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大可能
举城欢庆大胜,加上又是菊公主和王大人喜诞麟儿,所有人似乎都有值得高兴的理由,但是,也有人是高兴得很是痛苦。
一场大胜,大败了虎视耽耽对着自己势力不怀好意的敌人,在这之后最后最忙碌的是谁?没错,打仗是军政衙门的事情,但是,仗打完了,收拾这乱摊子,千头万绪却是民政衙门的事情,而作为民政衙门的头头,柳卿卿就算是也想和所有人一起高兴一下,清闲一下,那也是一种奢侈的愿望,尤其是好死不死的,先前和朝鲜那边谈的粮食换流民的事情,在这节骨眼也来凑热闹来了。
这事情,别看在谈判的过程中,毕懋康算是出了不少力气,但是,朝鲜人还只认她,毫无疑问,因为她的出身问题,朝鲜人更觉得他可信一点,或者说,更有亲切感一点。
当初丰臣秀吉选择从长崎作为主要出兵朝鲜的基地,也不是没道理的,那就是这里距离朝鲜的釜山,满打满算也就是一百多海里的距离,这么说吧,要是海上不起风浪的话,就是用只小舢板,也能从朝鲜飘到长崎来,也难为了朝鲜人耗费了这些时日,估计这耗费的时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寻找船只,反正现在朝鲜满地的流民,人口是不缺的,在这场朝日战争中,朝鲜的水师基本上是被打残了,民间的船只估计也剩不了多少。
朝鲜人这次直接送来了一个船队,大大小小十来艘,至于船上装载的流民,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两三百人,这支船队一口就给运来了足足两三千人,更要命的是,朝鲜是穷习惯了,这些流民上船的时候,仅仅每人发了两个窝窝头,之后,组织这些流民的朝鲜朝廷就算是完事了,打算就这两个窝窝头一直熬到这些人上岸为止。
算盘打得不错,可惜的是他们到底的时间,有点不大恰当,当时王子和正率军出征,整个长崎港,整个平户,都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这突然之间这么一支船队,载着那么几千人过来,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一想,平户这边也不可能对这些人掉以轻心。
小五郎处理的倒是很干脆,直接调拨了几百兵丁到码头,严令对方不许下船,否则当作图谋不轨处理,这事情处理得倒算是干脆利落,就是可怜了船上那揣着两个窝窝头漂洋过海来的那些朝鲜人了,虽然说这短短几天内不至于饿死人,但是,也足够他们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这人要是饿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柳卿卿去的时候,正是船队上的那些朝鲜人正处于爆发的边缘,而随传的朝鲜朝廷的士兵和官员们,已经基本上弹压不住的时候。
“放粮,施粥!”对于这些饿慌了的家伙,柳卿卿二话不说,直接十多口架起,白花花的大米往锅里一倒,等到粥饭的香味在码头上到处飘荡的时候,船上躁动的声音直接小了下去。
“听从指挥,一个个的下船来,每个人都有吃的!”
这样的话语,随着柳卿卿带来的人大喊声,立刻就就传遍了所有人的朝鲜人耳中,而临时从附近几个农庄抽调出来的那些壮丁们,也担当起维持秩序的工作,当然,也顺便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在人群中逡巡着,寻找着自己合适的人选。
柳卿卿可是告诉了这些农庄的来人,这些朝鲜人,将会很大一部分补充到他们的农庄里去,这些人有老有少,有身子强健的,有身子虚弱的,谁不想给自己农庄里弄些身子强健的干农活的好手,这也导致了有些刚刚端着个碗弄到了一碗热腾腾的粥,还没喝上几口,立刻就有几个大汉围了过来,要不是身前身后都是这些朝鲜人熟悉的乡亲,只怕这架势让这喝粥的家伙立刻丢了就逃都有可能。
随行的朝鲜官兵倒是很是尽职尽责的大声的宣扬着这些壮丁们的用意,这让这些惴惴不安的家伙,心里安定了不少,总之,从船上开始下人起,整个码头上乱糟糟的,简直是一片混乱,甚至有几艘刚刚靠岸的商船,一见到这幅情形,连锚都不敢下,一边关注这码头上的情形,一边做出随时开溜的打算。
柳卿卿既然到码头上处理这当务之急,那么,城里民政衙门大多数的事物,基本上就压在毕懋康的身上了,不过,现在民政衙门的官员,基本上对这个看似有些温和的年轻书生,却是没有一点小看的心思了,先前王大人对毕懋康的格外看重,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无非是以为这年轻书生不过是入了王大人的法眼,所以才窃居高位,不过,自从在前线的战事的消息,点点滴滴都回来的士兵们传出来之后,众人对毕懋康顿时就有些刮目想看了,这不服不行啊,人家是有真本事,而不算就靠着一张嘴和一副皮囊,当然,也有人因为对王大人的识人之明也是深以为然,这就不细细表了。
