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琅最反感的就是别人塞人给她,特别是这个人还是朋友,这种变相勉强叫她十分火大,在前世还曾为这种事当众翻脸,现在身份变了脾气收敛了很多,翻脸倒不能,可心里还是不痛快的。不过在平常也许这是件事,但相比起陆西西坐在这里就算不上什么事了。
陆西西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大麻烦,上一次林童飞跟她说的大燕国宫里进了刺客,这个刺客不是别人正是陆西西。当日陆西西潜入宫里偷东西被人发现逃出来,因为受了伤所以躲起来养了一段时间伤,伤势好得差不多便过来找宋琳琅。其实这也没什么,可恨的是陆西西生怕没人知道他过来似的,把在宫里偷的东西一路走一路扔,就像标路标一样,就差宣告他来找宋琳琅了。
而陆西西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皇宫偷到的几封信,现在这几封信就展开在宋琳琅的面前。
这是印着“宋赋”印鉴的信,也是一个叫宋赋的臣子写给先皇的,时代久远,纸张已经发黄,但字迹还是很清楚的,内容不多,可连起来也能明白大概意思,是有关公主安置的问题,而这个公主就是大公主,也就是当今皇上的姐姐。
信上说,大公主有燕川封地,可保世代衣食无忧,另外燕川处于北地,又是大燕国发源之地,大公主能镇守此处,也能保大燕国北方安定,更使新皇即位省了后顾之忧,臣以性命发誓,护送大公主平安到燕川。时间是先皇驾崩那一年。
大意就是如此了。
对宋琳琅来说,这种信纵向、横向一延伸也就猜到当时大致情景。
大燕国的公主和天蜀国有点相似,最有名的两个公主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二,结果正好相反,天蜀国是老大即位,老二被烧死,大燕国是老二即位,老大被害。从那道遗诏看,大燕国的先皇对这两个女儿都很喜爱,即位一事拿不定主意,后来应该是老二的手腕更高明一些,继承大权。可能当时先皇病中,感情有些脆弱,还有些糊涂,觉得对不起大女儿,担心她死后大女儿会遭到什么不测,便明着下旨将大燕国燕川之地封给大女儿,暗里写了那道遗诏给大女儿,许大女儿为大燕国和平王,与新皇平起平坐,可享受皇帝一切待遇,如果新皇不才可自行取代,这简直就是新皇的一颗定时炸弹。
大公主应该是没看到这道遗诏,不然也不会死了。这道遗嘱是交给了大公主身边一个亲信燕卫的,说起这个燕卫,种种迹象表明应该就是她名义上的外祖母,陆西西偷到的这些信从印记上看,宋赋是外祖母的名字,这些信是外祖母护送大公主前往燕川的路上写给皇上的。
至于陆西西怎么拿到的那不是重点,陆西西毕竟混迹过皇宫,当年可是很受她母亲,也就是天蜀国先皇的赏识,对皇宫很熟悉,大概两国的皇宫构造都差不多。
重点的是陆西西这是要干什么?这么大张旗鼓地过来,很明显就是要把人们吸引过来,年后的二公主和曹慕容不就是因为这个才要过来的吗,原来还以为二公主单纯为了燕卫案子,现在才知道是陆西西搞的鬼。
这是叫她承认是大公主的后人,可目的又何在?
“……宋赋是你的外祖母,名义上的。”陆西西也不看宋琳琅阴沉的脸,修长的手指点着信上的印鉴,“宋赋是先皇最为器重的燕卫,也是先皇的亲信,当年就是她被委派护送你亲外祖母,也就是大公主前往燕川,这些信是路上宋赋写给皇上的,后来大公主被害致死,宋赋带着你的母亲逃走了,本来想回宫讨说法,可是先皇驾崩,新皇即位,宋赋身为燕卫,还是内卫又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怎么敢带着你母亲回宫呢?当时大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可还都在的,何况燕川也有大公主的人,新皇是绝不会容下你母亲的,于是宋赋只好带着你母亲远走他乡。当时她有一个侍人,给她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你的大姨,宋赋为了掩人耳目认了你母亲为女儿,几经辗转回来了,这一切宋家的当家宋老太太是知道的,上次我给你说过了。你如果还是不信,我这还有些证人的供词,证明你母亲都在哪里生活过……”
“陆西西!”宋琳琅冷冷地看着他,“我信如何?我不信如何?”
陆西西毫不在意宋琳琅的不敬,淡淡地道。
“你信了就听我的,我会给你引见几个大公主当年亲信的人。她们是从燕川过来找你的,据她们说,皇上是有遗诏的,据说封你外祖母和皇帝并肩王,而且还有新皇若不才可代之的话。我想这道遗诏应该是在宋家,你要想办法拿到,这样一来你就顺理成章地登上大燕国的皇帝之位。当然我会尽我全力保你。如果你不信那也好办,反正我一路上造的声势也足以叫朝廷、叫那些找你的人过来,有宋家这样的知情人在,你想不承认都不行。再说了,对有些人,你是不是大公主真的后人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相信,还能叫别人相信,你能给她们名正言顺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就行了。而我所做的正是如此,你如果配合,皆大欢喜,如果不配合,那么就是我喜你哭了。我知道你是宗师,可是我要告诉你,你是一个人,而和我站在一起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