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4章:我们为什要议朝仪
    洛阳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之中,铁杆儿的拥汉派已经十不存一了,他们大多数都转化为循吏派了。除了并州派和循吏派之外,还有清流名士派,这一拨儿人奉康成先生郑玄为领袖。可是,真正执清流名士派牛耳的巨子,却是万户侯蔡邕和他的女儿蔡文姬,女婿荀闳。
    作为最先加入并州军事集团的清流名士之一,蔡侯爷如今已经很是发达了。万户侯的爵位自不必说,文臣之中,除了文和兄和阎忠之外,数得上的老人儿,也只有蔡邕蔡伯喈了。对于“议朝仪”,蔡侯爷是极为热衷的,非但是热衷,甚至已经到了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这不,利用短暂的午餐时间,他对百余个中下级官员,进行了有关“朝仪”的科普。
    朝仪,顾名思义,便是帝王临朝之时的典礼仪式。究其实际,就是君臣之礼。
    先秦之前,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共有两种:举止之礼和称谓之礼。
    举止之礼,主要是站立之礼和跪拜之礼。先秦时期,诸国都在秣马厉兵,招揽人才,以求大张国势。如此作为,为的是保住自家的社稷和宗族,使得祖先能够得享血食,不至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大潮之中,成为落后者,以至于身死国灭,输得干干净净。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于本国的大臣,君主是非常尊敬的。这种尊敬,不仅仅表现在俸禄和富贵上,还表现在礼节上。君臣之间的举止之礼,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君主也如仪向臣下施礼。站立之礼中,君主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礼”,即后世所说的 “作揖”。
    《周礼》记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推手小下之”也即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这是天子见诸侯之礼。
    至于周王与自己的直属臣下在朝仪之时的礼节,《周礼.夏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门右。”史载:“此朝仪,……孤、卿、大夫皆未就位,王揖之,乃各就本位。士则亦先立在位,待王揖与彼。”这是天子见卿、大夫之礼。
    这句话有些深奥难懂,其大意如下:其一,对孤、卿,一一行揖礼;对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对众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对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礼。所谓的“王还,揖门左、门右”,是王回首而对侍从之故士、虎士、太仆辈们行揖礼。
    周王御朝之时,上述这些人在王的身后两旁门左门右,王向左右作揖完后还得向后左右作揖,所谓“王既出,(背)负屏,揖卿、大夫讫,乃还,面微向后而揖门左右。”有周一朝,最重宗法,所谓宗法,就是“亲亲尊卑,上下嫡庶”八字,宗法如此,虽周王不得不尊。
    每当朝会之时,虽然贵为天子,天下诸侯的共主,周王却是最忙的一个。无论是对诸侯,还是对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级的故士、虎士、大仆等,周王都要行揖礼。这便是举止之礼之中的站立之礼了。而且,是君向臣先施礼,还得是一一行礼,众人只行一礼即可。
    再看跪拜之礼。先秦之时,并们有椅子,人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正规的坐姿,是双膝跪席,臀部压在脚后跟。若是对同坐的对方表示敬意,则臀部抬起离开双脚,上身挺直。若再施以手或头、上身的其他动作,则形成各种形式的跪拜礼,如所谓稽首、顿首、空首之类。
    《说文解字.手部》段玉裁的注:“凡不跪不为拜”,只要是“拜”,都需要跪的。史籍之中提到具体的“拜”礼,就是指的这种跪拜礼。先秦时期,无论是礼制,还是史事,都有君向臣“ 拜”--也即行跪拜礼的记录。君主问话之前,先行拜礼,体现的便是尊重之意。
    《礼记.曲礼下》记述:“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这段话所涉及的君主行礼有两方面,一是国君对别国来的大夫行拜礼。二是对“同国”即本国始任为大夫者行拜礼。然则,“拜其辱”之“辱”字又当何解呢?按照本朝经学家的解释,是谦指对方的屈下来见,所以“拜其辱”。君主以跪拜礼对别国和本国的大夫表示敬意拜托。
