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流言猛于虎,再加上,兄弟俩见面的机会少,原身慢慢也就更亲近年岁相近的几位哥哥了。
    但在胤祯看来,那些流言蜚语入耳即可,不必入心,额娘出生确实不好,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可那又如何,能把一手烂牌打好,那才是有真本事的人,没什么好自卑的,应当骄傲才是。
    至于四哥,刚出生就被抱养,亲近养母,会有人觉得这是对生母不敬,亲近生母,又会让人觉得这是对养母不孝,倘若两边都不亲近,那大抵变成了无情无义之人。
    这么一个永远都难以两全的局面,让一个小孩子来承受,本身就已经够可怜、够无辜的了。
    所以过往原身对亲哥哥的态度,还真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他对亲兄弟的认知里,那可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这份认知,胤祯瞧四哥打心眼里就觉得亲近,也有些同情和可怜在。
    四爷可不知道,十四弟已经在心里头暗戳戳的同情起了自己。
    两个小孩子正是呆不住的时候,尤其是弘晖,小家伙虽说走路还不稳当,但架不住人家爱走,老实了没一会儿,就闹着要下地走路了。
    说是走路,实际上是被奶嬷嬷用双手架着走,免得摔跤。
    弘昐还不会走路,瞧着哥哥不让人抱,自个儿也闹着要下去。
    四爷干脆让人铺了一地的毯子,弘晖也不用人架着走了,自己踉踉跄跄的在地毯上学走路,即便摔倒了,摔在毯子上也不会怎么痛。
    弘昐则是在毯子上爬,就跟在哥哥后头,性子倒是稳当的很,不紧不慢的在后边跟着,累了就直接趴毯子上休息。
    也是怪可爱的。
    一直到天色渐暗,胤祯这才回自己院儿,也没有走几步路,两边距离确实不远。
    “李卓,让人去御膳房拿膳,早点儿用完晚膳,早点儿休息,明儿别忘了喊我。”
    作为一个凌晨三点就要起来上学的人,胤祯今儿晚上只是想早早的上床歇息 ,还在长身体的年纪,一定得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李卓在原身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过来伺候着了,不过一直到前年,才成为原身身边的大太监。
    年岁上只长了原身五岁,性子很是稳重,平素里连话都不多,最大的优点应该是听话了。
    原身之所以把李卓提拔为大太监,就是因为李卓听话,听他的话,把他当做唯一的主子,而不是看他年纪小,就更多地听从德妃的吩咐。
    胤祯用的是药膳,晚膳很是清淡,一屉豆腐皮儿包子,一份山药粥,一份清蒸鱼。
    戌时三刻(晚上十九点四十五分)便已经歇下了。
    胤祯素来是个心大的,心里不装事儿,平日里那是头沾枕头就能睡得着,今儿睡得早,花的功夫也比往常要久,约莫过了半炷香的功夫,躺在床上的人,呼吸就已经平稳起来了。
    一觉好眠无梦,一直到凌晨被李卓唤醒。
    “什么时候了?”胤祯眼睛都没睁开,迷迷糊糊的问道。
    “回爷的话,还差两刻钟,便是寅时(凌晨三点钟)了。”李卓恭恭敬敬的道,身后还跟了两个端着衣服的宫女。
    行吧,既是答应了要去上学,那最起码要态度端正,迟到早退这种事情,还是避免了吧。
    “衣服留下,你们都先出去。”胤祯这会儿已经坐起来了,他可不习惯让旁人穿衣。
    说起来也挺让人纳闷的,在原身的记忆里,这些皇子阿哥们在演武场上,那也是真下苦功夫,春夏秋冬四季都不带有歇着的时候,可像穿衣这种简单的事情,却要让宫女太监伺候。
    在永和宫养病的这段时日,胤祯已经基本get到了穿衣的技能点,速度也不算慢了。
    待他洗漱好后,外间桌子上放的白粥和蒸饺,温度刚刚好,这时间掐算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上书房就相当于是皇家的私立学校,专门为皇家子弟开办的,待遇自然跟普通的私塾不一样。
