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人沉默不语,桑心正要走出去,却见其中一人愤然说道:“唉,反正我们在京城也是这样混。不如回老家去!”
“然后呢?在发大水的时候再回来这里吗?虽然每次都能重建村庄,可我们又能待多久?倒不如在京城,多少也能有口饭吃。”
发大水?桑心是知道的,在凤佑国能发大水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慕江,看来这些人和那些灾民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们是往年的灾民,留在京城混口饭吃而没有回去的灾民。
看来她们都错了,靠这样每年施粥是没有用的,治标不治本,只有解决发大水的问题,让这些人去重建家园,才是挽救凤佑国危机的方法。
桑心想了想,回到国师府,简单地吃了一点饭,就开始拟写奏折,欲向女皇禀报此事。
她虽然不懂水利,但整个凤佑国肯定有懂的人,只要女皇准奏,这件事情应该不成问题。
写完奏折之后,桑心又仔细地瞧了一遍,生怕她现代人的遣词造句和古人的理解力不符。
为此甚至还特意找了秋雨看了一遍,秋雨看后惊讶地道:“大人,你要主张治水啊?这可是个苦差事啊!”
看来奏折写得是没有问题了,桑心感叹她大学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于治水是个苦差事,桑心当然知道了!她郑重地道:“只有这个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秋雨看着桑心,有些不安地说:“可我总觉得陛下会把这事交给大人您来负责,到时候您就要离开京城了。”
把事情交给她?倒确实是有可能,女皇向来喜欢让提出建议的人去解决问题,却从来不考虑这究竟合不合适。
比如上次有一个女官提出要彻查国中最近一起影响极大的冤案,女皇就随口让她去主持案件。
那女官虽然空有一颗平反之心,可她是个史官,专事记录之事,虽然未必没有头脑,但人力和经验上到底比不上刑部的官员。
女皇就这样当了甩手掌柜,一来对朝臣表明她不重视此事的态度,二来也让那个女官下不了台阶。
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冤案就此成为冤案。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后来凤亦歌会治理不好国家,不但因为她过于看重男色,被人算计。
还因为前代女皇打下的根基不好,人心早已不稳,未免摊上麻烦,朝臣在上朝之时所奏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而先代女皇的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凤亦歌,让她成为一个只会玩弄权术,却不会安定国家的统治者。
如果这次任务的目标只是要打倒凤亦歌也就算了,可还要保住国家。
要保住国家就得先让国家强大起来,内忧必须是先要解决的事!
桑心想了想,这事她得管!
于是第二天上朝之际,桑心向女皇启奏了此事,却看到一堆幸灾乐祸的人。
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惊讶,觉得桑心这是给自己找大麻烦。
看来大家全都很清楚女皇的行事风格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