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7章:到单县
    十月二十一日早晨,豫鲁边界上的军营里。西路军的人马正在整队准备出发。只见金忠礼驱马来到卢象升的身边,他指着远处的东方,说道:“卢大人,您看那是什么?”
    东方天色微明,已经露出了一片白色,非常远的天上有一个闪亮的白点,很低,几乎接近地面了,向星星一样,只是不停的闪亮,好像很有节奏。
    “卢大人,那边还有一个。”他的手指向了相反的西方。西方天空很暗,看得更清楚了。
    东方的闪亮处是定陶城外的山东独立团的二营所升起的气球,西边是浙江的一营升起的气球,他们正在联络。如果不是恰巧有联络的灯光几十里之外是看不清气球的。
    现代的热气球升到万米高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主要是看人员可以忍受的程度了,一般的气球也都是在三、四千米的高度飞行。朱家制造的气球都是用绳子与地面物体连接控制的,最高可以升到200米左右,在高就不敢了,怕失控。如果是处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在加上这200米的高度,只要天气晴朗几十公里之外完全可以看到。
    朱家的光通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也没有公开的宣扬,所以,与朱家有所接触的人都知道,但是,不知道的人还是很多。卢象升从来没有接触过朱家,自然也不知道这是通信。这么诡异的事情他们是搞不懂的,议论一番,也就散了,各自集合队伍,准备出发。
    天还没有亮,队伍就出发了,吃饭没有?答案是没有吃。一日吃几餐取决于食物是否丰盛。物质、食物都丰富了,吃多少粮食没有人算计了,那自然就是一日三餐或四餐。在古代是不行的,普遍的缺粮影响了人们的习惯,一日两餐是绝大部分人的标准。粮食不缺的人也随着潮流。缺粮时,一日一餐也是有的。所以西路军的队伍早上出发没有吃饭。
    朱家的军队是个例外,朱万化定下了一日三餐的标准。
    从豫鲁边界到定陶,或者到曹县的距离差不多,都是80里左右,正常的行军速度是一天半到两天。奔定陶的这一路走得慢,向曹县而去的一路却是行动迅速。
    大军行进都要安排斥候的,就是侦察兵,在队伍的前后左右都有斥候。斥候一般都是骑马,行动迅速,各种异常情况可以及时汇报到指挥者那里。
    作为防守的一方,朱家军同样需要侦查,特别是官军的西路军已经处于明处,他们的周围自然就少不了侦查兵。朱家的侦查兵都是一人双马,身穿迷彩服便于隐蔽伪装,每一个侦查小组手中都有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他们还携带有简易的灯光通信设备,就是没有配备大锅的信号灯。他们与远处的气球,和近处的相邻小组都可以保持通信联系。西路军在明处,他们在暗处,就更有侦查的优势。分兵的情报就被侦察兵获得了,并且及时传递出去。
    十月二十一日,西路军分兵两路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济南朱大典那里,通信快捷体现了它的重要作用。因为定陶城是预定的战场,所以城中有山东独立团二营三连的一个整连在驻守。二营的其余两个连在定陶以西待命。河南境内剿匪的浙江一营紧紧的跟在西路军的后面。
    面对这种形式,朱大典第一个重点就放在了运河上,只要西路军不过运河,形势就是可控的,出不了大问题。于是他连续下达了几个命令:
    命令内河临时船队把巡逻的重点放到山东境内的运河上,包括微山湖。重点控制各处渡口、桥梁。拦截运河上的所有船只,运河全部停航,在东岸码头靠岸停船,西岸码头不允许停船。
    命令驻济南的三营出动一个连,由朱万武带领快速行军赶到济宁的运河大桥驻守。济南到济宁有300里的路程,命令他们两日内必须赶到,骑马行军,包括马车,两日走300里是没有问题的。到达济宁的朱万武将担任作战总指挥。
    命令定陶的二营留下定陶城中的一个连,其余部队立即后撤到巨野县待命。对于定陶、运河、山东南部这三个地方,巨野是个居中位置,随时可以向需要的方向出击。
    命令山东南部各个县城的武警小部队和通信小组全部撤到县衙门中保护当地行政官员和衙门。当地的卫所兵也撤到卫所内部或者县衙门内。县城的城墙、城门不必据守,因为面对数万官军,只有少量士兵并且武器装备极差,是守不住城墙的。收缩到县衙门之中倒是容易坚守。
    命令还在河南境内的浙江一营快速跟进到山东南部,保护那里的县城,打击官军,但是要尽量减少伤亡。非必要时不要使用重武器。
    卢象升这一路行动迅速,从他们的出发地到曹县80多里,一日之间走了60里。不要以为60里不多,那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行动,是万人大军。出发前要拔营起寨,打点行装,装,车绑马驮,还要派出斥候,侦查道路。前面有开路的前队,后面有押后的后队,不好走的路要修,没有桥梁需要搭建浮桥,还要预先策划埋锅造饭的休息营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指挥一支军队的将领是需要有学问和智慧的。我们可以想象,数万人的队伍,就算是搞一次旅游,能够有条不紊,不出大的事故也是不容易的。
