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捏捏额头,沉思片刻,“成和,你去把琉璃镜取来。朕……朕就不去打扰倩娘了。”
“是,官家。”张成和领命。
香堂供案上的高香又燃了半截,在一片死沉般的静隘中,张成和捧着一个用黄布蒙盖着的托盘返回,呈给赵惇,“官家,请过目。”
赵惇掀开黄布,将倒放在托盘上的琉璃镜拿起,“没错,就是它。朕登基时,大理国进献的礼品之一。晶莹透亮,比铜镜照人更真。大理使臣说是高手锻造,只得两面成品,大理国主留下一面做了赐予公主的嫁妆,这一面进献给了我大宋,朕将它送给了倩娘。如此晶莹纯洁之物,也只有倩娘配拥有。”
随着赵惇的来回翻看,慕清颜都能感觉到那面琉璃镜的明晃光亮。琉璃镜是椭圆形,不过手掌大小,背面镶着一层银底,周围金边包裹,连着一只纯金手柄。样子看来简单普通,贵重之处唯有那小块无暇纯粹的几乎不见颜色的琉璃面。
“你说它是引倩娘步入黄泉的诱饵?”赵惇无法相信,这剔透明亮的琉璃镜会是凶器?
“请圣上将琉璃镜交予民女查看。”慕清颜请旨。
赵惇将琉璃镜放回托盘,“给她。”
张成和将琉璃镜送到慕清颜面前。
慕清颜拖着受伤的手臂,双手捧起琉璃镜,“请圣上准许民女起身行事。”
赵惇稍抬了下手。
“谢圣上,请圣上稍等片刻。”慕清颜起身,向香堂外走去。
紧赶慢赶,抓住了落日的余晖,也庆幸皇帝将贵妃入墓的时辰延迟,才让事情变得顺利了许多。
出了香堂,慕清颜站在屋檐下看了眼西沉的太阳,回头对张成和道:“张都知可否帮民女一个忙?”
“如何?”张成和走过来。
“请张都知站在这里。”慕清颜指指脚下。
张成和便站在门槛外。
屋檐挡住了斜阳,在张成和的所站之处留下一片阴影。
慕清颜向前,来到数丈之外,斜阳所落之处,转回身,将手中的琉璃镜面朝向张成和。
“嗯?”
张成和原本只在看慕清颜举着琉璃镜来回移动,自己的眼睛好似不经意地被什么晃到,不由得想要探头移步看个究竟。
“看,张都知脸上有团光影!”候在香堂外的一名内侍惊讶地道。
这团光影在张成和脸上停留的时间较长,外面的人都能看得清楚。
慕清颜又将琉璃镜稍微调了一下,那团光影便落在张成和的眼睛上,左右移动。
张成和这回清楚的看到从那面琉璃镜中散出一团光束晃着自己的眼。
“一定是它!”慕清颜收起琉璃镜。
“这琉璃镜还能发出这等光亮?”张成和颇为好奇。
“是反照的太阳光。只有从阳光下投向暗处才可明显。”
“你说黄贵妃落水前曾被什么吸引,方走偏了脚步,就是被这琉璃镜晃到?”
“极有可能。现在已证明这琉璃镜确实能够‘引’人注目,符合我对令贵妃好奇的异物这一作案条件的推测。而贵妃落水当时,也是太阳西斜,贵妃落水之处恰被石板桥西的假石遮住了阳光,但她所望的假山方向,正好被阳光斜射,光照充足,又符合琉璃镜的利用条件。这面琉璃镜本在仁安殿,方便取得,后又做了贵妃随葬之物,自然又被巧妙地掩藏起来,不声不响中,没有什么再比它更合适。”
“如果你所言属实,谋害倩娘的凶手就在仁安殿!”
赵惇早已站在香堂门口,将外面二人的话全都听到,随之音落,跨出门槛,威凌的目光扫向众人。
候在香堂外的宫人大多都来自仁安殿,闻言纷纷下跪,“请圣上明察!”
“这个简单,若慕姑娘说的没错,贵妃娘娘落水时,谁不在当场,或者赶来的晚了谁的嫌疑便最大,从他们查起。”又是快嘴的雨心先出声。
“婢子当时在后园修建花草。”
“东边的亭子有些漏雨,小人在那边修补亭子。”
……
宫人一个个急着为自己解释。
“当时在场的也有嫌疑。”慕清颜的目光扫向香堂内。
没有得到皇帝准许的挽心还跪在那里,只不过也掉转过身,面朝门外。
“你的意思是里应外合?”赵扩跟在赵惇身后出了香堂。
“嘉王说的也是可能。”慕清颜道,“若有内应,外人更方便溜进仁安殿,在谋案之处等候,贵妃出事,仁安殿乱作一团,无人能够想到其被谋害,更不会一时间想明白作案手段,那外人只要藏好也不易被发现,之后又有各宫苑的主子来到仁安殿,那人混于其随从当中也无人能够及时察觉。而留在假山的琉璃镜,只要那内应之后寻个合适的机会拿走放回原处便是。”
“里应外合?”
站在侧后的赵扩能够清楚的感觉到,他的父皇朝身后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
而这一眼被面朝赵惇的慕清颜清楚地看到,“从这面琉璃镜上还未引出下一步答案,所有的话都是猜测,并无定论。”
“你要给朕一个清楚无误的答案,不得有半点含糊!到了期限,你若还只是猜测无实据,说些‘可能’这种无用的废话,对琉璃镜给不出确定判断,就等着受死吧!”
慕清颜没有回话。
她无话可回,或者有些话并不便与皇帝讨论。皇帝要的只是令其信服的结果,不会在意她走过多少弯路,费过多少心思。
张成和得到赵惇授意,走向慕清颜,狐疑的目光从她那不太合身的绛蓝外衫与不适的左臂淡淡扫过,“这面琉璃镜就暂由你保管,圣上话已至此,结果如何,你自己瞧着办。”
慕清颜从张成和那幽邃的眼中读到了太多的深意。
贵妃遇害一说若成立,谁的疑点最大,大家都清楚。但怀疑不等于定论,只要没有证明,皇帝与皇后在面子上便还过得去,也没人能耐皇后几何。但若结果证明皇后是主谋,皇帝再恨皇后,也不会将此事对众公布,给太上皇及其党羽留下借皇后打压他的把柄。如何处置皇后,只有关在仁明殿中由皇帝私下解决。
也就是说贵妃之死的真相到时将不会大白天下,除非慕清颜能再给出另外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凶手顶罪,否则这件命案就等于她并未如期查明,唯有一死。而若她为证明破案有功,泄露真相,那自然将触怒龙颜,还是难逃一死。再若她在案中有任何隐瞒,弄虚作假,便是又犯下欺君之罪,同样受死……这样的结果,赵扩在慈明殿见她的时候,便已清楚明白的指出过一次。
这结果究竟如何,可需她一番仔细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