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1章:朝廷出兵征缴
    没有官员身份的士绅们,对于宪政的态度就和缓的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那是根深蒂固的,轻易不容易改变。但是宪政给他们参政的机会,而且是权利很大的议会,士绅阶层是受益之群体,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他们会很快的从怀疑,胆怯中清醒过来,最终会坚定的支持宪政,可以说士绅阶层是执行宪政的基础。只要坚持以报纸为主要手段的宣传,他们的转变是可以期待的。
    清朝末年的宪政风潮中,主张宪政的中坚力量就是士绅阶层。
    ......
    前两天在朝堂上,辽宁建省的事议过了,圣旨也发下去了,新任的山东巡抚杨嗣昌也出发了,组建台南卫的总兵带着一批军官也启程前往福建了。九月十五日发布基本法的中华日报到了京城,又引起了新一轮的震动。浙江的朱家这是怎么了?前面的事尚未理出个头绪,又来了新的挑战。难道朱家要造反不成?
    在崇祯的眼里,这就是造反!因为他们挑战了皇家的权威。但是大臣中很多人不这么看,朱家没有举着大旗,明火执仗的杀入京城,篡权夺位。还是要尊你凤阳朱家做皇帝。这怎么是造反呢?西北的乱民,东北的后金,那才是造反。更何况朱家无论在战场上,在鼓励农桑,增加税收,平定地方上都在为朝廷效力呢?
    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大臣们上朝的时候议论,定然没有一个结果。首先那些御史言官们就不好办,这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劲头,崇祯要想出兵征缴的话怕是很难通过,大明朝的皇帝不能一言堂,对于臣子们还是很忌惮的。但是不出兵打一下,崇祯心里不甘,于是他又采用小范围的平台奏对。这一次他召见的是首辅周延儒、东阁大学士温体仁、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梁廷栋被罢官了)和户部尚书毕自严。这次召对的议题就是如何动兵。
    打一仗的效果如何我们的崇祯同志心里也没有底,但是朱家有多少兵他还是知道的。
    朝廷的各种渠道还能知道不少情况,特别是锦衣卫,在民间他们几乎无孔不入。除非皇上不想知道,没有兴趣的事。比如乱民为是么造反,农民们能不能交上税银,有没有饭吃,皇上没有兴趣,锦衣卫也不会去打探。
    崇祯知道:朱大典在山东有三支军队,济南的山东营有两千多人,威海的民团也是两千多人,还有一个叫做武警的民团不到两千人,他们分散在山东的各县里。能打仗的充其量就是五千人。军力再强五千人能顶多大用途?
    朝廷出动几万人还是容易的,几万对五千应该有胜算吧?崇祯同志没有上过战场,他不太懂,也不敢打包票,但是至少应该打个平手,把朱大典赶出山东应该没有问题。这也是他想打一仗的依据,山东到京城距离太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群臣到齐,崇祯首先说话:“浙江朱家行为不轨,图谋九鼎,形同造反。朕欲出兵征缴之,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首先表明的态度,这是少有的。一般情况都是皇帝不表态,处于超然的地位,臣子议论之后再点头同意,这是天子的威严。首先表态,就表示了皇帝的决心,定了性,不容动摇。
    这个话就给朱家定了性,就是造反,要出兵打一打。
    既然形势已经明朗,温体仁就抢先说道:“朱家势力波及的几个地方大家都是知道的。浙江是朱家的老窝,在那里朱家有一个护路队,有数千之众(实际上是一万人)。我们在江南的官军能战之师不多,极少胜算。台湾远在海外,何况五军都督府委派的总兵官已经前往福建,会同福建总兵郑芝龙至台湾组建台南卫,此一处观望即可。辽宁遥远,并且辽宁军还在与后金征战,朝廷不好用兵(就是想去也去不了)。余下的就是山东和河南了。北方可用之兵甚多,西北宣大边军、关宁边军、登莱军、河南军、直隶军均可调用。所以臣以为应首选山东,若能擒朱大典进京,此危解亦。”
    崇祯问道:“朱大典在山东有又少兵?据说他的军队强悍,用多少兵才有胜算呢?”
