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最喜欢吃肉包子了,所以在慕凉月给他肉包子的时候,他立马接过,大口大口的咬了起来。
“慢点吃。”
大杨就怕小杨会噎着,所以让他吃慢点,小杨觉得肉包子好吃,又饿了一个上午,吃的时候什么都没顾忌。
慕凉月也意识到小杨吃的太快了,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背,也叫他慢点吃。
小杨很听慕凉月的话,变得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凉月姑子,我们已经把后院拾掇好了,你是想在后面种点什么吗?”
慕凉月点点头,“下午去我集市那边买点小麦回来,这个季节种点小麦也容易成熟。”
另外,她还准备在院门外多摘几棵板栗树,现在是最适合种植板栗的时节,只要摘下板栗树,等到了九十月份,就能收获到满树板栗。
在江南这个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她要是别出心裁,种点栗子或者水果这种吃食,应该会比较受欢迎的。
“慕小娘子,那需要我帮什么忙,你就告诉我。”
大杨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现在他在城里还没找到工作,一时间也只能先帮慕凉月的忙。
“院子里没水渠,咱们在院子里种菜好像有点困难。”
“我看过了,咱们隔壁家有口井,井里面还有水,要不我们跟他们打个商量,去他们院子取些水来。”
“这样也行。”
慕凉月吃了晚饭,让大杨和小杨在家里待着,自己去邻居家,跟邻居打了招呼,又承诺每打一桶水就给他们一文钱,那家人念在慕凉月是个新来的小姑子,挺不容易的,也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这样一来,慕凉月他们吃水便不是问题了。
回了家,慕凉月找到锄头,把后院的地整个翻了翻,大杨赶紧来帮忙,俩人这一忙就是一下午。
傍晚的余晖渐渐消失,天色暗了下来,慕凉月走去厨房,却见厨房里什么都没有。
米缸是空的,灶台旁边堆放木柴的架子也是空的,她就是想做饭,也没有材料。
“大杨哥,带上小杨,我们去酒楼吃吧。”
慕凉月出来喊大杨,可是大杨囊中羞涩,他身上的钱还不够吃一顿酒楼的,要是就这样去了……付不起反倒让大家尴尬了怎么办?
“慕小娘子,要不咱们随便在路边买点吃的吧。”
慕凉月想了想,点了下头,“那也行,我去买,你们在家等着。”
“我跟你一起去。”
大杨怎么好意思叫一个姑子去,他自己待在家里?但是把小杨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也不放心,就只能带着小杨一起上街了。
这个时间,街上卖的吃食还多的,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
古往今来,江南被称作是鱼米之乡,在这里,慕凉月见到最多的就是用各种各样米做出来的糕点吃食,街边小贩卖的活鱼更是比京城里的都大。
一条条活鱼活蹦乱跳的,十分新鲜,慕凉月看见了都想买回去两条炖汤。
“慕姐姐,前面有卖桂花糕和芋头糕的。”
小杨扯了扯慕凉月的衣角,露出一副馋了的模样。
他喜欢吃甜食,食物越甜越喜欢,但是慕凉月一直控制他吃甜食的量,因为小孩子吃多了甜食会牙痛。
“桂花糕太甜了,你不可以吃,但是芋头糕可以,在这里等着,我去买芋头糕给你。”
小杨乖巧的站在原地等她,慕凉月看到旁边还有卖豌豆黄的,顺便买了几两回去。
“慕小娘子,我闻到阳春面的香味了,前面有个小摊卖面的,我们去那里尝尝吧。”
慕凉月点点头,跟着大杨走了过去。
卖面的是个年纪较大的老夫妇,这对老夫妇在这里卖面十几年了,对过往的人都很和善,当地人都喜欢来这里吃面,慕凉月来的时候,街边已经没有位置可以坐了。
“慕小娘子,这里没位置了……”
大杨尴尬一笑,想着他是可以蹲在路边吃的,但是慕凉月是个女儿家,她蹲在路边吃总会影响形象的。
“没事。”
慕凉月指了指一张桌子,“那边的人快吃完了,我们等他们吃完再坐下来吃,我先去点面,你想吃什么面?”
“简简单单的阳春面就好,撒上点葱花,我就满足了。”
大杨憨憨一笑,笑容里还带着十足的傻气。
慕凉月勾了勾唇,见小杨特别认真的吃着芋头糕,就只跟店家要了两碗阳春面,因为一碗她吃不完,就会分一半给小杨,小杨也吃不了多少,她要两碗刚刚好。
等那桌人吃完了下桌,慕凉月和大杨坐了过去,老夫妇还以为他们俩人是新婚夫妻,笑着把面放在他们面前。
“你们小两口是来江南游玩的?”
慕凉月摆了摆手,“我们是朋友,来江南定居。”
那老妇和善一笑,“恕我眼拙,还以为你们是小夫妻,不过你们还真有夫妻面相。对了,我家的面吃完后都是可以免费续添的,你们要是不够吃就跟我说,两文钱一碗,保准管够。”
一碗面才卖两文?还是那种可以一直添的?
慕凉月咋舌,是江南地区的百姓太有钱了吗?他们这样做,长期下来,会不会是个亏本的生意?
相比较其他摊贩和酒楼,这对老夫妻也太实诚了吧。
大杨闻到了阳春面的香气,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吃了第一口,他就觉得味道特别好,醋溜几下就把面全都吃完了。
一碗对大杨来说那是肯定不够吃的,慕凉月看了他一眼,又跟那对老夫妻要了第二碗。
可能是这对老夫妻做的阳春面太好吃了,所以当大杨吃完了第二碗,还想吃第三碗,慕凉月从身上摸出银子,放在桌上问:“小杨还吃吗?还吃的话姐姐再给你要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