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但是这种三番四次跟自己过不去的家伙,白昊是不会给他好脸色的。
只是让白昊疑惑的是,这张卫国身上阳刚之气明显不足,那玩意很有问题,只是他看像李媛的目光明显不是一个太监应该有的表情啊?色眯眯的。
“你——!”
原本一脸高傲的张卫国顿时就被白昊这句话给问得满脸涨红,差点要跳了起来,哆嗦着手指指着白昊,恨不得一口将他给吞了。
这是张卫国身为一个男人最大的耻辱,也是他最大的秘密,这个秘密除了他爷爷外,只有他父母知道,哪怕堂兄弟,最好的朋友全都不知道。
可是没想到今天这个大秘密竟然被一个刚刚见过一面的小郎中当面指了出来,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张卫国顿时下不来台。
听到张卫国竟然是个太监,一屋子的人除了张钧之外,全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张卫国。
“他真的是个太监?”
每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升起这个念头!
“媛姐,这小白脸不会真的是个太监吧?”一旁的白雯小声对着李媛说道。
“谁知道呢,不过看张卫国这表情,八九不离十了!”李媛小脸红着回答道,白昊也真是的,当着自己和雯雯的面,说这话,羞死个人了。
“混蛋!”
两女声音虽小,但屋子就这么大,所以众人还是听到了,顿时,原本双目喷火的张卫国一张脸变成了猪肝色,处于爆发的边缘,被一个美女说是太监,任谁都会怒极。
相比于张卫国的愤怒,身为御医的张钧明显是另外一种表情。
只见张钧满脸无奈,悲痛的望着陷入疯狂的孙子。
白昊翘着二郎腿,一脸的平淡,这张卫国从一开始就跟自己过不去,现在也是他活该。
“张叔,卫国他不会真的……?”刘腾小声问道。
“唉!”张钧叹了口气,一脸的痛苦,“卫国这毛病从小落下,到现在也快二十年了!”
“难道连您的医术也不能治疗吗?”刘腾感到惊讶,张钧身为御医,可不是吹出来的,能够从全国那么多名医专家中脱颖而出,当上国家保健委员会副会长,足以说明他医术之高。
既然有着这么高的医术,孙子有病,而且还是事关传宗接代的大病,张钧应该全力救治才对啊!
难道他真的束手无策?
“不是我不治,而是卫国的那玩意齐根而断,你让我怎么治?”
那玩意齐根而断?怎么治?
没法治!
怪不得连堂堂御医都束手无策呢!
心中这样想着,所有人几乎是本能的朝张卫国的裤裆看了过去,嗯,果然平平如也。
这一动作将张卫国骚的羞愤欲绝,双目喷火,双拳紧握,死死瞪着白昊,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估计白昊已经死了千百次了。
“你这混蛋,我不会放过你的!”张卫国恨得咬牙切齿!
张钧无奈的看了孙子一眼,唉声叹气。
“哼!你个死太监在这里耍什么恨,如果你态度好一点,我哥发发慈悲,说不定心情一好,就给你……就给你治了!”白雯听到张卫国放下狠话,顿时不高兴了,气鼓鼓的瞪着他说道,他可是亲眼见过自己的哥哥治好那汉子的双腿的,治那个,应……应该可以吧。
闻言,张卫国先是一愣,随即怒极反笑:“就凭他?你骗鬼去吧,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你告诉我,怎么治?”他压根不信。
听到白雯所说,张钧目光先是一亮,随即黯淡了下去,他也不信白昊真的能治好孙子。严格说来,卫国的病已经不属于病症一类了,而是残疾,身体缺陷。
治?怎么治?
让小JJ重新长出来?可能吗?
器官移植?行医这么多年,张钧还从没听说过移植小JJ的,再说,即便是移植好了,能用吗?
“别人不行并不代表我哥不行!”白雯得意的瞄了一眼张卫国,哼道:“不信,你问媛姐,她们可是亲眼见过我哥治好别人的残腿的,我哥的医术岂是你这种人所能了解的!哼——”
张卫国、张钧转头看向李媛姐妹,刘腾也望着她们。
李媛和李虹同时点了点头,表示确认。
张钧面无表情,表示怀疑,断肢重生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他不会轻易相信。
和思维定势、固化的张均不同,这一次张卫国却是一改之前的愤怒,先是不敢置信的瞪着白昊,随即变得激动起来,“白神医,你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么你,你,你有没有办法医治呢?”说到后面,浑身颤抖,讲话都结结巴巴起来。
这是耻辱!
身为男人,却是个太监,尽管家世斐然,年少得志,财产数亿百计,但谁又能知道他内心深处的痛苦。
害怕别人看出来,他千方百计装出一副色眯眯的样子,见了女人,不管美的,丑的,一般的,他都如同见了羊的狼一样,为的就是掩饰他是太监这个事实。
有再多的钱又能怎么样,也买不回属于男人的尊严。
现在一听,白昊竟然有可能治好自己的毛病,他立马变得激动起来,尽管这个可能很小,但是他也不能放弃。
“白神医,你告诉我,你既然能治好虹姐,肯定有办法我的,对不?”张卫国再次抓着白昊的手激动道,眼中蓄满了泪水。
这个时候,原本压根不信的张钧变得惊疑不定,看着白昊的目光有着询问的味道,当然也有一丝期待。
身为御医,张钧很清楚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的。其中望诊就是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传说中一代神医扁鹊就是通过“望”,一眼看穿蔡桓公的病情变化,甚至最后仅仅通过一“望”就判定了他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