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概念早就在祝彪的脑海里隐现,他需要钱,要完成任务栏里的s级任务,他需要大笔大笔的钱。
可能在这一方天地里,他的一生都等不到朝廷发行纸币的那一天,但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自家开办的银行里发发金元券、银元券什么的却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因为本时空里的银票,其通用性几乎就相等于支票或者是货币了。金元劵、银元劵什么的,算起来就是小额的银票,怎么不可以发一发?两者间的纠结只在于一必须实打实发,一却可以增虚的发。
而且祝彪脑子里,银行是先进过钱庄、银号的。比如此,为何清末民初时候遍地中国的钱庄银号都被银行挤的一家接着一家垮?那可不能全归结到外强里弱这一方面,肯定还是有内涵的。
银行存,钱庄、银号灭。这也是史实了。
当然,具体是什么原因,祝彪说不出来,他毕竟不是学这一行的。可他知道,既然原本历史时空中,中国的本土钱庄、银号兴旺发达一阵子后纷纷倒在了银行的脚下,出去固有的社会政治原因的影响,但其本身制度上肯定也存在着不足。
反正在祝彪的认知中,银行都是超级赚钱的,不管是国有还是私人银行,都绝对是一个好门路。
银行可以为供商业提供发展的契机,可以剪除高利贷,直接促进工商业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和变革……
脑子里少的可怜的金融知识,使得祝彪很轻率的将这些纷纷联系在了一切。于是,一个简单的认识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了:银行好,钱庄、银号不行,本身制度有缺陷。于是,他就下达了那个以柳家做招牌,将军府出实本的命令——成立柳氏银行。
六月飞雪,天大的冤枉啊。
如果听到祝彪的心里话,中国的钱庄和票号是会哭泣的。
以中国本土土生土长起来的晋商票号和浙商钱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金融机构为例说:
票号就是玩票的,钱庄就是玩钱的。这一点上,它们的发展轨迹与欧洲同行是相当一致的。
在欧洲,无论是早期的威尼斯、热那亚,还是后来的荷兰、英国,金融与贸易都是密不可分的连体婴。他们相伴而生,又相互促进,还要相互借力。
欧洲最早的金融机构一样来源于商号,在一笔笔的商业活动中,商业对金融业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大,最终导致的就是专业性的金融服务机构的诞生,金融业也从此与商业贸易分离。中国的票号、钱庄发展也莫过于此,双方的起始皆在同一个点上。
中国的票号业源于山西,而不是经济发达和航运便利的东部沿海,这确实令人觉得奇怪。可要仔细的想来却也合乎情理。
晋商,明清五百年间一直都是中国商帮的顶梁柱,他们走南闯北的魄力和吃苦耐劳的坚韧,以及做汉奸带路党迎来的优势,使得其实力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中国商业版图中脱颖而出。
明末清初时期,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大家,以塞外经商为名,暗中为满清输送军需物资和情报。他们在满清最困难的时候给满清提供粮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鼎鼎有名的汉奸家族。单子满清入主中原后,八家晋商就自然而然的赢得了极优惠的待遇。顺治初年,清廷即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位山西的有功之商召入京城,赐宴便殿,入籍内务府,封为皇商。
有了这八大皇商当先锋,清朝时期晋商的发展就更加的大跨步了。足迹遍天下,很快就在康熙初年发展成为了南北两大贸易体系——粮船帮和骆驼帮。
前者奔波于各省江河口岸,后者远涉万里,足迹直达蒙古恰克图,成为中国茶、丝、布、粮、铁等商品最大的贸易商,也建立起中国最早最为庞大的贸易网络。
与欧洲犹太金融家族崛起的道路不同,晋商的票号汇兑网络脱胎于纵横上万里、从业数十万人的庞大国内国际贸易网络。而犹太人的金融网络则发迹于金钱兑换、存款放贷、票据交易等纯货币业务。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强大的网络辐射能力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和快速便捷优势。当网络优势一旦确立,则后来的竞争对手几乎难以插足。这也是后来浙商的钱庄始终无法在远程汇兑业务领域超越晋商票号的主要原因。
浙商缺乏足够庞大的网络,致使其钱庄规模普遍偏小,最终也难以形成类似欧洲犹太人金融业那样的庞大的金融帝国。
而且由于晋商的贸易网络覆盖面太过庞大,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资金往往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周转一次,于是严重制约了商人生意的扩大发展。同时,远程运送现银时间过长,路途也不安全,因此客观上需要一种便捷的远程资金调动方式,这就是晋商票号起家的核心业务:远程汇兑。
