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和亲缘由
    元烋杰脸、色、变了又变,最后还是把几个儿子叫起来,没得必要为了这种小事责怪自己的儿子。
    毕竟总体来说,元佼和元修两人的办事能力还是有的,并没有因为有太子在前,就畏手畏脚。
    只是差点火候,元佼若是再谨慎一些,怎么会早早地被人把江南的事情捅出来?
    说到底还是太年轻,经历的事情少了。
    而且,在他看来,自家儿子风、流点也没什么。
    男人嘛,对好颜色的姑娘,总是多看几分的。
    再说了,他皇家的儿子,难不成还养不起姬妾了?
    去秦淮河又怎么了,反正这次去江南,也没听说元佼接受了谁家送的姑娘,更没带人回二王府。
    这样想着,元烋杰对几个儿子的气,就消了大半。
    让人把偏殿候着的大臣叫过来,商议禁、止缠足的事情。
    这些人天天琢磨着对方的事情,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在朝堂上大吵大闹。
    如今正好,有事情给他们去吵个够。
    一个个大臣,在下面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于有人都捋袖子了。
    对于要不要下令、禁、止缠足这件事,几方意见差不多是一半一半。
    有人觉得现今女子时常抛头露面,不知羞、耻,必须缠足,令她们知道,什么叫以夫为天。
    另外一些人却觉得,缠足等同于把人脚掌掰断,实在是过于残、忍。
    不说因为伤口恶化导致的死亡,就说大宋当今风气剽悍,女子也可骑马射箭,身强体壮才好养育后代。
    那些深居后宅的女子,走路风吹就倒,身体虚弱不堪,一生产就容易难产血崩,可不就是身体柔弱的原因。
    若是在缠足,大宋这些年修生养息增加起来的人口,只怕是要急剧减少。
    只有极少数人持中立态度,不偏不倚的,觉得这种事情,算是个人的家事,有人喜欢的,那便缠就是了,也不碍着什么。
    不喜欢的便放足,这有何可争的。
    吵的最激烈的,就是持反对意见的两方,那场面,真是让人长见识。
    元烋杰作壁上观,在心中暗自咋舌,这些文人这会怎么不说要注意形象了。
    作为把这件事捅、到御前的始作俑者,元修闭紧嘴巴,一声不吭,仿佛这件事情,和他没一点关系。
    和元佼、元偊三人一起站在角落里当花瓶,甚至三人还讨论了,一会散了之后,去哪里喝一杯。
    反正这些事情有大臣争议,自己这些太子、王爷的,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表明一下态度就行了。
    他们的意见并不重要。
    再说了,这些大臣可能扯了,这件事没个十天半个月,怕是得不出结论。
    拉锯战才走出第一步,日后还有的吵吵。
    元烋杰听了一会,就端着茶杯批阅摊开在桌上的奏折。
    时不时听他们说两句,态度是放任自流,任由他们去争论。
    见他们吵得口干舌燥的,还让邱德子给每个人上茶水润润喉,什么时候有个结果了,什么时候离开。
    反正他又不急,时辰也还早。
    大臣们被他这态度整懵了,端着茶杯面面相觑。
    不明白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们今日不得出个结论,还不让出宫回府了?
    这明明是皇上叫他们过来的,怎么好像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这么一想,喝了口茶之后,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
    开始在心里琢磨着,皇上这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他这态度,到底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
    御书房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元烋杰还觉得有些不习惯。
    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齐齐看着自己,刚放下朱砂笔,准备开口,就听到外面有小太监来报喜,说宸妃娘娘刚刚诞下皇八子,母子均安。
    元烋杰眼里闪过一抹失望,让人赏了来报喜的太监,又吩咐赏赐宸妃许多东西。
    然后才重新看着这些大臣,十分干脆道:
    “既然众位爱卿对缠足一事意见不同,不妨回家自己买了布回去,缠上十天半个月,半个月后再来讨论此事。”
    说完就把人都轰了出去,只留下邱德子在身边伺候。
    静坐良久,元烋杰从后面的博古架上拿出一卷泛黄的画轴摊开。
    上面画的是穿着大红嫁衣,姿色绝美的女子,即使身后是茫茫荒漠,却无法抵挡女子脸上的意气风发。
    默视良久,元烋杰才叹了口气,把画卷收好,又小心翼翼地放回盒子里。
    邱德子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画上面的女子,他可是看着从小小个长成的。
    若不是没办法,皇上怎么也不可能把她送去和亲的。
    当时,上京里的公主府都建好,就准备招个驸马爷成亲,皇上好等着抱外孙了。
    可惜没想到,偏偏在这个时候西北战、事失利,急报传来,在朝堂上都炸开了锅。
    因为无人镇守,西北那边的外族强势来袭。
    他们本就生活在气候恶劣之地,身体比大宋的士兵不知好了多少,又善于骑马。
    西北那边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被人攻打得毫无反击之力。
    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皇上自己。
    把朝中能领兵打仗的将军,全部叫回了上京,夺了他们的兵、权,把那些将军都圈在他们自己的府里。
    西北告急,他们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鞭长莫及。
    而皇上那个时候,因为才全部接手政、权不久,还不稳当。
    又担心把那些将军派去西北,等同于放虎归山,到时候反过来攻、打大宋,那就晚了。
    因此,皇上一意孤行,完全无视了那些请求派几个将军元帅带兵增援的奏折。
    无将之兵,和没头苍蝇无异,怎能抵挡得住外族?
    等皇上意识到要让人去西北的时候,却晚了,接连十几座城池失守,卡在最后的防、线处。
    那里纯粹是因为地势好,外族难以攻、打下来。
    可这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了,攻破这座城池,就直面上京。
    这个时候就是把所有的将军派出去,也没用了。
    最后没办法,皇上只能把唯一的公主送过去和亲,可惜没几年就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