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章
    大门还在原来的位置,对着的正是大书房的门口。
    前院即作为妹妹的起居、读书,接待客人、留宿女客的地方。
    院子虽短,却收拾的整洁疏朗,窗户下一个花坛,中间栽着青松,夏天在这里可以种花,种菜,墙根下的榆树均以保留,地上铺了车辆、人行的石板路外都可以种菜,种花草。除此外在主屋的东侧还栽了些果树苗,西面设了葡萄架。后面也可以种菜,种花。
    可惜院子收拾好了也进了十月底,深秋了,看不到那种绿意盎然、鲜花灿烂的景象,只能等来年了。
    房子、围墙因为用了卖相不好的石料,从外面看上去灰里巴土,并不起眼,可只要到了屋内就会知道,每一间房子都积聚了日常所需,无论从保暖、方便,还是节约、防火,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东西卧室都是南炕,还是通炕,做饭的同时顺便也就烧了炕,不但烧了炕还烧了地龙,使屋子始终都是温暖的。
    卧室开得是北门,左右上下是壁橱,里面有横杆,挂衣服、放衣服、被褥,足够用的。东面是一个小柜子,放杂物的,西面是一个小桌子,一个小凳子,墙壁凹进去个灯台,炕上铺的席子,上面是炕毡,由粗布罩着。除此之外再无它物。除了餐厅南炕上放了拼接成一大块刷着清油的地板,两边接着抗放着座椅所有卧室摆设都一样。
    两个洗漱室都是由窗台向南延伸一溜长案,案下是柜子,放着洗漱用品,每人四个盆,洗脸、洗脚、洗内衣、外衣,三块毛巾,擦脸、擦脚、浴巾。最上面的放着皂荚东西。上面南北一根横杆,这是为了雨雪天气晾衣服的。
    两个客房都是北炕,后厨房的北门两边砌着两个炉子,烧水、烧客房的炕、后厨房取暖,前厨房地龙集为一体,很方便了。
    后厨房的西面一整墙的壁橱,餐具、小罐、米面缸等,东面放的是酸菜缸、水缸、还有个室内压水井,南面的门两旁是两个桌案,处理食材的地方,下面还有个小凳,累了可以歇歇,很人性化。
    前厨房两个灶口里设了烧东西屋地龙的地方,灶口下可以活动,下方放柴火。
    门口加盖了一个五平的玄关,走右两边是放置衣帽、鞋的壁橱,墙上设有灯台。
    前面的房屋整个小室是围着洗漱间成半弧形,这样洗漱间里炉子烧水可以顺便将东屋的火炕,整间的地龙烧了。只有西面的妹妹们卧室的炕和西厢房准备给下人住的炕需要单独烧炕。
    后院下人们住的那四间北炕也是通着,在挨着的厨房做饭直接烧炕,这是下人们的厨房。
    两个主屋的卧室只有南面是冷山,东西头两间屋有火墙,而南面设有玻璃窗,能进阳光,加上火炕、地龙,冬天也能很暖和。
    整个室内地面铺的都是棕红色陶砖,防滑、耐脏、耐磨、保暖、好打理,最主要还很便宜。墙面、顶棚除了厨房、浴室贴了青砖外都刷了混着明矾的白浆。所有的桌案用的都是琉璃,壁橱框架、门框、窗框、凳子架都是铁质,外面刷棕红漆,嵌着琉璃,凳子是铁板,做的时候需要放个草编的蒲团。灶台、炉子用的都是青砖,灶台上面铺的是琉璃。
    这里没有电灯,一年四季用的都是火,为了尽量避免火患尽量不用木料,油灯外也加了一个琉璃灯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十月底天已经冷了,躺在温暖的炕上,铺着、盖着崭新的被褥,穿着崭新柔软的睡衣,听着门外还没睡觉的孩子们欢快地走来走去,欢喜地说着什么。从搬进新屋,就连罗氏和陈氏两个大人也没平复激动,兴奋的情绪,每晚上都提着琉璃灯在屋里屋外地转悠几圈,回来无不例外地说着真像做梦一样,这辈子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之类的话。一家人发自内心的这种幸福叫宋琳琅心情明朗而愉悦。
    “娘子!”罗氏提着琉璃灯进来,头发湿漉漉的,穿着睡衣,看样子刚洗完澡。
    人逢喜事精神爽,相貌并不出众的罗氏自搬到新屋一扫之前的晦暗,爱笑了、爱说了,整个人越发俊朗。
    “孩子们睡了?”
    “睡了。”罗氏吹灭琉璃灯,小心地放在桌上,先是看了看小儿子小宜,脱鞋上炕,钻进了她的被窝。
    搬过来两人就住在了一起,大孝三年不婚娶,而夫妻只守百日不同房的孝,他们分居早过了百日,这也就意味着那啥那啥了。不过这段日子一直在收拾房子、做被、褥、棉衣、衣服等,还没把那事提到日程上来,如今一切都妥当,要吃有吃、要穿有穿、住的还这么舒服,身体的某种东西也开始苏醒,罗氏、陈氏的目光变得含蓄,脉脉如水。
    宋琳琅明白这是在提醒她该履行一个妻子某种义务了,可她还不想。不是接受不了这两个人,而是这两个人还没打理到满意的地步,比如手太粗糙、脸色肌肤看着还有点脏,顾忌着对方身上会不会有虱子,显然这样的心理是没兴致那啥的。
    “这些孩子还是不想睡,小木头说,怕睡着了醒了房子就没了……”罗氏转述着孩子们的话。
    “告诉他了吗,不要随地大小便。”
    “放心吧,小木头不会了,白天还去茅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