票号的汇兑网络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优势,在此基础之上,原本也有希望发展成为类似于欧洲犹太人金融家在西方所奠定的“金融高速公路体系”的,从而垄断信用与资本流通的大动脉。
然而其总部设立在山西,始终都缺乏着地利优势,没有在国内经济中心江南建立自己的总部,从而就使得决策层远离了最具增长潜力的贸易金融服务的中心,也丧失了主导新兴的商业汇票交易和其他金融市场的机会;再由就是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况,没有土壤和空间去培育战争债券和国家债券的生长壮大,票号仅仅将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固步自封,最终也只能被外国银行和官办银行逐步侵蚀掉其生存根本的汇兑业。
金融市场,尤其是形成国家融资的核心力量——各种国债和各类票据的交易市场,因为中国本土强盛的封建帝王制,而使得票号与钱庄,双双都没能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和转折。
落后就等于死亡。原历史时空中,兴盛一时的山西票号和浙江钱庄纷纷倒闭关门,最终让银行这个外来户占据了中国全部的市场,不能不说是清末中国诸多悲剧中的其一。
可是这些完全是祝彪这个金融门外汉说看不到的地方,他能看到的只是银行的制度确实要比票号、钱庄都来得强,功能比票号、钱庄多。看它既能存钱贷款,也能兑票贴现,还能发行纸币【银票】。完全是兼顾钱庄、票号两者的优点。
封建国度,一切都是以上位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真实历史上的钱庄、票号多么可惜,祝彪下过的决定就不会再有转变了。
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就在河东的土地上开始了。
……
……
九月份,北汉的江湖更热闹了。
因为一个银色铃铛出现在了七修剑派当代掌门人西烟一剑刘严平手中,于是这个介于三流到二流实力间的七修剑派,就旋即灭门了……
银色铃铛在麟州惊鸿一现,于一处树林中留下了好几十具尸体后,再度归于神秘。却又有更多的传言流散出!
一场江湖混乱苗头已现,眼看就要掀起天大风浪了。并且更重要的是,中山、卫国乃至赵国的江湖客都有踪影出现在北汉,而北汉的文殊院,态度一直极为热切。
河东这里依旧风平浪静,穆薛华来封信说他做上剑派内门执事了。原先的执事中如龙宵、蓝瑛全都晋到了内门长老。当初帮过掌剑师兄鲁玉也升到了内门执事,只不过不入十大之列。
“哥,哥,你劝劝娘。又拉着我去见虔婆……”
小脸哭丧着脸,一点也没有了平日的欢乐。若不是年纪真大了,怕还能撒泼打滚的表示不愿意,表示闹腾呢。
“那你让哥咋办?你年龄也二十了呀?”祝彪看着小妹很无奈。
他很疼很疼这个妹妹的,希望她一直都这么快快乐乐的过下去。可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必须的呀。
“我也想要你自己寻一个如意郎君。可是咱们家处境尴尬……选择面实在狭窄。娘她也是着急。”给榻上正下跳棋的两老婆使了个眼色,宋滢竹拉着小妹坐过了去。
“可娘她介绍的那些……实在是……看不上眼嘛!”
撅着小嘴说道一句,然后趴在宋滢竹、单玉屏两个嫂子耳朵边嘀咕嘀咕了起来,宋、单两女不多时就笑出了声来。
“真的,不骗你们。”中间还夹着小妹娇嗲的抱怨。
适才还苦着的一张脸马上变得神采飞熠,祝彪无奈摇头,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这小妹虽然懂事乖巧也伶俐,但有一点不好说,就是有些大大咧咧的,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
这于女孩子眼可不是很好的一个性格!
也因为此祝彪早早定下了一个择妹婿的‘标准’:一、人老实本分,太多的花花肠子不成;二、家世平平,否则小妹嫁过去,规矩不说,暖床丫鬟,日后的小妾什么的也不说,就是头上爹娘叔伯、平辈的兄弟姐妹,一大班子都有够这没心没肺的丫头烦的;三、重情重义,或游于江湖。祝家与朝廷终究会走到哪一步,谁都没一个准。不使将来为难,就最好如此。
可是如此样的‘妹婿’哪里有呢?
祝彪内心里曾想过穆薛华,但……这个就不说了。随后就再没有央的中的人了。
祝母几次就这个问题相问,祝彪都不发表意见,就是因为他真的想不出人来。而祝母自身曾经也隐隐透过一丝柳家表弟的意思,亲上加亲嘛!可是到一年多前她自己就不再说了,丫头武功有成,演武练功中经常打的志远、志鸣都抱头而窜,最后是见了她就躲。
事实上祝彪心里还有个无法说出来的人选——窦兵。
这是他绝对的亲信心腹,武功也很好,若娶了小妹,丁然是会把小妹敬到天上去的,且无父无母无亲族,小妹嫁去了也没的人拘束。
但是两人就不来电。窦兵那家伙老实受礼的很,不敢对小妹有半分的非分之想。而等到自己成婚之后,他跟周云飞就寻到目标一样,两眼全陷在了诺兰、舒兰身上。也不知道俩人是不是之前分好的,一人配一个。
祝彪就更无法说出口了。
当然,随着祝彪自身势力增强,门第抬高,窦兵身为仆役,配了自己大小姐,也将是一件举国大笑事。舆论能压死人,祝彪也心有顾忌,那点心思也就越来越淡了。
“大帅,梁先生有事求见!”