    这是崇祯最担心的,他不懂军事,要问一问爱卿们。
    周延儒道:“据报,山东朱家之兵只有五六千人,为数不多(这与崇祯掌握的情况差不多),此外在河南南阳还有数百人的民团。行军打仗之事臣不甚明白,我出数倍之兵当有胜算把?此事要问兵部熊尚书。”
    得,等于什么都没说,首辅也不能为君解忧啊!
    熊明遇今年已经51岁了,在明代已经属于老年人。历史上他活到了70岁,在明代算是一个长寿者了。这种年龄的人说话、办事是不会莽撞的。因为年龄的关系,崇祯给他设了一个座位。在皇帝面前大臣们都是要站着的,给个座位也就是一个圆木凳,赶上冬天寒冷时就是个锦墩,不会有舒舒服服的靠背椅子。
    熊明遇站起身来,向前一步奏道:“陛下,如果朝廷果然对朱家用兵,微臣恳请陛下准许兵部调拨一些人马,并请户部调拨一些钱粮,首先需要支援关宁边关。微臣担心辽宁军从东线撤兵,后金背后的压力减轻,必然要增兵大凌河。大凌河之围至今未解,登莱的援兵(就是孔有德)尚未到达山海关。另外边关的粮饷已经拖欠了将近两个月,粮饷不济大军如何肯用命?望吾皇圣裁。”
    熊明遇的确老到,他并没有回答周延儒的话,而是说起了关宁前线。话说得十分委婉,其实他的意思和前两天梁廷栋的话一模一样,就是反对对朱家用兵。
    崇祯紧绷着脸,心中不悦,却无从发作。一时间场面安静的有些尴尬。过了一会,崇祯问道:“东线......东线若何?”
    熊明遇答道:“启奏陛下,辽宁军在八月之前已经收复宽甸县,八月得知后金围困大凌河,接到朝廷的进兵敕令之后立即进兵,现在已经收复桓仁县。距离老罕王努尔哈赤的老家赫图阿拉城还有50里。”
    这个回答也很老到,对辽宁军没有过多的夸奖,但是辽宁军对后金的威胁已经讲出来了。辽宁军再前进一步,就占据了爱新觉罗家的祖坟!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的陵寝,就是永陵,距离赫图阿拉城不到十里,它就相当于大明朝的凤阳。
    ......
    说到努尔哈赤的父辈的坟墓,就要简单地说一下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是个小事件,却与努尔哈赤造反有重要的关联。努尔哈赤起兵造反的理由,就是他所说的‘七大恨’,这个七大恨细分析起来绝大部分都很勉强,也可以说都是胡说八道。文字比较冗长,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此处从略。
    七大恨中能说得上是个理由的,就是他的父亲和祖父被李成梁所杀,这两个人未必有多么显赫的身份,但也是女真人的贵族,大奴隶主,他们的祖上有比较显赫的身世。他们被杀的过程是个非常偶然的事件:李成梁出兵剿灭一个逃跑的敌人,攻克了一个叫做古勒寨的地方,并且进行了屠城。努尔哈赤和他的祖父觉昌安(又叫做‘叫场’),父亲塔克世(又叫做‘他失’)祖孙三人刚好在古勒寨串亲戚,结果觉昌安、塔克世糊里糊涂的就被杀了,努尔哈赤侥幸逃脱,李成梁自己都不知道杀了这两个人。后来李成梁对努尔哈赤多有恩典,也都被努尔哈赤‘忘记’了。
    由此就造成了明军杀了努尔哈赤的父、祖的事实,可是老努此后又认贼作父,在李成梁手下服务多年,并深得老李的赏识,这又作何解释。
    话说远了,拉回来继续咱们的故事。
    崇祯看着他,似乎等他继续说话的意思,但是熊明遇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不吭声了。
    “咳,咳!......”崇祯干咳了两声,也呆在了那里。
    这时候让崇祯收手,停止使用武力手段,是很难的,朱家已经越过了他的底线,与后金的威胁相比较,可能还要强一些。因为,他现在还不认为后金是不可战胜的,一个小民族人口不过十万人而已,能有多大的作为?
