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371章历史性的一刻
------------------------------------------------------------------------------------
漫长的十五分钟等待,下半场的比赛,终于缓缓的揭开。
如果说上半场拜仁最积极的球员,是他们的老队长洛尔塔*马特乌斯的话,那么下半场,最能“抢”转播镜头的,或许就应该是当年国米国米三驾马车中的另一位——尤尔根*克林斯曼。
下半场第1分钟,上半场表现平平的“金色轰炸机”,就完成了他的下半场第一脚射门——点球点附近一计角度刁钻的头球,极大了考验了托尔多的反应与腾空能力。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托尔多,拨动右手手指,勉励的将球蹭出了底线......
第6分钟,克林斯曼禁区前与巴雷西的争抢中,获得了一个任意球.......
第9分钟,同样在克林斯曼的紧逼下,托尔多匆忙中,不得不将科斯塔库塔的回传球踢出边线......
“看来下半场,克林斯曼也拼了啊!”德国电视台的评论员不无感慨的评论道。
看台上的朱球听不到德国解说员有关克林斯曼的评论,不过他比德国人想到的,似乎更多。
拜仁难得把当年的德国“三驾马车”凑齐了两位,而此时的米兰阵中,却只有了奥维马斯一位荷兰人(租借到阿贾克斯的戴维斯不算)。
在朱球眼里,当年的荷兰三剑客与德国三马车,其内部的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德国人很讲究“团结”,但“三驾马车”内,马特乌斯与克林斯曼之间,互相并不服气,他们的矛盾众人皆知;而荷兰呢,尽管历来就有着“内耗”严重的传统,但不同肤色的三位“剑客”之间,从他们的荷甲时代便惺惺相惜,在种族与肤色歧视严重的橙衣军团内,他们之间的关系,反倒是越来越密切。
不过,即便是被说成不服气马特乌斯上半场的神勇表现,然而下半场呈现在球迷面前的克林斯曼,是真真正正的“拼”了,虽然效果没有马特乌斯一上来的那么明显,但却的确表现的比前者还要积极,还要“亡命”。
看台上的朱球,静静的关注下半场开场时的微妙变化,他知道上半场“金色轰炸机”表现平平的最大原因,便是这位德国国家队头号前锋有伤在身。或许是伤病影响了竞技水平的发挥,或许是克林斯曼不希望在欧洲杯即将开始前,遭遇更为严重的伤病。
德国人就是这点最让人尊敬,尽管克林斯曼明知道马特乌斯是不需要参加欧洲杯的(马特乌斯已经被德国国家队主教练福格茨明确的拒之门外),在一些人眼里不必将自己的表现与“马特乌斯”一个标准,但似乎很多的德国球员,在这种情况下,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比“参照物”做得更好。
这就是德国足球的精神!
充满了“德国式”精神的克林斯曼,此时已经不再考虑自己能不能参加一个多月的欧洲杯了,上半场只做到了兢兢业业的他,在下半场,则彻底的把他潜意识里的那种“保留”想法,给彻底扔掉了!
......
克林斯曼开始“拼”了,但让朱球微微有些诧异的是,他找谁“拼命”不好,偏偏找上了米兰后防线上最稳健的老队长巴雷西。
“茜茜,你说克林斯曼怎么总是跟巴雷西过不去啊?他又不是速度型的前锋,如果我是他,情愿选择好对付的比利(科斯塔库塔)那边啊!”
“嗯,你也看出来了?”茜茜轻声答道,眼睛却在目不转睛的盯着球场上的较量。
朱球心想,这还用问吗,就克林斯曼的那一头金发,那与众不同的奔跑方式,隔得再远点也分辨得出啊(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由于球场与看台之间隔着田径跑道,所以最远端看台上的观众,局部的视野并不太理想)。是谁都看得出来,在可以选择的进攻机会,他总是往巴雷西的防守区域那边钻,而巴雷西也似乎针锋相对的开始重点“照顾”起了对方,两人算是彻底顶上了。想了想,觉得茜茜随意的一句话,似乎都透露着玄机。
“茜茜,你说克林斯曼是不是很熟悉巴雷西队长啊?”朱球问道。
“嗯,那是当然.......噢,你听说过克林斯曼初到意甲时,在被巴雷西撞伤眉骨后,说的那句‘经典’台词吗?”