    像胤祯,年岁与他相仿的皇子阿哥,就只有老十二和老十三两个人,老十二大了他三岁,老十三比他年长了两岁,十五却是比他小了整整五岁,现在还没到入学的年纪呢。
    胤祯是整个上书房年纪最小的皇子阿哥,平时的文化课都是同十二哥和十三哥一块上,往上数年岁相近的几个哥哥,八哥从去年起就已经开始办差,九哥跟十哥单独一个班,也是在隔壁。
    这次跟着皇阿玛去盛京谒陵的皇子不少,九哥、十哥、十二哥和十三哥都去了。
    本来上书房正儿八经的学生就只有他们五个,一下子走了四个,胤祯养病的这段时间,上书房直接就停摆了。
    如今他要回来上课,授课的文武先生们,还有他的伴读和哈哈珠子,也都回来了。
    两个伴读,一个是皇室的宗亲,一个是朝中大臣的儿子,八个哈哈珠子基本上是从包衣世家当中挑选的,大部分都同他的母族乌雅氏有些关系。
    伴读同哈哈珠子不同,前者是陪皇子读书的,后者是替皇子挨罚的。
    皇子若是在上书房犯了错,答不出问题或功课未完成,那挨打挨罚的都是哈哈珠子。
    简单来说,在上书房,伴读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了,哈哈珠子基本就等同于是皇子阿哥的仆从。
    胤祯的两个伴读,一个是工部右侍郎完颜·罗查的嫡长子明泰,年长了胤祯三岁
    另一位则是简亲王雅布的第六子敬顺,敬顺乃是简亲王继福晋所出的嫡子,奈何上头还有个元福晋留下来的嫡长子雅尔江阿,这身份说贵重也贵重,说尴尬也尴尬。
    每日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老师指定段落,学生也要读上整整120遍。
    这简直是摧残。
    原身已经将《论语》和《孟子 》背下来了,如今胤祯在读的是《大学》。
    他对背书并不反感,只是念上120遍,就有些让人不理解,也不耐烦了。
    可偏偏又不能懈怠,他上辈子如果读书不用功,老师顶多也就是罚站而已,可这辈子若是不用功,师傅们的教鞭打在别人手上。
    都是血肉之躯,而且都还是半大的孩子,打在这些人手上不比打自己手上舒服。
    就算是摸着自个儿的良心,胤祯也不敢在课上偷懒。
    一上午的课,师傅换了三位,两位是汉文师傅,一位是满文师傅。
    到了下午的‘体育课’,偌大的演武场上,就只有他们这么一小撮人。
    五位教弓箭和骑射的谙达,两位负责茶食的书童,这些书童可不是宫里的太监,而是在八旗子弟当中挑选出来的。
    再加上两个伴读和八个哈哈珠子,这就是演武场上全部的配置了。
    胤祯可没有占用公共资源,每位皇子都要配备这些人,演武场上的位置也都各有划分,就连放置马匹的地方,那也都是分开的,各有各的位置。
    长达十四个小时的课上下来,胤祯用完晚膳,基本上倒头就睡,别提什么养生不养生的了,在疲惫和困意面前,这些全都算不了什么。
    半个夏天,胤祯都是在这种充实又忙乱的生活中度过的,以至于他无比的羡慕,那些跟着皇阿玛去盛京的哥哥们,该是多么的自在又轻松。
    第4章
    金秋九月,天气渐渐凉爽下来,出巡的御驾也终于回来了。
    胤祯还是个需要在上书房读书的半大孩子,接驾自然没有他的事儿,被安排去接驾的是太子和四哥。
    接驾并不是在紫禁城门口,也不是在京城的城门口,而是要跑到京城外的三十里地处。
    老爷子也是够折腾人的了,本来嘛回自己家,何必让人去接驾,而且还是跑那么远去接驾,在宫门口候着不就得了。
    宫里的娘娘们,都在紫禁城内门候着,至于胤祯,这事儿跟他还真没什么关系,整个紫禁城都已经沸腾起来了,唯独他还要待在上书房读书。
    汉文要学,儒家经典要学,史书经册要学,满文和蒙文也要选。
    这基本上相当于同时开了两门外语课,纵然原身有基础在,但这么多的课程安排也同样让人不轻松。
    如果答得不好,师傅们罚他自己也就罢了,可偏偏罚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旁人。
    胤祯实在狠不下这个心肠来。
    他这个人惯来是没有什么‘圣父’心理,不然的话,上辈子早就跑山区支教去了,又怎么会选择游戏直播这个来钱快又轻松的行业。
