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西北的马雨露此时正在西安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这项任务是受义父沈升云派遣,还调动了潜伏在兰州的手下,头目正是赌场老板季林,带着一帮人寸步不离跟着马玉露。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事变虽然以蒋介石被迫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结束,看似圆满,实际上仍然危机四伏暗流涌动。国民党右翼势力并未屈服,尽管在正面战场有序展开抗战,但也没有放松对共产党的排挤和迫害。
淞沪会战爆发后不久,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同意设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定员为1.5万人。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9月11日改称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11日改称副总司令),叶剑英为参谋长。随后,八路军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作为汪精卫心腹,沈升云奉命秘密参与组建特务组织,效仿军事调查局,建立全国性特务机构。这个机构与军事调查局两个处级部门类似,不同之处有两点:前者只效忠于蒋委员长,受军事委员会管辖,而后者受命汪精卫派系,独立于国民政府之外;军事调查局职责以抗日为主、剿共为辅,这个新的特务组织则以剿共为主、对抗国府为辅。
筹备紧锣密鼓中进行,总部地点尚有分歧,最终会在南京或上海选其一,分支机构的组建已经有条不紊展开。
马雨露近水楼台先得月,被沈升云任命为西北分部筹备组组长兼西安筹备站站长,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一个过渡,筹备结束即可走马上任。
西安事变后西北局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国军不再对延安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围剿,根据地军民得以休养生息,红军迅速发展壮大,江南数十支游击队也茁壮成长,革命形势十分喜人。
1937年10月中共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在这种情况下,马雨露得到密令,要求她趁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中央苏区兵力骤减的空隙,加大渗透力度,向延安分批派遣特工,刺探军事情报,尔后转交给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
马雨露十二万分不情愿接这桩差事,但军令难违,沈升云对她有再造之恩,为了完成报仇大任,不得不忍辱负重,去做违心之事。
沈升云再三强调,此次任务非同寻常,执行者不仅需要强健体魄、聪慧头脑,还要具备知识、胆力,更重要一点:必须对共产党怀有刻骨仇恨,发自内心仇视他们,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生命。
马雨露犯难了,到哪儿去找这种人?当初接到命令要她去西安搞筹备,没问清楚具体内容,如今骑虎难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好在西安是马雨露早期求学之地,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一直保持联系,马雨露决定向他们求助,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建议。
老同学里面有两个闺蜜与马雨露最亲近,一个名叫杜丽娘,是小学老师;另一个名叫韩京花,在邮局上班,都已经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