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谭振华轻声问道。
尽管他知道历史的进程,但此时此刻,他还要再确认一遍,免得自己知道的历史与现实发生的情况产生什么偏差,同时也能掩盖他预知历史进程的事实。
“他们想与我们三机部合作,在魔都生产他们的“md-82”客机。”
郭蓉玮的回答,证实了历史依然在按照它的惯性发展。
“那么,您怎么看这件事?”谭振华皱眉问道。
“我看他们就没安好心!”郭蓉玮忿然道。
“哦?老师您此话怎讲?”谭振华惊讶问道。
在他一惯的印象里,他的这三位老师全都学识渊博,各有所长,在其专业领域内皆独领风骚那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也非常鲜明。
宋文华,思虑深远,狡黠多智,身上还有股舍我其谁的霸气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生就一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双眼,这三位老师当中,要说起来,谭振华最怕的就是他。
贲放,从小看着谭振华长大的邻居大叔,亲和温良,做人办事一丝不苟,从他身上能完全体会到老一辈军工人的认真与执着。
郭蓉玮,风度翩翩、温厚良淳,一派长者风范,更是一个热心肠,提携后辈不遗余力,堪称师道典范。单就无人机这个项目来说,谭振华从他这里获得的帮助最多,而且付出从来不要回报。
所以,谭振华一向认为自己的这位郭老师是不大知道人心险恶的,今天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那必有所指!
于是,他追问道:“老师,这其中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故事么?”
“是的,我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所谓与“麦-道”的合作项目,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闻。”
“哦?老师,是怎么回事,能说说吗?”
谭振华虽然知道些前世网上的消息,但那些实在众说纷纭,真假难辨,今天有机会听郭蓉玮这位业界大拿介绍缘由,想必更贴近事实。”
郭蓉玮道:“振华,你想知道,那我就简单跟你说说。”
“这件事的起源,还要追溯到1975年。”郭蓉玮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1972年米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先生首次访问新华夏并打破了华米两国之间持续多年的坚冰,但正式建交的工作并没有立即推进,而是成立了一个“华米友好协会”,推进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协会之下,又有一个解决双方贸易交流事项的分会,名叫“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贸促会”。”
“1975年,这个“贸促会”的轮值主席,正是“道格拉斯”的ceo约翰布里逊达因,哦,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虽然合并了,但是,两家公司融合的非常不好,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况,两家都有各自一套独立运营的体系,甚至还有各自的ceo,并且据我所知,他们相互之间都不怎么买对方的账。”
谭振华笑道:“没想到郭老师连这些内情都知道。”
郭蓉玮一撇嘴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他们自己人都公开说的,振华你别打岔,让我继续说完。”
见到谭振华摆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郭蓉玮继续说道:“这个约翰当了轮值主席后,就到三机部进行了一次访问,并且提出了与华夏进行大飞机的合作,这是这件事第一次出现在正式官方的场合。”
“然后呢?”谭振华不由追问道。
1975年啊,那离现在可有7年多了,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拖了这么久。
“然后么,部里为这件事专门组织了几次讨论,我也参加了。”郭蓉玮答道:“但是当时会上的主流意见还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特别是在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运十”已经见到些眉目的情况下。”
“那你们怎么回复道克拉斯的?”谭振华好奇问道。
郭蓉玮答道:“什么怎么回复,应该说压根就没回复。从75年往后,我们华夏的大事一桩接着一桩,哪有人有心思操心这一个小小的建议?
谭振华点头,也是,那段时间的确如此,于是他问道:“那后来,又怎么续上的?”
“那要到了1979年,在那年华米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振华你应该知道吧?”
谭振华再次点头。
1979年,是华米之间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年1月1日,《华米建交公报》正式发表,标志着华米之间持续三十年的敌对状态正式宣告终结,两国关系正常化。
郭蓉玮见谭振华点头,便继续说道:“两国关系正常化后,随即开始了一系列的经贸往来洽谈,而其中的一项重要洽谈,就是华夏受米国邀请,派遣了一个30人的代表团赴米国与“麦-道”公司考察大飞机的合作可能性,而“麦-道”方面出面负责沟通和接待的,就是这个张振中,他当时的职务是董事副总裁。”
说到这里,谭振华奇道:“老师,您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当时我就是这个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啊,算是技术顾问。不过我知道,我能入选的最重要因素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还凑合,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所以,拿来当个专业翻译比较合适。”郭蓉玮略带调侃地解释道:“所以我在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老马也在,而且他是整个团队的技术负责人。”
这位在“运十”话题中,被一再提及的“老马”、“马总师”,就是华夏“运十”项目的总师马峰山。
马峰山,人如其名,如山般坚毅挺拔。
他生于1929年,江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困,并曾经亲眼目睹了倭寇飞机在华夏狂轰乱炸的累累罪行,从小就立志航空报国,在新华夏立国当年便考取了魔都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学成之后,被分配至哈市飞机制造厂,期间参与了好几个型号客机的研制工作,其中的“松花江1号”实现了首飞。
1959年初,他随着华夏各项技术人员赴苏俄学习的热潮也到苏俄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训,并在所有同学都听信了讲课老师关于所有教材资料都将送往华夏,所以你们不必进行记录的承诺下,依然认真执着地记下了满满一本笔记。
这是一本后来在整个华夏航空工业史上都堪称传奇的笔记,正因为有了它,让59年6月后因苏俄撕毁协议、撤走所有专家、销毁所有图纸后,一度陷入困顿的“图-16”轰炸机在华夏的仿制历程迎来了转机。
这款后来在华夏被命名为“h-6”的战略轰炸机在被苏俄无情抛弃后,反而在华夏落地生根,被一代又一代华夏的航空人不断进行了改进并将其潜力发掘到了极致,以至于谭振华前世的网友们调侃地称“h-6”后面标志各种改型的字母表都不够用了……
到谭振华重生之前,老当益壮的“h-6”修改了气动外形,换装了新型发动机,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及数据链系统,能够携带多种型号的大个头“空-舰”、“空-地”导弹,作战半径超过了3000公里,从此成为了当时华夏唯一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并可以直接攻击强敌布置在第二岛链上军事基地的战略轰炸机!
它以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兵身份骄傲地翱翔在共和国的蓝天与海疆之上,而且,看样子至少还能再战20年……
哦,对了,说起来,谭振华前世可也参与了“h-6k”机载电子设备的研制呢,而且还是凭着这个项目混上了“高级研究员”的职称。
而那本《马峰山笔记》,也成为了共和国航空史上值得被永远铭记的一份珍贵资料,被不断地演绎、传说……
因为马峰山在大飞机领域的特殊能力和贡献,所以1970年“运十”项目上马的时候,他就当仁不让地担任了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技术负责人。
所以,他能参加去米国“麦-道”的这个考察团,并不意外。
不过,这也让谭振华更加好奇:“那,马总师当时说什么了吗?他对引进“md82”的项目又是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