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贝克曼离开服装区,来到钢铁制品区,他的眼睛再也拔不出来,各种各样,东方制式的武器,在展示架上显得如此的凶狠。破甲三棱矛,那细长而尖锐的,可以刺穿任何盔甲。那常柄的砍刀,前宽后窄,在作战中肯定占很大便宜。各种各样的武器,居然有几十种。
还是木质模特上,一套奇异的盔甲挂在上面。这是山文甲,它和板甲,锁子甲完全是两回事。冯.贝特曼他并不知道这盔甲有何长处。
冯.贝克曼问到:“这盔甲好奇怪,锁子甲不是锁子甲,板甲不是板甲!”
那营业员听不懂冯.贝克曼的话,拿出一个金马克的金币,用拉丁文写了600。冯.贝克曼知道营业员的意思,就是这套盔甲600金马克。冯.贝克曼让人所有武器都买了一件,盔甲也买了一套盔甲。他再没有游玩的心思,匆匆忙忙拿回城堡,测试这些武器。
冯.贝克曼在操场上,让人竖起2个十字架。一个穿着自己长穿的板甲,一个是新买的盔甲。他拿起新买角弓,又从箭矢中抽出破甲三棱箭,对着自己自己的长穿的板甲,挽弓搭箭。这弓好重,冯.贝克曼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弓箭会这样的重,但还是拉的开。
把羽箭搭在弓上,对着50米外的靶子就开始瞄准,“嘣!”弓箭从盔甲上面高速飞过。冯.贝克曼难以置信的看着手上的弓箭,这弓羽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角弓,而是软钢为主骨,外贴牛角,比中国的反曲弓更加的强大,当然也是比其他国家的弓弩强劲许多。
冯.贝克曼有上了一支箭,差不多就是直瞄往板甲最厚的地方,胸部射去,“嘣!”弩箭直接击穿板甲胸部,没入10多厘米。冯.贝克曼再次吃惊,又重新上弦,射了一箭,差不多的情况。
冯.贝克曼想看看这奇特的盔甲质量怎么样,于是再搭弓向山文甲射去,破甲箭居然被崩飞了,冯贝克曼再一次上弦,这次使劲力气,把弓拉成半圆形。箭矢如同闪电一样射向山文甲,箭矢击中胸前的护心镜,再次崩飞。
冯.贝克曼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件盔甲,再抽出一支箭对着盔甲射去,这次箭只终于钉在上面,但旋即软塌塌的下垂。冯.贝克曼再次上弦对着自己的板甲,用尽全力,放出一箭,只见1米左右的箭只,一半多没入盔甲。
冯.贝克曼不再射击,因为结果让他很不舒服,谁愿意承认自己保命的盔甲,表现很差?冯贝克曼来到山文甲前面。仔细的看了3只箭的表现,第一支箭射到山文甲的凸出处,类似坦克倾角一样的斜角,大大增加了防御装甲厚度,所以第一箭留下一个白印之后被崩飞。
第二支因为击中的是护心镜,护心镜是由5个多毫米的铜片缀在山文甲上面,防护胸部的,一个是面积大,一个是厚度高,柔韧度好,所以箭支附带的力量完全被卸掉,只在护心镜留一条白色的痕迹。
第三只箭是射在两块山文甲的结合部,箭只深入盔甲2厘米,但箭支被里面的几层丝绸包裹住。
这样好的盔甲,一身才600金马克。在帝国无论哪里都没有这样的便宜的价格,而这盔甲防护更加的好,更加的运动自如。冯.贝克曼立刻叫人去买200套山文甲,以及300张强弓。
这样的盔甲并不多,只带了500套不到。制造这些盔甲是为解决农村里,闲余时间无事可做的情况,现在拿到欧洲来试水,盔甲在欧洲是不是过时的东西。
显然,很多领主并不知道盔甲就是要快过时的东西,商队一摆出货样,就被抢购一空,并且下来近万套的订单。
其实这时候的欧洲,物资是极度缺乏的,类似于针线,布匹,对农村女人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当然香皂和香水对于贵妇来说也是不可抵挡的。
在物资紧缺的时代,突然物资大流通,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汉堡被各地买货的人淹没,也意味着,整个神圣罗马的黄金白银大量的流出。造成缺少货币,形成货币紧缩。在没有信用货币的时候,金银这些硬通货一旦缺少,就只能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这是一个经济大倒退,在圣神罗马帝国没有物资能够出售给辽东的情况下,这种抽水机式的交易,很快就会把圣神罗马帝国给抽跨。
