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八礼社江之战4
    阮酋近答应一声,刚要领人出营去战宋军,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跑到高建铭的面前,道:“高候爷,大事不好了,宋军偷袭了西岸的大营。”
    高建铭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只见西边联军的大营方面,火光冲天,照得半边天空如同白昼一样,原来杨炎今晚还有这么一手,果然难以预测。禁不住眼前一黑,这下全完了。
    ***** ***** ***** ***** ***** *****
    “刘统制,看来杨帅以经在东岸那边开始动手了,我们也可以行动了吧。”站在刘复武身边的一个年轻武将道。
    刘复武从江边看过去,可以隐约看见交趾和高氏联军的东营那也人影绰绰,似乎在调动军马,火光也一下子比刚才亮了许多,显然是发生了事情。因此刘复武点点头,道:“段将军,我们马上回去,开始行动吧。”
    这段将军叫作段志贤,是大理的宗室,年纪也不大,只有二十四五岁,本是刘仁先的副将,这一次是奉了刘仁先之命,给刘复武率领的宋军做向导,领着一百名大理骑兵,加入了刘复武的队伍。
    他对礼社江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带领着宋军沿着礼社江向西南而行,路上尽选小道而行,遇到人迹立即毫不留情所杀死,在马笼部附近涉水渡过了礼社江,然后又一路转向西北,尽管在马笼部渡江时被交趾和高氏联军的守军发现,但不出杨炎所料,由于宋军一行的前进度太快,当地的守军根本来不及通知高建铭。
    到了虚初附近,正好是第三天的黄昏时分,刘复武和段志贤立刻赶到事先约定的江边地点,与东岸的宋军取得了联络。杨炎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起兵,攻打交趾和高氏联军的东营。而刘复武在江边见宋军出兵之后,也马上决定对联军西营发动进攻。
    这时东营的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西营这边却是一片安宁气氛。营中大部份地方都被粮草和各种辎重物资占领,守卫东营的是高建铭的大将杨晖,手下只有五千人马,而且有近一半都是第一次被宋军击败时的伤兵。
    今天晚上东营那边杀声阵阵,火光耀眼,动静似乎越来越大了,也惊了西营这边,不过由于隔着礼社江,因此杨晖根本不担心宋军会袭击西营。到是有些但心东营那边是否挡得住宋军的进攻。但杨晖手中可用的士军只有三千多人,过去也帮不了多大的忙,不过杨晖还是带了一千人马,来到礼社江西岸的浮桥边,想着如果东营的守军抵挡不住宋军,而向西岸撤退的话,自己也好接应一下。
    而西营的其他守军,有些被对岸的喊杀声吵得睡不着觉,纷纷都起床走出帐蓬,聚集在大营的东门前看热闹。有的还是继续蒙头大睡。
    刘复武率领着宋军来到西门前,只见营里黑漆漆一片,静悄悄的。营门前挂着两盏风灯,昏黄的灯中依稀有五六个士兵在守卫。
    刘复武一挥长枪,大声道:“兄弟们,冲啊。”然后一马当先,冲了出去。王筹、林克锋、段志贤等人各自举起兵器,跟着刘复武一起冲了出去,随后宋军们都催动战马,一拥而出。
    守卫的联军士兵被一阵密集而急促的马蹄声惊醒,只见在黑暗之中,隐隐约约有人影来移动,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听“嗖、嗖、嗖”的破空声响不绝,从黑暗中飞出了无数的箭矢,转眼之间每个人都身中数箭,倒在地上。
    只有一个士兵拼着最后一口气,大喊道:“宋军……宋军杀来……”然后立刻被马蹄声淹没。
    宋军冲到了营门前,营门仍然是紧闭着,立刻有几十人抛出绳索,套住营门,一起用力回拉,西营的寨扎得本来就十分简单,只听“哗啦”一声,营门顿时大开。宋军冲进了交趾和高氏联军的西营中。
    刘复武立刻下令,让王筹领一队人马四处放火,林克锋领人马掩护,宋军立刻点起火把,四处放火。营中到处都是粮草垛子,不多时就有多处地方起火,火势逐渐扩大,连帐蓬,车辆,旗帜也都燃烧起来了。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的士兵,逃出以经被点着的帐蓬,一个个衣冠不整,惊慌失色,在营中四处乱跑,有的躲避大火,有的想找安全的地方藏身,还有的去找盔甲武器,乱成一片。
    而在前营看热闹的士兵也明白过来,连忙回过头来迎战宋军。但刘复武和段志贤正领着一千俱甲骑军在大营中来回冲突。毫无准备的交趾和高氏联军士军那里是他们的对手,被宋军的铁骑一冲,立刻倒下一片,溃不成军了。
    而现在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伤兵,尽管在前一次战斗中饶幸逃过了一死,但这一次他们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那些不能下床的伤兵只能困在帐蓬里,被大火活活烧死,而有些伤兵即使是扎挣着起身,逃出了帐蓬,但也只能成为宋军杀戳的目标,被宋军刀砍枪刺,踏成肉泥。
    这时正在江边准备接应东岸的杨晖也以经接到了大营被袭的消息,不禁大吃了一惊, 回头一看西岸的大营中以是一片火海。
    “宋军怎么会渡过江来,袭击自己,难到是飞过来的不成吗?”但现在以不容杨晖细想了,一面派人飞报给东营的高建铭,一面领着这一千人马急忙回援。
    “宋军怎么会渡过江来,袭击自己,难到是飞过来的不成吗?”但现在以不容杨晖细想了,一面派人飞报给东营的高建铭,一面领着这一千人马急忙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