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1章 青铜鼎和木炭
    李天河继续说道:“我研究了一下这种护肤水的成分,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改进了研究的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有一些成果了!”
    “这么说……您炼出仙丹了?”杜远志吃惊的问道。
    “仙丹当然……还没有!”李天河叹道,“不过……”
    “铛!”
    李天河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里面的卧室里,发出了一声巨响!
    “怎么回事?”杜远志吃惊的站了起来!
    “唉……看来,这一次又失败了!”
    李天河垂头丧气的站起来,赶紧走进了一间卧室。
    杜远志便跟了进去。
    只见,这里是一处简易的实验室!
    四面墙壁上,全都是药品架子!
    架子上,摆满了瓶瓶罐罐!
    里面,装满了中药和西药……
    中间的一个桌子上,放着显微镜,蒸馏器等一些实验用的器具!
    一个蒸馏器里,还再不断的冒着蒸汽!
    看来,满屋子的“云雾”就是它弄出来的……
    最奇怪的,就数地上的一只青铜大鼎了!
    这鼎是圆形的,鼎下面的瓷砖地板上,居然就烧着一堆很旺的无烟木炭!
    此刻,这个圆形青铜大鼎的盖子,已经被炸到了地上!
    看来,刚才的爆炸,就是这鼎发出来的!
    “不应该炸炉啊……难道,我的硝石晶……放多了?”李天河挠着乱蓬蓬的头发,疑惑的说道。
    “我去……李教授,您有没有搞错,这都什么年代了,您怎么还用青铜鼎来炼丹啊?”杜远志一脸懵圈!
    本来,他已经很相信李天河说的话了!
    可现在,他又极度怀疑,李天河真的有神经病!
    杜远志知道,有些妄想症患者,看起来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可他却会相信一些非常荒诞的事情……
    “那你说……该用什么来炼丹啊?”李天河郁闷的清理着青铜鼎里,黑乎乎的药渣说道。
    “额……起码用个坩埚,或者烧瓶什么的吧?”杜远志郁闷的说道。
    “切……你以为是在玩西方的炼金术啊?”李天河不屑的说道。
    “炼丹不是极其严谨的事情吗?您怎么还能用木炭和青铜鼎呢?”杜远志叹道。
    他怎么看,都觉得李天河就是神经病在异想天开!
    “哼!你知道,古往今来,为什么所有的炼丹炉,都必须是铜的吗?”李天河问道。
    “当然……是因为,古代最多的金属,就是铜啊!”
    杜远志随口说道。
    他哪里知道,古代人为什么都用青铜炉炼丹啊……
    “大错特错!”李天河摇头说道,“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在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他们有的是钱,为什么不用金炉,银炉,铁炉炼丹啊?”
    “这……”
    杜远志被李天河问得哑口无言!
    因为,李天河说的没错!
    更早的就不说了,但是明清的好几位皇帝,都痴迷炼丹之术!
    可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用什么金炉炼丹……
    “那您说是为什么啊?”杜远志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因为,铜离子是最好的抑菌剂!”李天河说道。
    “铜离子?抑菌剂?”
    杜远志吃惊的问道。
    他们不是在讨论古代的丹道之术吗?
    怎么忽然冒出了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
    李教授这画风......转换的也太快了吧?
    “不错!首先,铜表面和细菌外膜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使细菌外膜破裂……”
    “之后,铜表面作用于细菌外膜上的破洞,使细胞失去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最终萎缩……”
    “其次,所有细胞的外膜,包括像细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都有稳定的微电流,通常称为“膜电位”,确切地讲,是细胞内部和外部的电压差……”
    李天河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科学术语!
    “行了,行了!您说了这一大堆,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啊!”
    杜远志见李天河长篇大论的给自己说起了铜离子抑菌的科学原理,便赶紧打断了他的话!
    “简而言之,就是说,铜离子可以在两小时内,杀死差不多99%的细菌,这对于炼丹来说,十分重要!”李天河说道。
    “额……这倒也是,炼丹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当然不能有细菌了!”杜远志叹道。
    “所以说,我们的老祖宗,真是聪明,他们发现铜是最好的天然抑菌剂后,便发明了青铜鼎炉炼丹……”
    李天河说道:“而且,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是炼丹必须的东西……”
    “我曾经研究过很多替代青铜鼎和木炭的东西,比如,高压锅,微波炉,烤箱……”
    “最终发现,炼丹必须得用最古老的木炭和青铜鼎!”
    李天河叹道。
    “为什么啊?”杜远志不解的问道。
    “因为,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丹方,都是古人在青铜鼎和木炭的环境下,炼成丹药后记载的,我们如果换了环境,当然就不行了!”
    “这就好比,红酒必须要用橡木桶储藏,泡菜必须用陶器腌制,如果改变了环境,无异于刻舟求剑啊!”
    李天河叹道。
    “这……”
    杜远志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李天河说的不错!
    那些古丹方,是古人在青铜鼎木炭的炼丹环境下记载的!
    现在换了烧杯坩埚,当然就不灵了!
    “这就是近代人,几乎没有人炼出丹药的原因!”
    李天河继续说道:“所以,我的炼丹方法,尽量模仿古人的环境,这口青铜鼎,都是我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古董,起码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呢!”
    “额……您说的很有道理!”杜远志叹道,“可是,您研究了这么多年丹药,不还是一无所获吗?”
    “怎么会一无所获?”李天河笑道,“你没有发现,我很年轻吗?”
    “额……”
    杜远志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天河,发现他虽然形容枯槁,骨瘦如柴,头发却是黑油油的,没有一根白发!
    而且,他的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看起来精力其实很旺盛!
    要是精力不旺盛,一个退休了老教授,哪有精力折腾炼丹?
    李天河的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不过是因为生活没有人照料,营养不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