    汉代的名将韩信有一句名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句话是回答汉王刘邦的问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韩信带兵,越多越好。”这就表示了韩信带兵的能力。有的学者给出结论,从古至今,能够当得起“将兵多多益善”的人不超过十五个!我没有那么大的学问,也没数过,不过我认为此言不差,人的指挥能力是有限的。
    正常情况下一日行军40里就不错,行进60里绝对是吃力的。果然,这60里走下来也是人困马乏,在离曹县城20多里的地方就宿营了。他们本就不打算进攻曹县,所以按计划明日继续急行军,直奔单县而去。
    从河南进入山东的浙江一营,这一路上一直尾随着西路军,也已经习惯了,每天行进三、四十里然后就扎营。所以当他们得到保护山东南部的县城,尾随追击南边这一路人马的命令后,也分析研究的对策。任务主要还是保护南边的几个县城,命令中还要求减少伤亡,避免使用重武器,显然打击入侵者不是主要的任务。
    定陶到山东南部边界就是100里左右,也就是说西路军的两路人马之间的距离不到100里,如果要超越官军到他们的前面阻截,这么狭窄的地方不可能偷偷渡过,遭遇战难免会发生。平原上两军遭遇,就难免激战,所以不如依旧悄悄跟在后面好一些。只要官军敢动手围攻县城,就可以立即出击,打乱官军的进攻计划。
    这一念之差可差点误了事,他们就没有想到,官军突然加速行军。原本两军的间距就有一日的路程,就是40里,这一日官军多走了20里,距离拉大了。一营长石怀亮急了,可是营地已经驻扎下来,再拔营就太麻烦了,于是下令明日卯初(5点)拔营,行军一个时辰之后再吃早饭,并且要加快行军速度。一营的士兵全部乘车或者乘马,平原上急行军100里也是没问题的,这个差距还能弥补。
    就这样到十月二十三日中午,卢象升的大军到了单县城下,一营也缩小了尾随的距离,紧紧跟随在他们后面二十多里的地方。
    终于到达了单县,卢象升松了一口气,他实现了第一个战役目标。卢象升命令埋锅造饭,部队原地休息,他自己骑着马带上几个亲兵幕僚,有向前跑了一段,近距离观察单县城。
    单县是个小城,城池不高,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城门的岗哨一见大队的人马到来,就登上城楼观看。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胜旗招展,人喊马嘶,也是黑压压的一片。这个哨兵是卫所兵丁,他赶紧跑下城,边跑边喊“关城门!快关城门!”几个兵丁手忙脚乱的把城门关上,就去报告了。
    两天前已经有命令下来,不让他们防守城墙和城门,因此,除了两个兵丁在城门里边站岗之外,其他的兵丁都撤了。县城里有一个百户,兵丁五六十人,都上城墙能占多大地方?城里有一个武警班,武警一般都超编,所以这一个班有15个人。班长、副班长每人一把喷子,13名战士人手一只新式火铳。另外有一个通信小组,两个人各配一把喷子。除此之外就是手榴弹,每人才两颗。他们这些武装维持一县治安是没有问题的,小股土匪也可以对付,打仗守城就不行了。这些武警连同卫所兵两天前就已经收缩的县衙门里了,卫所兵营都没有人了。
    县差役敲着锣沿街叫喊:“关门闭户,严禁上街!”
    骑在马上的卢象升看着城墙感到很奇怪,城门紧闭,城墙上一个人影都没有,旗帜倒是有一些。他不由得想到那天边界哨所上的情景,同样是看不到人,如果冲上去就会枪炮齐鸣。想到这里看看自己的距离,到城墙还有三里多,应该不会有危险。
    卢象升本来就没有想攻城,只是在这边闹腾一下,把朱家的兵调过来。即便是佯攻也要上人啊!至少要几百人,这一次冲锋要伤多少人!想一想心里也打怵,真要是对敌作战,伤亡一些士兵也没什么,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可这算什么事,士兵死在这里也太冤枉了?
    这个仗打得就是奇怪,应了一句老话: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不是害怕敌人,而是怕打过分了,不好交代。
    闷闷不乐的卢象升回到了临时营地,看到士兵们都在吃饭。他抬头间看到了神机营的火铳兵,心头一亮。有了,让他们前进到70步之内掩护登城。这样一来就可以极大的减少伤亡。于是他命令赶制两架云梯,准备攻城。
    云梯是比较笨重的攻城器械,一般都是现场制作,极少有行军携带着云梯的,比照着城墙的高度捆绑几架梯子还是容易的,只要周围有树木就行。
    ---第197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