李毅是在公司里学习过经济管理,没有事情的时候,瞄过几眼经济书籍,知道有进有出才能长久。所以李毅给费迪南的建议就是尽量把商品买到其他国家去。
其实,李毅已经在后悔,非常的后悔,卖什么热兵器啊?那种钢片加点牛角,做成的强弓,才多少成本?还有盔甲,在没有冲压机之前是非常麻烦的,现在,有冲压机,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但现在,运到欧洲的枪械已经多达40万支,这不是打乱欧洲的科技进程,而是狠狠的拉了一把,特别是对西班牙的5万吨钢铁。这叫什么事情?李毅狠狠的抓了两下头皮。其实他哪里知道,他每往欧洲输送一件商品,都是在是帮助欧洲的科技进步。
其实最烦心的还是天启帝写的来的信,天启帝居然和李毅讨论君主立宪制,从字里行间都是透露出对大明文官集团的深深厌恶。天启帝的意思李毅怎么不知道?但知道又能怎么样?他是不想知道。
整个辽东已经开始进入战备状态,所有的退伍的战士重新回到军队,所有的18-23岁的健康男子都被征招入伍。所有的工厂都在加班,女性也进入工厂工作,整个辽东准备打10年大战的心思来打这场大战。
现在天启写信来说实行君主立宪制,大明有这个基础么?不铲除大明的文官利益集团,对大明的统治没有一丝的好处。他们不甘心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被李毅剥夺。可以肯定,李毅进京之时,就是四处反叛开始。
李毅不想让自己的计划改变,于是只是详细介绍了君主立宪制的主要步骤,其他的一概不说。现在李毅能拖就拖,拖到明年的8月就好。
法国的使者到了淡马锡,随即被送到沈阳。这个法国使者非常恭谨,生怕再次触怒辽东,再来一次大轰炸。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线,再次毁掉,那样的法国就要灭国了。
现在法国的土地横行着荷兰,丹麦,瑞士,瑞典,波希米亚、苏格兰、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10多个国家的部队,成两派在法国土地上横冲直撞。原本三十年战争的主场在神圣罗马帝国,现在成了法国。
李毅没有时间和法国人折腾,只要求开放所有的法国港口,签订贸易协定,然后赔偿100万银元就算停战了。法国使者对李毅的要求完全没有讨价还价,很快就同意了。
这是不平等条约,为要平等?李毅不是大公无私的人,爱国情结谁都有,回首光1842~1919年,法国就要求羸弱的中国签订条约就有73个,这还不包括1919到1949年和北洋,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所以李毅下手没有一点留手,至于武器?步枪火炮看就算了,冷兵器还是可以的。
法国使者没有得到步枪和火炮,非常的失望,但是看见软钢制造的反曲弓和强弩的试射,感觉非常的好,完全可以把英格兰的威尔士弓比下去,一样买了5000张,算对国王也有一个交代。当然三文甲,扎甲一样也买了几百套。有法国的前车,后面的英格兰,丹麦,荷兰等国也购买一大批的冷兵器。
这时候,刚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过度,而这过度期长达一百多年,对高性能的冷兵器的诱惑是无法拒绝的。也就李毅这种时空作弊者,才一步从冷兵器他踏到自动武器。
辽东的大规模征兵还是惊动了大明的朝堂,三边的洪承畴很早就收到鄂尔多斯的备战。延边的油泉在日益不断的辽东运输石油,而兴县的泥土(铝土矿)也在加大运输量。而最可怕的,大量物品运送到榆林郊外的仓库,还有大批的保卫部队。
洪承畴知道鄂尔多斯有大变动,但是也是有心无力,现在延安,庆阳,铜川,渭南,固原,几乎三边一半多地方都有叛乱,怎么清缴也缴不清.更何况,很多马贼,白天是农民,晚上化作流寇,而这里面多少士绅豪强参与就不得而知了。
三边有心无力,而大同的明军任何感觉,因为对面的归化一直有重兵。其实几乎所有和辽东接壤的地方,都感觉到辽东的蠢蠢欲动。很多地方完全就是李毅的利益共同体,能帮辽东遮掩就帮辽东遮掩,毕竟这样多年,辽东活人无数,布下的恩情并不只有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