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二一六章 宋江入蜀
    时迁追随李茂的时间不短,勉强算是第一梯队,他对李茂的了解远在张俊等人之上,在这种事情上绝对不糊涂,很有决断力。
    “陛下,既然弄不清郑月宫的具体身份,还是斩草除根为好,如果陛下需要一个答案,谍报司会后继跟进。”
    时迁说话的时候,李茂沉吟不语,张俊趁时迁不注意给了刘宝,张宗颜等人一个眼色。
    倒不是张俊对郑月宫有别的想法,关键还是戚小玉的身份太敏感,不管郑月宫的事情最后怎么解决,只要深挖必然拔出萝卜带出泥,戚小玉不被牵连的可能性为零。
    得到张俊的眼神示意后,刘宝和张宗颜心领神会,二人倒是没直接说谍报司的事情,毕竟时迁这个谍报司的大当家就在眼前,无论说什么都是给时迁和张俊上眼药,只能模糊郑月宫的重要性,至于杀还是留,这是李茂才能做出的决定,没看时迁都只能强烈建议吗!
    李茂大概也猜到了张俊等人为什么有把水搅浑的意思,戚小玉是谍报司的人不假,但出身乃是大盗戚方的女儿,从郑月宫之事来看,当时在杭州府,试图接近赵桓的人不少,就连王氏都安插了人手,深究的话有点秋后算账,给张俊等人穿小鞋的味道了。
    “这件事谍报司先跟进,郑月宫严加看管。”李茂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挥挥手让时迁等人离开。
    从李茂的房间出来,时迁冲张俊等人冷哼一声,“伯英,现在了不起了,堂堂信安军第六军的军长,刘宝,张宗颜,你们也做了参谋和将军,放在前朝那都是军都指挥使呢!我这个老上司的话,你们当做耳旁风了,陛下没有杀郑月宫,不是怜香惜玉,到底是给你们留脸面,自己都好好琢磨琢磨。”
    时迁作为谍报司的大当家,除了张俊之外,刘宝等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最少都受时迁节制多年,如今张俊以第六军军长的身份地位,能和时迁平起平坐,可多年积威,话又说的这么重,张俊也不敢等闲视之。
    “大人,伯英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是跟着您的,我没有被陛下钦点成为金牌间谍之前,也跟大人一年多时间,做间谍的最怕有洗不掉的污点,我在杭州府做的那些事,更怕被人揪出来秋后算账,陛下信任我,大人信任我,其他人可就未必了。”
    时迁刚才气的不得了,主要还不是为了给张俊等人擦屁股,结果张俊等人的思路和他没对上,阴差阳错保住了郑月宫的性命。
    “戚小玉肯定没问题,这一点我给你背书,你在杭州府的那些事,陛下已经录入密档,内阁大学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查阅,再给你透个底,陛下任命你为第六军军长,在内阁是全票通过,以后把你那些小心思收起来。”
    时迁不好再斥责张俊,不说现在二人级别相当,单单是过往的情份,也来的比旁人亲近,只是有些话也不能说的太明白就是了。
    张俊没想到还有这些他不知道的细节,足见时迁对他和刘宝等人的回护,当即深施一礼,结果时迁给几个人留了个背影。
    杨再兴的第五军很快西进,与第六军在广都北城汇合,两军各自为战多日,会师后第一件事便是开会,信安军的将领除外,还有勾龙如渊,汤思退为代表的降将。
    “时迁,把具体情况说一下。”李茂敲了敲桌案让众人集中一下精神,把目光落到兼管斥候营的时迁身上。
    时迁点头起身,“根据斥候营和谍报司的回报,宋军在成都府的兵力大约有三万人,另有一部分宋军,大概三四万人放弃了城池野战,对我信安军的威胁比较大,彭友在阳安一战歼灭了胡安国的骑兵,但是现在的情况我军实力足以歼灭宋军,而且找不到宋军野外的主力,信安军攻打成都府的时候,野外宋军伺机而动,必然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杨再兴嘟囔了一句,“时迁说的没错,本来我军可以继续北上,可宋军却也厉害,阳安是打下来了,也被宋军的游击战弄了各灰头土脸,说来还有点得不偿失。”
    张俊也深有同感,不得不说宋军学精了,知道打游击战,威胁倒是不大,但关键时刻像是苍蝇一样围着信安军转,闹心啊!
    接下来诸多将领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想要继续北上,必须把成都府的这一路宋军消灭掉。
    另一个意见是认为留下足够的兵力牵制野外宋军就可以,重点还应该放在成都府的争夺战上。
    “陛下,金陵城来人了。”曹正负责外围的巡防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他进来走到李茂身边低声说道:“宋江宋大人来了。”
    李茂听说宋江来了,有些诧异,宋江可不是闲人,“你们继续讨论。”
    走出厅堂李茂问曹正,“宋江是一个人来的?”
    “只带了两个随从,看样子很着急,估计是一路急行而来,看起来非常疲惫。”曹正和宋江的关系还可以,顺嘴说一声宋江辛苦,也在情理之中。
    宋江看见李茂大礼参拜,别的内阁大学士远没有他注重这方面,一板一眼永远不失礼。
    李茂见宋江的确风尘仆仆,双眼红的仿佛兔子一样,下意识问道:“金陵出事了?”
    “陛下放心,金陵城一切安好,微臣是奉娘娘懿旨而来。”宋江说着在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本来娘娘可以用八百里加急将书信送给陛下,可事关重大,内阁又觉得川蜀需要一个总揽政务的人,商议过后决定微臣来川蜀……”
    或许是习惯了,朝堂之上,信安军之中,提到的娘娘肯定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清照。
    李茂接过李清照的书信,挺厚实的,“一路舟车劳顿肯定辛苦,你去好好休息。”
    李茂又让杨再兴和张俊主持会议,他则打开了书信观看,见字如面之类的话开头,却没有写上一曲词来表述相思,这有点不像清照的风格。
    书信的前半段写的都是家事,或许也知道李茂会惦念,把留在金陵的几个人的情况大概说了说。
    后半段更像是工作汇报,讲了讲皇家公学,各个工厂的事情,特别是李茂关心的蒸汽铁路的建设。
    最后两页纸,写的就是值得宋江亲自跑一趟的要事,关于李无生西征黑汗国,以及塞尔柱帝国的动向。
    内阁的奏折比宋江晚了一天,内容除了概括性的汇报外就是李清照所提到的塞尔柱方面的问题。
    陈文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朝廷此时以西征为主,一切都得为西征让路,反对增兵塞尔柱方向,同时也对李无生和吴用等人有信心。
    段二被李茂叫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看见房门外站着的宋江他就是一愣,随即想到李茂开会的时候离席,不禁猜测是不是金陵发生了什么事?
    李茂现在身边称得上参谋人才的只有宋江和段二,其他人多还是战将,连杨再兴,张俊等人都算上,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当仁不让,但说到运筹帷幄,远不及宋江和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