    《战国策.秦策三》记载:秦昭王恳请范睢帮他,也是“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唯应允而向秦王“再拜”,“秦王亦再拜”,并对范雌说:“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对范雌待以极高礼遇。这便是请托之前,先行拜礼。
    君对臣还礼的跪拜礼是“空首”,所谓:“空首拜者,君答臣下拜”,动作是两手拱地.叩头至手而不触地,故名“空首”。君主还跪拜礼的次数是一拜,所谓奇拜是也。《仪礼.士相见礼》亦载:“始见于君,……士大夫则莫挚,再拜‘稽首’,君答壹拜。”
    蔡侯爷注疏《周礼》曾云:“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这便是“空首”“拜”“稽首”的最权威分别。
    君主对臣下表示特别的敬重,还有施最重的稽首礼的,但不属礼制的规定,而是“非常礼”也。《尚书》中就记有“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之事,说的是商王太甲向大臣伊尹行稽首礼,西周成王向周公稽首。“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向不轻施。一旦施了稽首之礼,即意味着对方所拜托的是天大之事。以君王之尊,而施“稽首”之礼,所求必甚大。
    除站立礼、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礼敬。
    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例如诸侯国国君-公对其臣下降阶行礼表示欢迎的礼制:“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立。公降阶揖之”如此等等。
    离席,或曰避席。指离开跪坐之席起立,再施以揖礼或拜礼。如春秋时齐桓公大宴臣下,鲍叔牙向桓公敬酒致辞,希望他不要忘记昔日国乱出奔时的苦难。桓公大为感动,而离席再拜,这是君离席向臣行两拜(再拜)的礼。
    还有所谓“兴”(兴席),是在座席上起立以示敬。《仪礼.士相见礼》记述:君赐臣下宴,臣下食毕拜谢退出时,“君为之兴”,便是君对臣之辞去以起立作为相送的礼节,这时大臣们就要说:“君无为兴,臣不敢辞”,然后才离开。更重的礼节是君不仅起立,而且“降送之”,即降阶相送。
    此外,还有君为臣“抚席”,抚一下席子请坐。“撇席”,象征性掸席上灰尘之动作让坐等等礼节。
    在称谓之礼上,古人姓名外还有字,先秦时期有“国君不名卿老”礼制,君主不以名称呼高等官员,以示尊重。本朝,大司马“称文和兄而不名”,便是“不名之礼”。
    正因为先秦之时君主对臣下有诸多礼敬的仪节,与后世不同,因而令后人对古君王之圣德及礼敬臣下的行为心仪、叹赞。蔡侯爷曾云: “《礼》:天子为三公下阶,为卿离席,为大夫兴席,为士抚席。于公卿大夫拜,皆答拜。”蔡伯喈发此幽叹之时,心甚向往之。
    正因为先秦时期是大争之世,也是大有为之世,所以,君王都谨守周礼,礼敬臣下。
    可是,自从始皇帝混一宇内之后,施行中央集权,皇帝为天下之主,高高在上。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礼敬大臣的仪制与行为就大大减少了。君尊臣卑的纲常由此强化,自此之后,先秦时期君主礼敬大臣而卑己尊臣的礼仪,当然有损皇帝至尊身份,因而从礼制中取消。
    皇帝只向极个别的大臣主,要是自己的授业师及“三老五更”行礼。所以,在朝仪以及其他场合中已见不到像先秦时期的君主那样,向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臣属先施以揖礼、跪拜臣下的场面了。此后,只有至尊的皇帝,在朝仪上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官的跪拜。
    “蔡侯爷,您讲的都是先秦时期的朝仪。这些我们都听明白了,可是,这个朝仪不是很好嘛?左右是个仪制,能够体现天子的权威和尊严就够了。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议朝仪呢?”蔡侯爷终于科普完了,一个京师大学堂出身的低级官员举起手来,大惑不解地望向蔡侯爷。
    “不错!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蔡侯爷不愧是饱学宿儒,一听有人辩难,立刻就掀髯大乐了。“《周礼?夏官?司士》记载:‘正朝仪之位,辩其贵贱之等。’这‘议朝仪’便是‘正位’,‘辩’贵贱之等。就是正天子之位,辩贵贱之等也!”
    “哦!原来如此!”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这就是“议朝仪”的真谛所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