“让他小厅稍后。我更衣便去。”
梁谨?他好像也没成婚的,年纪么……
=============分割线========================
“银行?”。
“储钱给利息?…”
“贷款?抵押?”。
河东地界,柳氏银行的出现就好比一个天大的八卦落在一群正闲的蛋疼的无聊人士头上一样,瞬间在整个境内都轰动了。
综合了钱庄、银号两行当的职能,多出了贷款、抵押等多种创新,差不多复制了前世银行所有常见职能的柳氏银行,一当露面就震惊了整个河东的官场和商场。
历朝历代都会重手打压民间的私放高利贷行业,但效果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而银行这玩意,别的都说不上来,可在打压高利贷方面却作用显著的。
它的利息实在太低了,年息只有五厘,低于高利贷十倍也不止。
进入到九月中下旬,银行成立以来别的先不管说,这一点上值得表扬。
当然,社会的黑暗面不是如此容易就会被消除的,不然万年以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卖儿卖女,投身为仆的人了。
可至少相对普遍性言,柳氏银行的出现,对于河东高利贷行业的打击近乎是灭顶性的。谁会放着明显有‘官府’背景的银行低息贷款不要,而去再借高利贷?嫌自己的债台不够高是怎么着?
而且随着柳氏银行的成立,第一项抛出的业务竟然是价值五百万两的河东军债券,更是让无数人都惊掉了眼睛!
这是祝彪向天下百姓借贷了吗?!万古何曾有这等奇葩之事?
郡城城南如意坊。
距离坊门不远的一片宅子,柳家自从入河东之后,柳正卿全家人就都住进了这里。
宅院是翻修过的,这里原先是一豪商的府邸。战乱起后,豪商挪去内地了。宅院一直空置,只留十余下人在。柳家买得手后,那豪商也算去了一累赘。
墙瓦门槛都是新的,但装修装饰却不见一点奢华富丽,跟当初柳家在庆襄城里的老宅子相比都有一些差劲。
只是,眼下身份不一样了,柳家在河东都相当于外戚,太招人眼,这时候还是朴实一点的好!
书房内,柳正卿正跟长子柳志文商议着事情。作为银行的掌门人父子俩现在压力山大。
柳家与祝彪如今已经完全捆绑在了一块,就是柳正琦、柳正初依旧为官,柳家也已经被看入了祝彪的势力范围。所以祝彪要求的事情,那就是柳家必须完成的。虽然很困难!
有着六百万银元本钱的柳家银行,现在入不敷出。每天存入的款项和每天支出贷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到现在一个月还没有,六百万银元的本钱已经只剩下三百二十来万了。
各县的分行一经开业大吉,天天就都会有一批借贷、抵押的人找上门去。
这些吃螃蟹的人,自然不可能是柳家找来的托,而是注意到了有便宜可占。天下的聪明人不是没有,一些人的眼光亮着呢!
银行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生意做得越大的商贾越能想象得到!它的诞生,那是在整个河东地界都铺开了一张金银大网。
所以,在百姓们不敢将余钱存进银行的时候,一些商家却从银行中得到了自己生意所用的最急需物——资金,一些穷苦百姓也从银行里贷来可以让自己一家重新开始或从高利贷中解套的钱财。
前者还不算多大,上万两的单子很少见。后者更是密密麻麻的小数额,几两银子、十几块银元的居多。可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一个月不到资本储蓄就下降了一半,柳正卿父子如何不感觉急。
六百万块银元啊,一个卖了整个柳家也抵不上十分之一的天文数字。就这么一个月不到的缩水成了三百二十万,就算他大外甥有造币厂来补给,钱也不够这么花的了。
柳正卿知道如此的高速度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可他就怕河东,就怕他外甥祝彪没那个资金支撑到最后……那样,河东军就要元气大伤了。
所以随着银行储蓄金额的逐步下降,柳正卿内心的压力就逐步升高,到现在时候,都已经足不出户了。只时时刻刻盯着银行传来的每一个消息,家中的账房先生也跟着受累,没日没夜的在那拨着算盘珠子,计算、核对一个又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