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5章出使南梁朝
    郑子歆也在一旁帮腔,她很想跟着去,但是她的身份可不同,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元小青身为妾室可以跟随照顾,无论是女扮男装还是别的什么身份,其他人都不会说什么,唯独郑子歆若是改换身份跟随,那弹劾的奏折会很快进宫,理由是有失皇室脸面。
    俩少女伶牙俐齿,外加诡辩巧辨,让高孝瓘乐的点头应允。
    就这样,郑子歆看家,元小青跟随着出邺城,直奔两淮和州。
    高孝瓘此次出使,只带了尉相愿和林建,四人赶着马车载着元小青离开了邺城。
    从邺城南下汲郡,再经渡口顺流而下过黄河到东郡,摇摆的大船让元小青脸色变的如同名字一般乌青一片,更吐的稀里哗啦,不时的往黄河水里倒苦水。
    好容易上了岸,高孝瓘笑个不停,更扬言要告诉郑子歆。
    元小青幽怨的瞧着幸灾乐祸的夫君,还好未让郑子歆跟来,否则俩人一齐受罪,只怕是要忙坏了夫君。
    过了黄河进入黄淮平原,这里的路途平坦,速度上也提升了不少。
    经梁州、信州、扬州至合州再转道往东到达和州。
    一路上高孝瓘看到了比北方多得多的炊烟,但那也是相隔几十里才有人烟,大片的荒原平地,与后世根本没得比。
    感慨没有用,高孝瓘倒是觉得大好河山应该开发的更好,若是有朝一日实现工业化,可以解决数十年的粮食问题。
    越往南行人口越少,反而南边士卒倒是增加了不少,这都是战乱惹得祸。
    到达和州已经将近傍晚,凭着印信文牒入了和州城,直奔刺史府衙。
    没想到等着他的居然是表伯段韶,而原本的刺史恭敬的站在一旁。
    段韶话语很平静,丝毫不严厉,仿佛长辈对晚辈那般。
    “你来晚啦,玩心不改可不好,休息两日之后换上衣装扮作商贾过江,到时候与陈霸先签订合约带回来即可,可别只顾着贪玩误了大事。”
    “唉?这事不是有人办吗?再说我一个从五品,也不大合规矩不是。”
    “以你皇族的身份,如何不合规矩?过两日我会遣人送一封书信,还有梁人的通关文牒,保你们畅通无阻。”
    “哦,这事儿好像挺简单。”
    “你们都下去候着。”
    段韶看了一眼左右,在高孝瓘耳边低声说道:“此行周人定会捣乱,他们不会坐视齐梁和解。不过这只是老夫的臆测,若是老夫是宇文护,就会这么干。”
    “明白,若是我也会这么干。”
    段韶欣慰的点点头,取出一本书递了过来:“这是老夫的行军之道,这两日少出门玩乐,多看看兵书。”
    “侄儿明白。”
    离开府衙的四人直奔驿站,出示了腰牌与公文,被安排进最好的院子。
    高孝瓘这一行不只是因为元小青的身体柔弱,更因为这一路上要与人联系,所以才来的晚了几日。
    用过晚饭之后,四人待在房间内商议着。
    林建见高孝瓘并不打算穿武官服,而且还让大家少带些衣物并打包,这似乎不合出使的规矩。
    “公子自过了黄河便神神秘秘的,我们的马车也换了,装束也换了,武官服不是挺好的吗?”
    “大家小心一些,刚才有人送来了字条,看了烧掉。”
    “周人遣刺客欲刺使者。”尉相愿疑惑的念完这短短几个字,看着高孝瓘说道:“这是谁送来的?”
    高孝瓘自然知道这是王士良大人遣人送来的,但他不会告诉尉相愿,这王士良大人与他之间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为何这字条这么短窄,好似还卷裹过了的,字条都不舍得大一些,真小气。”
    听了元小青的话,高孝瓘无奈的挑动眉梢,若不这么卷着,如何用信鸽送情报。
    “想必是表伯段将军遣人送来的。”
    大家听见高孝瓘的解释,一个个怀疑的看着他,段韶将军若是遣人,只需带句话来就行,何必弄这么小气的字条。
    “大家为何纠结这个话题?不如咱们商议一下如何避开这些刺客,不标明身份恐怕他们也认不得我们。不如本公子只身前往,这样他们既不认得本公子,也无从寻找踪迹。”
    “不行。”三人倒是少有的一致反对。
    “你们三个最容易露馅,一口子的关中口音。”
    “夫君不是一样吗?再说夫君只身一人,也不像商贾,更容易露陷。”元小青的伶牙俐齿让林建和尉相愿频频点头。
    “嘁,本公子不露一手你们怕是不甘心。”高孝瓘不屑一顾的反驳,后世走南闯北,不会几句地方话怎么混,只是话到嘴边忘了词。
    “人多有个照应,再说林建如今也颇了得,尉某对付十个八个也不在话下,至于二夫人倒是可以留下。”
    尉相愿的提议自然被元小青反驳,瞧她那气鼓鼓的样子,若是不带着她,她定然会偷偷尾随。
    这事让高孝瓘很头疼,思量再三决定让元小青去骑马,这一路上坐车肯定没有骑马方便,而且骑马的速度也快过马车。
    元小青倒是不怕风吹日晒,更不怕雨露,虽然马车确实方便很多,但遇到追兵的时候还是骑马方便。
    决定了下来之后,元小青巴不得尽快出去学习。
    无奈天色已晚,这才决定次日一早去江岸学习骑乘。
    挑灯夜读的高孝瓘仔细看着段韶给的兵书,其实叫做笔记更贴切一些,这里记载了周人自魏开始惯用的战术,武将擅长的手段,以及每一战的总结。
    不得不说段韶很有心,大大小小的战斗,双方使用的战术和阵型都记载的很清楚,而且连战场地形也记载其中,战术运用非常娴熟。
    ‘兵贵神速,善用地利。’
    这八个字是段韶用兵心得总结,不得不说这些很笼统。
    但凡用兵之人都明白,关键还是在于对战场的掌控,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战术大师有了,大齐有段韶和斛律光、斛律羡,还有三叔高浚及七叔高涣,战略大师倒是欠缺。’
    看完整本书册,高孝瓘缓缓的合上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