    后金仅仅是女真族的一个部分,在整个女真族中他们也不是多数。
    可是山东、浙江那可是大明的腹地,在崇祯看来威胁要大得多。出兵山东,擒拿或者驱赶朱大典,虽然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起码能出一口恶气。山东到京城这么近,岂容外人占据?
    “毕爱卿,我们还有多少钱粮可用?”
    沉默一会之后,崇祯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这算是对熊明遇意见的否定,也是坚持对山东用兵的意思。钱粮的事还用问吗?大家都知道的。
    毕自严上前一步,答道:“陛下,现在正是收缴秋赋之时,江南各省已经开始收缴,好一点的省应该差不多了,但是上交到京师至少还要一个半个月之后,所以现在的官仓粮少,仅剩五万石,白银10万两。关宁边军的粮饷此前都是按半数拨付的,并非完全拖欠。既然边关紧急臣可以再拨付一些。”
    这五万石粮食就是上次山东运到京师的29万石粮食的剩余部分,否则早就断粮了。
    他的这个回答是在场的人都知道的,等于没说。但是皇帝问了,不能不说。毕自严还故意往关宁边关上扯,实际上隐隐约约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他不敢明明白白的说,皇上也乐得装糊涂。
    旁边的周延儒用眼睛偷偷的瞄了一眼皇上,崇祯也正在看着他,他明白了,作为首辅不说话不行,还得说点有用的。于是他有说到:
    “可用之兵只有登莱二州、关宁边军和宣大边军了,可是登莱的精兵已经调往关宁,所剩军兵数量还不少,可以驱使的不多。能否与都师孙承宗商议,借调关宁军南下呢?宣大距离太远调动不易,除此之外就是京营了,然京营护卫京畿,不可妄动。”
    袁崇焕被处决之后,孙承宗被二次起复,再任辽东经略,也被称作为蓟辽都师,更普遍的叫法是总督。这个都师是明末出现的官职,是最大的地方官,统领数个巡抚,蓟辽都师就管五个巡抚。
    温体仁在旁边提示道:“还有卢象升的天雄军可用。”
    天雄军是卢象升组织训练的募兵,约一万人,屯兵在直隶南部大名、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一带。属于直隶的后备兵力。
    关于用兵,本来应该是兵部的事,但是熊明遇再也不说话了,他已经知道崇祯不顾关宁安危,执意用兵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
    最后的商议结果是关宁军出动至少5000精兵,会同蓟州府、永平府卫所军两万组成北路军南下;卢象升带他的天雄军会同直隶南部卫所军一万、河南卫所军一万组成西路军南下河南,过黄河后向东进入山东;敕令登莱巡抚孙元化出兵一万组成东路军,从东部拦截济南的朱家军;新任山东巡抚杨嗣昌到任后,立即收拢集结山东卫所军,就地参加征缴。四路大军指向济南,目的就是歼灭或者驱逐朱家在山东的军队,缉拿朱大典进京问罪。后来又考虑到朱家火器众多,特别调京营的神机营1000人,分做两部分,加强关宁军和天雄军。河南的几百名朱家军被他们忽略了。
    着户部调拨出仅剩的五万石粮食,两万两白银分别供给关宁军、北路军和西路军,不足的粮饷自己筹集。这个“自筹”几乎等同于纵兵抢劫。粮饷不足也要打仗,真是急眼了。
    ---第19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