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19章 大学中庸
    已经离着山脚下不远了,在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住着十余户人家,都是自建的竹屋木屋,虽然简陋,但却挺雅致。
    如今,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正在忙着做饭,孟刚一路走,一路跟见到他的村民打招呼,无数的村民,见到这么多美女,都不仅像是见到了新鲜动物一样,都看直了眼睛。
    穿过了七八栋屋子,前面有一宅院,院墙是用木头砸进地里,围起来的,门也是木门,屋子正面有五间,西侧面有两间,东侧堆满了木头,还没有盖,院相当的宽阔,足有一百多丈宽,在这种荒野之处,想占多大的地,谁也不会过问。
    孟刚轻轻的推开门,将大家让进去,这时,在屋檐下的门口,正有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孟刚嘘了一声,轻声道:"别吵,我弟弟正在背书呢。"
    陶闲摆摆手,让众位姑娘别吵,在一边观看。
    因为这院子也太大,故而,进来这么多人,那背书的人根本没有发觉。
    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人太过投入。
    那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的模样,生的倒是浓眉大眼,比孟刚英俊顺眼多了。
    孟刚低声对陶闲道:"那就是俺兄弟孟奋。"
    陶闲点点头,就听孟奋正在背曾参的'大学',孟奋跪在地上,冲着屋门口,背道:"……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奋跪在地上背诵着'大学',而暗淡的屋子里,却传来了织布声,显而易见,有人正在织布。
    孟奋一口气背了许多,当背到'见贤而不能举'时,再往后,不仅卡住了,后面的记不起来了,孟奋磕磕巴巴的道:"见不善……见……"
    "畜生!"屋子内织布的梭子声停下了,有个苍老的老妇骂道:"你到现在还没背过?你是不是要将为娘气死?似你这般不长进,还有什么出息?娘我织布,要是像你这般的磕磕绊绊,能织好布吗?昔日孟母三迁,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痛定思痛,这才奋发图强,才成了一代亚圣!你乃是孟子之后,为娘不奢望你能比的上祖宗孟子,但你也要争气啊!你哥哥辛苦伐树、砍柴,打猎,不还是为了你?娘辛苦的织布卖,换了钱,还不是为了给你凑盘缠?给你娶媳妇?虽然你师傅为人慷慨,但咱们怎么能委屈了小月?你要是不能高中,为娘问你,你对的起你老师的栽培之恩吗?你对得起小月吗?对的起你哥哥吗?"
    "母亲,您就别责备奋哥啦,这么长的一段文,那里能说背就能背下来的?"
    屋子内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声音进行劝说。
    孟刚低声道:"这是俺弟媳妇,他们俩青梅竹马长大,现在,已经算半个俺家人了……"
    "唉……"那老妇人打了个嗨声,幽幽道:"不是为娘责备他,他乃是俺孟家唯一的希望,他爹给他取名奋,就是希望他发奋图强,人家曾子能写出来,让你背你都背不下来,这样如何能金榜题名?"
    孟奋跪在地上叩头,道:"是,孩儿一定再加倍努力,今晚上背不过这段书,孩儿不睡觉!"
    孟刚低声道:"其实,俺弟弟已经很努力了,他现在能背过很多东西,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三百、论语、孟子七篇,都能从头滔滔不绝的背到尾呢,真是滚瓜烂熟……"
    陶闲心中冷笑,根本不理会,就听那老妇人叹道:"儿啊,娘也知道你辛苦,可是,这大学中庸,乃是儒家最高境界的书,必须滚瓜烂熟于胸,你才能明白治世之道,将来做了官后,才能以仁治天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上可效忠圣上,下可替百姓谋福,所以,一定要将大学和中庸倒背如流的境界才行,考场上才能应用自如,才有金榜题名的希望,历来举子那一个不是对大学中庸倒背如流?所以,你一定要背熟……"
    "是,孩儿明白,孩儿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母亲的一片栽培,大哥的眷顾……"
    "好,你起来吧,快去背书……"
    王霖儿实在是忍不住,冷笑道:"死记硬背又有什么用?就算将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那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穷酸儒?"
