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清听着这两声呵呵,眸底掠过丝丝伤感。
见状,杨若初连忙岔开话题,“罗公子,你当然写那本什么悍妇无情,可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本来在我的想象中,青砚先生应该是一个温润尔雅的人,结果……
啧啧啧,我真是失望了。幸好,这一切只是一个误会。”
你当时那么生气,应该也是因为太气愤了。
这说明,你心存正义。
后来,我想着误会解开了,也就算了。那次你上山去我家时,我途中受袭,多亏你出手相助。
如此可见,罗公子的确是充满正义的人。
罗公子是聪明人,自然也该知,知人知面不知心吧?坏人是这样,好人也是这样。”
说着,她意有所指的看了离心一眼,“有时候,眼睛看到了,不一定是真的。人嘛,大有口是心非的时候。”
闻言,罗玉清蹙眉思索。
离心听懂了她的话,哼哼两声。
“阿若,原来你不仅才华横溢,你还口若悬河啊。也是啊,不然你怎么写得出仙儿与蔡大人的故事?”
罗玉清紧盯着杨若初。
“穆嫂子,你真是山中居士?”
杨若初弯唇笑了,“我骗你有银子挣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为啥要骗你?”
闻言,罗玉清忍俊不禁。
目光从离心脸上掠过,心里有些明白了。怪不得她们能成为知己,原来她们都很爱银子。
弄清楚了一切,罗玉清的心情好一些。
他朝杨若初拱拱手,“山中居士,幸会!”
杨若初起身,拱手回礼,“青砚先生,幸会!”
话落,二人相视一笑。
离心看不惯他们酸不溜秋的样子,抬眸看向罗玉清,“你坐下吧,我看看你的伤口。”
“我没事!我已经去医馆找大夫包扎过了。”
“让你坐下,你就坐下。”离心起身,直接抓住他的手臂,罗玉清立刻倒抽一口冷气。
离心挑眉,“疼了?”
罗玉清痛得冷汗涔涔,皱眉,“离心,敢情痛得不是你?”
离心一本正经的点头,“的确痛的人不同我啊,罗呆子,你不仅呆,还傻。”
“你?”
“我怎样?”
“……”罗玉清甩袖坐下,不再接她的话。
每一次,他与她相处,他总会被气到吐血。
杨若初看着他们相处的模式,忍不住抿唇笑了。这简直就是玻璃渣里找糖啊。
看着冰火不相融,可她却从中捡到了糖。
甜甜的糖。
离心瞥了她一眼。
杨若初立刻敛起笑,“我去找小葵,罗公子,可以在你的院子里四下看看吗?”
“可以!”
“好!”
杨若初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他们,先去找了小葵,哪知道小葵也是八卦心茂盛,正躲在门后偷看。
两人看破不点破,一拍即合。
一起躲在门后,悄悄的关注着院子里那对男女的互动。
“把衣服褪下来一些,我看看你手臂上的伤口。”离心打开医药箱,立刻就换了一张严肃脸。
罗玉清眯了眯眸子。
离心又道:“没听清楚?”
这时,罗玉清才拉下衣服,露出上身。
杨若初捂住小葵的眼睛,低声道:“别看了,再看,你家小姐得找你算账了。”
她却还是瞄了一眼。
嗯,果然是书生,没有穆如风的腹肌,白白净净的,不像的穆如风那麦色的肌肤,充满了男子气概。
她不自觉的拿罗玉清与穆如风来对比。
这一对比,结果很明显。
她更喜欢穆如风那一款的。
她拉着小葵转身,背对着院子那边。
小葵问:“若初姐,为什么我家小姐会生气呢?”
“……”杨若初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只道:“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反正,咱们别看就是了。”
小葵不满的指出,“若初姐,你看到了。”
“啊?”
“你刚才看了罗呆子身子,你……呜呜呜……”杨若初捂紧了小葵的嘴,满脑黑线的道:“小姑奶奶,这话可不能乱说。
你家小姐听到了,她可能要跟我翻脸。
我只是移开视线时,不小心瞄了一眼,我可没看清楚。
这事,不能说。
你知道了吗?”
小葵点头。
杨若初松开手,看看自己的手,她抱歉的道:“小葵,那个?”
“什么?”
“我……我没洗手。”
“……”小葵瞪大双眼,然后迅速的冲出去,在水缸旁舀了水洗脸。
离心看过来,问:“这是怎么了?”
杨若初略尴尬的道:“她脸上有灰。”
离心点头,不再看这边,而是低头帮罗玉清检查伤口,发现没什么大问题,留下几瓶药,交待一番,便和杨若初、小葵离开罗家。
她们三人在街上分别,杨若初直接回夏背山。
回到【怡红院】,小葵问:“小姐,这事既然是杨念祖所为,那我们不是可以提前下手了?”
离心摇摇头,眸底一片冰冷,她掀了掀红唇,“不着急!按着早前计划一步一步来。”
“是,小姐。”
杨念祖,你好得很啊,敢动我的人。
简直是找死了。
这种败类,就是没有杨若初,没有罗玉清,她也忍不住手痒想要收拾了。
呵呵!等着啊。
……
“若初。”
“大姐。”
这天,魏氏和杨凤儿一起上山,两个都一脸笑意,眸中满是兴奋。
杨若初瞧着,问:“可是今天去镇上,开张大吉?”
二人笑着点头。
魏氏高兴的道:“若初,我们想着第一天,不能做太多,也不能做成本高的花生酥。
我们就做了一些小米酥,还有米糖。
本来心里挺忐忑的,可没想到一个时辰,我们做的两簸箕米糖和小米酥都卖光光了。”
第一天摆摊,她们就开门红。
这么高兴的事,她们回到家,放下东西,立刻就结伴上山。把这事告诉杨若初。
“你们做的东西,好吃又便宜,当然会受欢迎。”杨若初领着她们来到亭子里坐下,问了具体的情况。
果然,买这些小零嘴的人,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赶集的大人。他们是卖给孩子吃的。
这么说来,她们的主要客源就是小孩子了。
如此,杨若初就知道该再做些什么了。
她当下就领着二人进厨房,炒了米,熬了糖桨,做起了米糖。不过,这次不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