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9章 一样女子
    “大人,安娅惨死,院中还有打斗痕迹,想是贼匪发生内讧,纥石烈塔牙杀死二人后带人质另外逃离。”将军与随后闻讯赶来的铁诃道。
    “原来他们并未出城!”铁诃的脸色从来到布庄便是阴沉。
    搜查的人禀报说,伙房的灶台烧过火,还有吃剩的鸡骨。显然,这伙人在此处躲了很长时间。
    据宋使说,贼匪二当家,也就是后来知道的纥石烈塔牙便用一副铁爪,而安娅的腹部就是被利爪撕开,好阴狠的手段!
    想到纥石烈塔牙在襄阳有多处藏身之所,铁诃此时相信,在他们与伍孟怀勾结的许州,一定也不止一个藏身之处。昨晚是被他们骗了,从此时起,下令全力彻查许州城,包括一个鸡窝都不能放过!
    另外,铁诃又派人北上朝上京会宁府一路追查,看纥石烈塔牙一帮人是否可能回北地藏身。至于给宋人那边的交代,他还需禀报金主后定夺。
    “你们说,这贼匪劫走宋人图什么?”茶棚的摊主正闲,听韩四说书似得讲城中的事。
    韩家上下当年也是随朝廷从汴京迁至临安,祖上相州安阳人。虽已在临安生活多年,但家乡话的口音没有完全改变。韩四父辈便在韩家做事,也算是自幼在韩家长大的人,口音也能学个八九分。所以茶棚摊主听他们说话,只以为他们是如今金人治下的相州人,毫无多心的攀谈起来。
    韩四道,“大伯有所不知,被劫走的宋人,一个是魏郡王韩琦的后人,魏郡王知道不?”
    旁边有个书生模样的茶客抢话道:“这魏郡王可是大宋名人,曾与范仲淹范文正公率军防御西夏,并称‘韩范’么。欧阳修曾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对对对,兄台博学多才。”韩四抱拳奉承,打断这书生的话,“这魏郡王的曾孙如今正在宋朝廷为官,也是当今宋朝太皇太后的外甥,神宗皇帝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被劫的人之一便是这位韩大人的侄孙韩致远公子。”
    茶棚摊主听着,不停地扳动手指寻思这关系,“这权贵之后了不起啊!”
    这也是慕清颜第一次详细了解到韩家的家世。
    “不知另外被劫走的又是什么人?”那书生好奇追问。
    这一个身世不凡,另外的定然也不简单了。
    “另外一个是礼部郎中陆游的孙子。”韩四只说了这么一句。
    “是陆放翁之孙?”那书生惊讶地张大嘴,又重复了一遍,“竟然是陆放翁之孙!”
    权贵之后他不放在心上,世上权贵多的是。可陆放翁之名流当今天下寥寥无几。
    茶棚摊主见这书生如此惊讶,“陆放翁是何人?”
    “陆放翁你都不知道?陆游啊,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最简单的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听过?”
    茶棚摊主摇摇头,“我倒是听说前些日子,从许州经过出事的宋使中就有一位姓陆的,不知可是这位陆大人?”
    “没错。”韩四道。
    那书生也懒得与无知者解释其他,接着问,“被劫的还有何人?”
    韩四瞟了眼慕清颜,喝口茶,“我只听说是个姑娘,具体身份就不知晓了。”
    书生没有再听到什么响当当的人物,有些扫兴。
    “这贼匪劫走那位韩公子与陆公子,是想刁难金人还是宋人?”茶棚摊主有些忧心,“该不会是还想在宋金之间掀什么风波?”
    那姑娘什么身份且不说,只算这两位公子都非一般出身。
    韩致远道:“老伯不必担心。金主已与宋皇就发生的事给出解释并致歉,只需铲除贼匪残孽,有金主继续双方交好的承诺在,眼下金宋是不会开战的。”
    “唉,眼下不会开战,这仗迟早还是会打的,会打的。”摊主摇头叹息,去一边照看烧水的炉灶。
    付了茶钱,三人启程。
    由韩四这么一路侃侃而谈,魏郡王韩琦之后与陆放翁之孙被劫的消息便会四散传开。毕竟在金地有许多汉人,定会鼓起一股风对想要收服他们的金朝廷造成压力。
    “公子,我们这是去哪儿?”韩四见他们是朝西北方向走。
    “登封。”
    韩致远刚脱口,慕清颜心下便咯噔了一下,不由地看向他。
    “颜娘对登封似乎有意?”韩致远侧过脸。
    “是少林寺住持普照大师送我去汴京。”
    “原来颜娘是折道登封。”韩致远笑道,“我也是去少林寺,我们果然还是心有灵犀的。”
    “公子要请普照大师帮忙回宋?”
    “是要请少林高僧帮忙,但不是帮我们跑路。有点事想托付个人去做。”韩致远朝路边的田地望过去,“韩四,那边有个村子,去买辆驴车,若有马匹最好。”
    趁韩四去办事,韩致远带着慕清颜攀上田边的一棵大树,隐在枝叶中等待,然后将他被劫持到山寨之后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安娅只是为了寻仇?”慕清颜道,“原来她与杜玉是一样的女子。”
    “是啊,一样。”
    韩致远特意加重了那“一样”二字。
    “兀颜惠松是主动扑向火海?”
    慕清颜想,这等赴死之心是怎样的惨烈。
    “他说,他要烧为灰烬,绝不让我们抓到一块骸骨。可惜,那火根本烧不成灰,我还是捞到了一具焦黑的躯体。”韩致远幽幽地望着头顶上方的树叶。
    阳光从叶缝穿入,像极了火光点点。
    “我知道,那桩细作案令公子名扬天下。”慕清颜道。
    她也是听闻此案,才知临安城有位韩公子。那时,她也想不到日后会与此人有这么一段缘。
    一起住在襄阳的时候,她也曾经问过韩致远有关此案的事。当时他讲了大概经过,却没有细说兀颜惠松的死,只用有名细作自尽一带而过。
    其实,那桩细作案并不难,最起码相比他们后来的经历,只能算是小小的练手之作了,而用韩致远自己的话说来,发现金人细作不过是无意之举,并不值得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