清理战损,抚恤士兵,清点缴获,还有及时的派出官员和农庄的人手,在刚刚占领的这一片土地上,迅速的扎下根来,这一件件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极端繁琐的,尤其是现在平户这两大衙门不过是草创,这夹袋里可用的人还真的没多少,到处都要用人,到处都要派人,毕懋康哪怕是已经很努力的熟悉民政衙门的事物了,依然却是忙得焦头乱额。
可偏生这个时候,还有来打岔的。
面对肖恩的来访,毕懋康就算是在忙,也得抽出点时间来接待,他读书又没读傻,对方是一营统领,在这里的资格比他老得多,而且手握实权,他吃饱了撑了这个时候在对方面前摆谱,这自绝于同僚也不是这么个自绝法。
但是,肖恩来了之后,就没说多少正经话,除了一个劲儿的恭维他在这次大战中建了奇功的树炮,就是一顶一顶的高帽子往他头上丢,尤其是他知道毕懋康对火器研究上有那么一点爱好,还弄了不少葡萄牙那边关于火器的故事或者传说来当谈资,毕懋良对那些恭维不感兴趣,不过,这些关于火器的话题,还是来自有过他乡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的话题,他还是颇有几分兴趣的。
不知不觉中,两人尽然已经谈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而看这个样子,毕懋康如果不结束这场谈话的话,这肖恩有本事能扯到天黑去。
“肖恩统领见识多广,毕某真的有心多和肖恩统领多亲近亲近,只不过,肖恩统领,你看,衙门里事物繁多,就咱们说话这一会儿,下面来请示的都来了七八拨了,要不,咱们等这一阵子忙完之后,再找个机会好好的聊聊?”
这就是在委婉的送客了?可惜,毕懋康的这做派,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肖恩要是这么容易打发,那也不是肖恩了,反正对于大明人的含蓄和委婉,这些海外蛮夷们,可是向来都是领会不了的。
“不急不急,早知道毕大人有学问,可惜我一直在熊本那边,没时间来听毕大人说话,这次好不容易回来,怎么也得和毕大人说个痛快!”
毕懋康不算是人精,实际上,他还有点二愣子的精神头,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当初曾经为了钻研火器而误了科考了,但是,就算他有点二愣子的精神头,这个时候也看出来了,这肖恩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在这里扯淡呢,只怕对方到现在还没说道正题上。
“肖恩统领,有话就直说吧,眼下大家都是同僚,都为王大人效力,不用这么见外的,而且,这一次佣兵营屡立大功,肖恩统领的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毕某人的这点小小的功劳,实在是没必要老是挂在嘴上了!”
“毕先生也觉得我功劳够大?”肖恩眉毛一条,看看四周,除了门口的两个士兵,两人说话的地方,没有外人,于是压低了声音问道:“那么,肖恩斗胆请教先生一句,毕先生觉得,以肖恩的功劳,这王大人如果有意在福冈任命个城守,会不会考虑到我?”
“肖恩统领,这就说笑了!”毕懋康一愣,呵呵笑道:“肖恩统领是军政衙门的人,这就算的王大人任命城守,那也是民政衙门的事情,这个,怕是不合适吧!”
“归哪个衙门管,我没意见啊!”肖恩一摊手,很是不明白的问道:“反正都是归王大人管,这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毕懋康一噎,顿时觉得和这海外蛮夷真的没什么话说,这民政和军政完全是两码事,你还真以为你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啊,就算你想,王大人也不可能让你那么干啊!
“你想当福冈城守,而不是佣兵营驻跸福冈?”他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道。
“若是倭人有兵马进犯,除了自海上来,必定是从福冈那边,自四国而来,我为王大人镇守福冈,防范宵小,我觉得佣兵营能担此重任!”
“你着是军政民政想一把抓啊!”毕懋康点了点头,旋即摇了起来:“这只怕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