    "啊……"孟奋吃了一惊,忙回头观看,不由得怔住了,道:"大哥,这……这是……"
    孟刚笑道:"兄弟,这是咱家的贵客啊,来咱家借宿的,人家还给咱好多银子呢,娘啊,来客人了……"
    屋子里灯光亮了,时间不大,出来了两个女人,一个五六十多岁的老婆婆,满头银发,满脸皱纹,拄着拐杖,在一个年轻美丽的少女搀扶下庄重的走了出来。
    孟刚赶紧抢步上前,双膝跪倒在地道:"娘,来客人了。"
    "起来吧。"那老妇人道:"怎么来了这么多姑娘?都什么人?"
    孟刚笑道:"都是路经此地的,人家还给了好多银子,作为寄宿费呢,娘,你快看啊,二弟的盘缠有了,成亲钱也有啦……"
    孟刚高兴的将二十两白银取了出来,递给了孟母。
    孟母面沉似水,非但不高兴,反而将拐杖一顿地,顿足叹道:"唉!天啊!我孟家怎会有如此不孝子孙?我老婆子还活着做什么?不如死了算了!"
    孟母挣扎着就要一头撞向木墙,准备一头撞死。
    那穿着朴素的少女赶紧拽住了孟母,孟刚赶紧将银子一扔,张开两只大手,跪在地上抱着母亲的腿,哭道:"母亲!儿犯了错,您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母亲何苦如此?"
    孟刚在后面抱住了孟母的双腿,孟奋跪在了母亲的前面,也不停的磕头,道:"娘,您何苦如此?孩儿一定发奋读书,您何必如此?"
    孟母抡起拐杖,照着孟奋就是以拐杖,然后回转身来,照着孟刚又是一拐杖,骂道:"你们弟兄两个,没有一个争气的东西,一个不认真学,还有三个月就要进京考取了,居然还背不过书,另一个,更不争气!刚儿,为娘问你,你可知道什么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家来咱家借宿,你就要人家这么多的钱财,你这见钱眼开的畜生!为娘没有你这种儿子,给我滚,给我滚!"
    "娘啊……"孟刚忙跪在地上磕头,磕的头都肿了,哭告道:"娘,孩儿没有啊,是他们非要给孩儿的,孩儿起先不要的,可是他们非要给……"
    "给你你就要?人家不过是借宿罢了,就算人多点,吃的多点,你就黑了心,要人家这么多银子?论语怎么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是贪图朋友的银子,才不亦乐乎的吗?你这败坏祖宗名声的不孝子!还不快将银子还给人家?"
    "是,娘,孩儿错了,再也不敢了,娘莫要气坏了身子……"
    众人在一边静静的看着,王玉儿低声道:"这老婆婆倒是明理,家教挺严的。"
    王鹅儿道:"看不出,这两人还真孝顺。"
    陶闲冷笑道:"哼,孝顺?所谓的忠孝仁义,三纲五常,不过就是教人做狗罢了,做儿子的,对父母如此敬怕,没有一点尊严,没有一点自由,这种所谓的孝道,分明就是奴才,儒家那一套,完全是教人做狗罢了,做儿女的,也应该有自己的尊严!什么家教,呸!"
    陶闲一向如此,愤世嫉俗,桀骜不驯,见解与众不同,所以,这些姑娘见怪不怪,而且,她们也赞同陶闲的观点,这种愚忠愚孝,的确是跟做狗没区别。
    难道做儿女的,就应该做父母的狗?
    见到父母,就跪下磕头请安,父母训斥、打骂,什么都要听从?
    真的应该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既然要儿女死不得不死,那又何必生下儿女?既然要人死,为何又要生?
    既然做父母的生下儿女,目地就是让儿女做奴才的,那还谈什么孝道?这岂不是一场交易?
    既然生下儿女,就是要利用儿女的,那就跟一个人养大一群孤儿,再利用这些孤儿替他们卖命赚钱,这又有什么分别?
    那些收养孤儿的人,其心就不良,难道也应该感谢?甚至为了报恩,不惜做一些杀人放火的缺德事?