    可他也见不得有人因着他受罚吃苦,在这个年代,讲究‘人人平等’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总归心里头要留些底线。
    倘若他是做阿玛的,可舍不得像皇阿玛一样,让儿子跑那么远去荒郊接驾。
    随着御驾的归来,阿哥所也彻底热闹起来了,胤祯从上书房回来,可以说是收礼物收到手软。
    除了年长已搬到宫外去住的大皇子直郡王,从三爷诚郡王开始,一直到十三爷,出去的皇阿哥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送了礼的。
    差不多都是盛京的特产,以人参为主,成年男子手掌长的人参,就跟大萝卜似的,被装在盒子里当做特产来送。
    这可是好东西。
    “拿到库房去,让人妥善保存,礼单也都收起来。”
    当弟弟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哥哥送礼,自个儿却用不着往外送。
    库房的事儿一向是李卓亲自去办,连同钥匙都是李卓拿着,可见原身对李卓有多信任了。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就连他自个儿也觉得,这人确实好用,话不多,很少发表什么意见,关键是办事儿靠谱稳妥,不必担心中间出什么岔子。
    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功课上的事情他尚且忙不过来呢,其余的地方就不想再多耗费精力了。
    旁人送礼,都是差人送过来,十三哥送礼也是差人送过来的,可送完礼之后,本人却是空着手上门了。
    何必多折腾这一趟呢,自个儿拿着礼物过来不就完了。
    “好不容易回宫了,你也不嫌折腾,天色都已经暗了,还跑过来一趟,有什么事儿明天说不就完了。”
    同班同学,明天凌晨三点就能碰面了,有什么事儿不能等到明天再说。
    “我这不是想着来看看你,还没到盛京呢,你病重的信就已经快马送到皇阿玛手里了,可是把我们吓得不轻,哪怕后来收到你痊愈的信件,这一路上心也没放下,现在看来,你倒是恢复的不错嘛,很有精神头。”十三爷笑道。
    他同时十四弟一块儿长大,额娘是德妃娘娘宫里的庶妃,依着身份是没资格养孩子的,所以他自幼就被抱到德妃娘娘膝下抚养,众多兄弟当中,关系与他最亲近的便是十四弟了。
    这话说的,确实让人心窝子里很暖。
    “可不是恢复的不错嘛,如今都还用着药膳呢。”胤祯有些无奈的道。
    说实在的,御膳房做出来的药膳,滋味儿确实不错,只不过这毕竟是滋养身体的药膳,味道着实清淡了些,用的时日久了,难免让人向往重油重辣重口味的美食。
    “你可得了吧,宫里头的日子多舒坦,你是不知道,这一路上黄土漫天,天气又热,赶路别提多难受了,那衣服本身就被汗水浸透了,再混上飘扬起来的黄土,沐浴的时候人都没法看了。”
    十三爷似真似假的抱怨着,赶路确实是个苦差事,在外骑马的时候,滋味儿也确如他说的那般,但坐在马车里赶路的话,倒是也还好。
    真不是他心思多,跟十四弟比起来,他作为德妃娘娘的养子,就算亲额娘也在永和宫里住着,但到底跟十四弟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多事情,不得不多想一些。
    之前伴驾名单还没出来的时候,十四弟本来也眼巴巴的想跟着一块去,可能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吧,皇阿玛并没有点十四弟随行伴驾,他却在随行之列。
    为着这事儿,在出发前,十四弟还同他生了两天的闷气呢。
    胤祯本来是挺羡慕这些哥哥们的,如今听了十三哥这话,倒是有些庆幸自个儿是留在宫里头了。
    想想也是,这年头不光交通工具不发达,就连路那也都不怎么样,车马过去,必然尘土漫天,吃喝住也肯定跟宫里没法比。
    如此一来,那倒还不如在宫里头待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