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8章 扑朔迷离
    四月初二,王朔正在家中闭门打坐,从前院传来了一声呼喊:“少爷回来了!”
    王朔倏地睁开眼睛,喃喃道:“果真是劲儿回来了吗?”
    不一会儿,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外,对王朔喊道:“父亲,我回来了!”正是他的儿子王劲。
    王朔缓缓站起身,淡淡道:“你是怎么出来的?”
    “朝廷赦免了全部盗铸白金三品的,听说还是张大人亲自向朝廷请求的。”王劲一脸兴奋道。
    “哪个张大人?”王朔问道。
    “还能是哪个张大人?自然是御史大夫张汤。听说他还主动承认白金三品是个政策失误,也就是说,盗铸白金三品不是我的错,是朝廷的漏洞。”王劲越说越兴奋。
    王朔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劲竟是以这种方式出狱的。他一脸正色道:“以后再也不要铤而走险了。”
    王劲不以为然:“父亲,您的胆子太小了。如今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您瞧我,倒腾白金三品赚了多少钱?如今,不还是平安无事吗?”
    王朔气得脸色发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最后怒道:“滚!”
    王劲顿感莫名其妙,嘟囔了一句:“老糊涂了吗?”随后跑到自己的前院,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和狐朋狗友聚集在一起。
    当天晚上,当王劲回到家时,家中哭声一片。他懵了,到底出了啥事?
    循着哭声走到父亲的寝室,只听母亲的哭声扑面而来:“老爷,您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想不通呢?”
    父亲死了?王劲赶紧走到屋内,只见父亲王朔躺在床上,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勒痕。他颤抖着问母亲道:“父亲怎么死的?”
    母亲看了他一眼,继续哭道:“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他是被你气得上吊的。”
    王劲哑口无言,呆立当场。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放出来了,父亲为何还要自杀呢?
    同一天,汉武帝任命太子少傅庄青翟为丞相。对于这个任命,群臣都大感意外,最震惊的当属张汤。
    按照惯例,丞相空缺后一般由御史大夫递补。公孙弘如此,李蔡亦是如此,为何到了张汤这里就不行呢?
    早在薛泽还是丞相时,张汤就出任廷尉。薛泽被罢后,御史大夫公孙弘接替丞相之职。同一年,李蔡离开军界,出任主爵都尉。
    两年后,李蔡后来居上,升为御史大夫。对此,张汤颇为不满,也埋下了和李蔡不合的伏笔。仅仅一年后,公孙弘病逝,李蔡拜相,张汤更加不服气。
    如今,好不容易将李蔡扳倒,身为御史大夫的他应该能登顶了吧?结果又冒出了一个庄青翟。论资历,庄青翟当然有资格,因为他早在建元四年就出任御史大夫。
    但是,庄青翟当年能够出任御史大夫是因为窦太皇太后的干预。窦太皇太后驾崩后,庄青翟随即倒台。按理来说,汉武帝对他没有好感,为何时隔十七年后再度起用呢?
    自从出任廷尉以来,张汤为汉武帝做了很多大事,尤其是在处置淮南王、江都王谋反时居功至伟,讨伐匈奴财政吃紧时,又是他出谋划策积聚财源。
    而汉武帝也对张汤回报了极大的信任,一些棘手之事都交给他去办,对他的信任远超李蔡。不仅如此,汉武帝还亲口承诺要将三公主刘望月许配给他的长子张贺。
    按照汉朝惯例,公主只能嫁给列侯。汉武帝既然将刘望月许配给张贺,意味着张贺日后必定要被授予列侯之位,实际上也在暗示张汤必将出任丞相。
    所以,当汉武帝宣布任命庄青翟为丞相时,张汤的脑子里是懵的,一连多日无精打采,心中暗叹君心不可测。对此,汉武帝略有所觉。
    四月初五,大朝之后,汉武帝特意将张汤召到了宣室。拜见已毕,汉武帝淡淡道:“张汤,朕将庄青翟拜为丞相,你是不是心有不甘呢?”
    张汤心中一惊,连忙道:“回陛下,臣不敢。”
    “其实,朕是在保护你。”汉武帝笑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张汤嗫嚅道。
    “你啊,是身在局中自迷而不知。李蔡私自占用阳陵神道空地,朕让你去讯问他,结果呢,你前脚刚离开,李蔡后脚就自杀。如果立马将你任为丞相,天下人会怎么想?会不会猜测是你逼死了李蔡?朕暂时不起用你,是在保护你啊。”
    张汤恍然大悟,哽咽道:“陛下思虑周全,爱护臣子,臣感激涕零。”
    汉武帝摆摆手,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朕觉得有些蹊跷,你没看出来吗?”
    张汤再次尴尬道:“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几天前,王朔忽然自杀,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汉武帝意味深长道。
    王朔自杀,张汤自然知道,但他又怎么可能去注意这件事呢?如今,汉武帝主动提起,倒让他有些心惊胆战,难道皇上看出了什么?
    事情变化太快,张汤根本反应不过来,只得谢罪道:“臣一时疏忽,没有注意到此事,还请陛下责罚。”
    汉武帝笑了:“名利之心,人之常情。”继而道:“其实,朕一直有些想不通李蔡为何会做出如此蠢事。王朔的自杀,让朕确信,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这件事,你要多留意下,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搞小动作。”
    张汤再次心惊肉跳,连忙道:“陛下洞幽烛微,臣深为佩服。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弄清此事。”
    “这件事不急在一时,更不可大张旗鼓的调查。”汉武帝郑重道。
    “是,臣明白。”张汤心领神会。
    回府之后,张汤将汉武帝的话又仔细梳理了一遍,从中得出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汉武帝对他的信任依旧,庄青翟不过是个过渡人物,早晚要下台;二是汉武帝对李蔡的死因起了疑心,想要找出背后的黑手。
    两个信息,一个是对他有利的,一个是对他不利的。如何做到既给汉武帝一个满意的答案,又不将自己牵连进去呢?从政以来,张汤还从未面临如此复杂的局面。
    接下来的几天,张汤彻夜苦思对策。苦心积虑之下,他还真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而就在此时,有一个人来找他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