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最时髦的男装有三种款式:一是军绿色猎装,属于舶来品,仿照一战时期军服制作,糅合了西方中世纪猎人装束,紧身高腰,配以高筒皮靴,显得英姿飒爽,男女皆宜。
第二种是苏格兰羊毛西服,采用纯正毛料裁剪而成,量身定做,尽显穿衣人的气质风度。
第三种是毛呢中山服,此款据说由国父中山先生首创,与西服订做类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对裁剪师傅手艺要求很高。无论什么人,只要穿上这种服饰保证精神抖擞,比那长衫马褂不知强多少倍。
以上款式有四个共同点:面料昂贵、量体裁衣、价值不菲、档次较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必须有足够经济实力才能长期穿戴,俗话说:人是桩桩,全靠衣装,就是这个意思。甭管他是啥货色,只要穿得人五人六,别人就不会小觑。
霍瘸子和岳三手深谙此道,因此对穿着十分舍得花钱,根据各人爱好和身材,稍有不同:霍瘸子喜欢穿毛料西服,岳三手喜欢穿军绿色猎装,都不爱穿中山服,嫌它太老气。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个人却对中山服情有独钟,他就是邓眼镜,一年到头只穿中山服,各种颜色面料都有,衣柜里挂着多少套无法计算。
邓眼镜到了看守所以后,用了一个月时间,专门研究所里面的人,逐个分析。人心隔肚皮,邓眼镜不相信这句谚语,一个人无论怎么伪装,总会有松懈的时候,透过言行举止,真实心理早晚暴露无遗。
霍瘸子和岳三手很快被邓眼镜锁定为合伙人,老所长需要他帮助敛财,他需要帮手去干那些脏事,各取所需。其他狱警或多或少也有瓜葛,但稍加贿赂即可,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
接触几回后,邓眼镜摸清两人秉性,开始笼络他俩。首先是吃喝,霍瘸子和岳三手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别小看这张嘴,要让两人吃得高兴喝得开心,除了大笔开支,非花费点心思不可。
为此邓眼镜和茶花商量了好几回,茶花提议聘请一到两个厨子,到家里做大餐,每月三四次,只请霍瘸子和岳三手来做客。这样既可以满足他俩食欲,又减少外出用餐花销,两全其美。邓眼镜一想,有些道理,于是遵循夫人计策,开始实施。
西安有名的酒楼不少,但大多以西北菜为主,特色面食为辅,诸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兰州拉面、岐山臊子面等,都是清真食品,确实好吃,然而日久生厌,吃多了也觉得厌烦。霍瘸子和岳三手是好吃嘴,要想通过美食笼络他们,不拿出点新鲜花样肯定不行。
邓眼镜夫妇都是陕西人,从没出过省,也算土包子,到哪儿去找大厨给霍、岳二人开洋荤?
说来也巧,正在犯愁之时,城西新开了一家川菜馆,名为“东坡酒楼”,离邓眼镜宅院不远,举步可达。餐馆系砖木结构,外观古香古色,三国遗风尚存,一根长长的竹竿挑起旗藩,“东坡酒楼”四个金黄大字分外醒目。
川菜馆遍布全国,陕西、云南、贵州、西康等地由于邻近巴蜀最为密集。陕南民风与四川类似,尤其喜爱川菜,霍瘸子和岳三手祖籍陕南,血脉里便多了一分嗜好。
邓眼镜抱着试试的心态和茶花专程去过一趟,点了三菜一汤:第一道是酒楼招牌菜“东坡肘子”,第二道是家常菜“蒜泥白肉”,第三道是素菜“炝炒凤尾”,最后一个汤菜是“酸菜粉丝汤”。
这四个菜看似平淡无常却暗藏玄机,即使是四川人也不一定看得出来。点菜人是茶花,在杏花村吃过无数川菜,曾向川菜大厨请教过做法,渐渐明白一些奥妙,民以食为天,这饮食着实是一件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