409号留有“厉树雄别墅”,是一座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豪宅,花园面积达60亩,当年是上海著名犹太富商沙逊的别墅,建于1932年。 “沙逊别墅”成为“厉树雄别墅”后,厉树雄将其改造成著名的“虹桥俱乐部”。每个周末,在沪的大银行家和大企业家常蜂拥来此度周末。所以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今天有人在这里扔炸弹,明天上海金融肯定瘫痪!” 他在俱乐部内植种的龙柏高大茂盛,解放后在原址建立的龙柏饭店以此命名。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将这栋别墅归还厉树雄家族,现在由厉氏后人居住,厉家专门立牌“厉树雄别墅”。
    厉树雄眷念桑梓,非常关心家乡宁波的发展。1921年宁波电话公司因连年亏损,负债累累,宣布解散。为了保障宁波的正常通讯,厉树雄等立即组织债权人增资收购重组,成立了宁波四明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亲自出任总经理、董事长。
    1941年,宁波沦陷,宁波永耀电力公司所有流动资金及材料配件等皆因伪币贬值亏耗殆尽,为了保证宁波的电力供应,1942年厉树雄等为永耀电力公司增资120万,董事会也相应改组,厉树雄出任董事长,因伪币继续贬值,不到一年,又因资金周转不灵,厉树雄等又增资500万元,使永耀电力公司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了宁波的电力供应。
    厉树雄不但关心家乡的民生,也很关心家乡的教育。1934年,“宁波旅沪同乡会”设立“四明大学奖学金” 厉树雄作为出资人之一,资助各大学读书的甬籍大学生,每人每年四百元。1946年,厉树雄设立“虞卿奖学金”, 每年出资三千万元,奖励宁波各公立中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其中宁中、县中各六名,商校、高工各三名,县师二名,共计二十名,每人每学期得奖金七十五万。1948年,厉树雄出资在宁波横河街三号创办了私立宁波树雄小学,4月1日补行开学典礼,有学生一百六十多人。
    厉树雄一生关心教育和医疗事业,1981年,他把位于香港浅水湾的私人住宅出售,以全部所得捐赠给香港大学。 1982年2月又为香港大学建造厉树雄科学馆,内有化学、医药、电子和放射性同位素四个分馆,并设有实验室和完备的教学设备。
    从1986年起,与其妻厉楼菊芳女士捐资共同设立“厉树雄教育卫生奖励基金”,该基金由“上海发展侨务事业基金办公室”代为管理,为发展中国的教育、医疗及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7年春,厉树雄在香港病逝,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