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泾河龙王,死刑
    雪独行和老猴子,蛟霸天,鹤冲天在夜观星象,正燃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天帝金旨一道,令他午时三刻,斩泾河老龙。雪独行挥手打发了天庭使者,斋戒沐浴,在府中试慧剑,运元神,准备收拾那条蠢龙,举办一个蛟龙烧烤宴会……
    这泾河龙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时前后,收了云头,敛了雾角,径来门首。
    此时雪独行正出门外,步月花阴,忽然龙王变作人相,上前跪拜。口叫“上仙,救我,救我!”雪独行:“你是何人?贫道如何救你。”龙王云:“我是业龙。因犯了天条,该天庭人曹官—雪独行处斩,故来拜求,望上仙救我一救!”雪独行曰:“既是贫道来处斩,自然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贫道保证绝对不杀你!”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泾河龙王走远以后,青衣少年哈哈大笑:“不杀你,贫道如何举办蛟龙烧烤宴会,不知死活的蠢龙!可笑可悲!”
    白毛老猴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开口道:“只是杀一个小小的泾河龙王,不可能让你如此高兴,你老实交代,得了什么好处?”青衣少年微笑曰:“是昊天帝君送的礼物,我遗失了一千多年的青冥剑!而且现在的青冥剑已经是一件后天灵宝!”老猴子听得此言,面色终于大变,灵气平息良久之后,才感叹道“好大的运气!”
    ……
    一个青衣英俊少年在默默观看一个白衣老儒与一位蓝衣美妇在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正合《烂柯经》云: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
    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
    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此之谓也。
    诗曰: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不知不觉,已然是午时三刻。
    还在看他们对弈的青衣少年凭空消失,出现在玄圣界,第七重天,剐龙台位置。
    只见那条愚蠢的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天将绑缚其中。雪独行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破口大骂道:“雪独行,你丧尽天良,你忘了昨天晚上是怎么说的了?你说你保证不杀我!今天就忘记了?”青衣少年冷笑几声:“本尊当然没忘记,来人”当即有天庭将领应声走出,“末将在!”雪独行:“斩了他!”将领回复道:“末将领命!”
    泾河龙王闻听此言,心如死灰,泪如雨下,伏爪收鳞甘受死,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可怜可怜啊!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陈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鱿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
    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
    门钻几路赤金钉,槛设一横白玉段。窗牖近光放晓烟,帘栊幌亮穿红电。
    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
    ……
    紫云聚仙楼上,雪独行正在和天庭将领把酒言欢之时,忽然看见天空正南上方,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泾河老龙径往西北而去。
    “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
    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
    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
    雪独行:“将军,观音怎么来天庭了?”
    天庭将领:“末将实在是不知道啊”
    雪独行:“观音是什么修为?”
    天庭将领:“观音菩萨是大罗天仙修为,如来佛祖之下第一大能!”
    雪独行倒吸一口冷气,这佛教观音菩萨竟然比玄都师兄还厉害!巾帼不让须眉啊!
    ……
    这是观音菩萨来算账了,原来雪独行的养母妙音法师就是观音菩萨的一缕元神分魂,前不久妙音法师红尘历练修行圆满,在大慈大悲寺白日飞升,因为只是菩萨分身所以天道没有降下雷劫,妙音法师与观音菩萨合而为一之后,妙音法师就成了观音菩萨,妙音法师对雪独行的母子之情,师徒之情,关键是还有一缕特别的情愫,很是令人头疼,以至于堂堂佛教第一菩萨—观世音尊者此时心里都是五味杂陈,纵使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