“噢?很经典的那种?”
朱球的茫然无知倒也在茜茜的意料之中,茜茜的印象里,以前的花花公子就是一整“球盲”。看到比赛进入死球状态,她也不失时机的把关注的目光转了过来,平缓的说出了克林斯曼的那句“经典”台词:
“我倒了,巴雷西也别想站着!”
我倒了,巴雷西也别想站着!这话听起来忒牛了吧,这是克林斯曼能说出的话吗?朱球这下子可是被雷得不轻:
“呃,这个啊,听你这么说,好像两人的个人恩怨不轻。”
“是这样的,曾经在意甲赛场上,巴雷西用头撞破了克林斯曼的眉骨,而克林斯曼在下一次交手时,却撞断了巴雷西的肩胛骨......”茜茜的描述,请起来有点血腥,但她随即却话锋一转,“不过,这场比赛,他们两人的表现,都不会为了个人恩怨而战.......”
茜茜耐心“教导”着朱球的同时,球场之上,下半场的较量的紧张激烈程度,正丝毫不见的持续着。
皮球再次传递到拜仁的前场——中场巴斯勒一计精准的直长传,皮球恰到好处的落到了克林斯曼的脚下,而后者,在可以选择前进路线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再次选择了奔向巴雷西防守区域。
拿球不是克林斯曼的专长,不需要向前带几步,就有机会形成单刀的皮球,这一回似乎不太听话——克林斯曼向前趟出的一步有点大,这给了侧后方赶来封堵位置的巴雷西机会。
五米!
三米!
克林斯曼和巴雷西的速度都不快,在皮球距离巴雷西还有三米左右距离时,这位米兰的老队长,终于亮出了最后的“杀招”!
一计犀利的滑铲,身体贴着草皮疾速而去——人过球不过,动作干净利落,不留给进攻的对手任何机会!
这是巴雷西并不常使用的“绝技”之一——毕竟再优秀的防守球员,也有动作走形或是判断失误的时候,一旦那样的“几率”出现,则意味着直接被对方突破最后一道防守,或是尴尬的交给对方一粒点球。
然而,这样的“绝技”一旦成功,也必将对对手的精神与意志,造成严重的打击。94年美国世界杯上,打着封闭出场的巴雷西,就是用这样的“绝技”,打击的此前一直嚣张得不可一世的独狼罗马里奥,彻底的没了脾气。
难道这场比赛,巴雷西也在用这样的方式,瓦解着克林斯曼、瓦解着整部德国战车的战斗意志?
朱球的疑惑,在皮球再次进入死球状态时,由茜茜得以解答:
“弗朗戈(巴雷西)和克林斯曼,都不是那种不分轻重的球员,他们不会真的把个人‘恩怨’带到这样重要的比赛中,这样的想法不过是某些记者的一厢情愿罢了.......球场之上,他们都是那种极聪明的球员,都选择了可以最有效的瓦解对手战斗意志的手段!”
瓦解对手战斗意志,这话说得有理啊!茜茜聪明,朱大老板也不是笨人不是:
“你的意思我明白,对拜仁而言,打败了巴雷西,就形同打败了整个米兰........而对巴雷西而言,只要干掉了最拼命的那个克林斯曼,相信整个拜仁的精神状态上,都不会好受吧!”
“也许他们还可以指望一下马特乌斯.......只是可惜了,两家德国马车如果同时在上半场爆发的话.......”
“呃,不是吧茜茜,你怎么帮着拜仁说话呀?”
“我只是希望,我们即将获得的联盟杯冠军,份量更足一些,那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才会长时间的不被遗忘......”
-------------------------
ps:刚刚章节传错了,已经修改过来,内容没变化过来的朋友,清空一下ie缓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