    十美教的杀手们就是如此,他们本就是孤儿,被十美教主收养,但收养他们,却是要利用他们卖命的,难道应该感激这些魔头?
    所以,孝顺自然是应该的,但孝并不是一定要做狗,做儿女的,也要有尊严才对,绝不能做没有尊严骨气,唯命是从的奴才才对!
    陶闲就是这种人,他的观点就是如此,所以,他对于这种所谓的家教,简直嗤之以鼻,恶心透顶。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家教,也不是什么孝道,根本就是套在自由脖子上的枷锁,让你做狗的锁链罢了!
    中国五千年来,就是被儒家三纲五常的无形枷锁束缚,炎黄子孙才做了五千年的奴才!
    最可恨的是那些什么圣人,孔孟自己做了狗不算,自己做的有滋有味,于是乎,他们就认为做奴才好,故而,就大肆宣传奴才之道,让大家一起享受一下做奴才的快乐,在这些圣人的眼中觉得,他们是在做好事,乃是为天下人谋福。
    也许,这好心做好事,说的就是孔孟。
    已经离着山脚下不远了,在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住着十余户人家,都是自建的竹屋木屋,虽然简陋,但却挺雅致。
    如今,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正在忙着做饭,孟刚一路走,一路跟见到他的村民打招呼,无数的村民,见到这么多美女,都不仅像是见到了新鲜动物一样,都看直了眼睛。
    穿过了七八栋屋子,前面有一宅院,院墙是用木头砸进地里,围起来的,门也是木门,屋子正面有五间,西侧面有两间,东侧堆满了木头,还没有盖,院相当的宽阔,足有一百多丈宽,在这种荒野之处,想占多大的地,谁也不会过问。
    孟刚轻轻的推开门,将大家让进去,这时,在屋檐下的门口,正有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孟刚嘘了一声,轻声道:"别吵,我弟弟正在背书呢。"
    陶闲摆摆手,让众位姑娘别吵,在一边观看。
    因为这院子也太大,故而,进来这么多人,那背书的人根本没有发觉。
    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人太过投入。
    那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的模样,生的倒是浓眉大眼,比孟刚英俊顺眼多了。
    孟刚低声对陶闲道:"那就是俺兄弟孟奋。"
    陶闲点点头,就听孟奋正在背曾参的'大学',孟奋跪在地上,冲着屋门口,背道:"……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奋跪在地上背诵着'大学',而暗淡的屋子里,却传来了织布声,显而易见,有人正在织布。
    孟奋一口气背了许多,当背到'见贤而不能举'时,再往后,不仅卡住了,后面的记不起来了,孟奋磕磕巴巴的道:"见不善……见……"
    "畜生!"屋子内织布的梭子声停下了,有个苍老的老妇骂道:"你到现在还没背过?你是不是要将为娘气死?似你这般不长进,还有什么出息?娘我织布,要是像你这般的磕磕绊绊,能织好布吗?昔日孟母三迁,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痛定思痛,这才奋发图强,才成了一代亚圣!你乃是孟子之后,为娘不奢望你能比的上祖宗孟子,但你也要争气啊!你哥哥辛苦伐树、砍柴,打猎,不还是为了你?娘辛苦的织布卖,换了钱,还不是为了给你凑盘缠?给你娶媳妇?虽然你师傅为人慷慨,但咱们怎么能委屈了小月?你要是不能高中,为娘问你,你对的起你老师的栽培之恩吗?你对得起小月吗?对的起你哥哥吗?"
    "母亲,您就别责备奋哥啦,这么长的一段文,那里能说背就能背下来的?"
    屋子内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声音进行劝说。
    孟刚低声道:"这是俺弟媳妇,他们俩青梅竹马长大,现在,已经算半个俺家人了……"
    "唉……"那老妇人打了个嗨声,幽幽道:"不是为娘责备他,他乃是俺孟家唯一的希望,他爹给他取名奋,就是希望他发奋图强,人家曾子能写出来,让你背你都背不下来,这样如何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