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章 边防大计
    七月初十,在结束了对程不识部的考察后,田蚡折向东南,于三天后抵达了雁门郡郡治善无。
    最近一年来,雁门郡成为匈奴的重点攻击目标,但他们没想到,新任雁门太守郅都竟比程不识还狠,始终无法突破他的防线,更别说抓回唯徐卢等人问罪。
    久而久之,匈奴人放弃了抓回唯徐卢的想法。唯徐卢感念汉朝的保护,招揽了越来越多的匈奴流民,还为汉军提供了不少情报。
    田蚡和郅都并无深交,但他知道郅都因为刘荣一事得罪了窦太后,被免去了中尉一职,只能在这塞外黄沙中讨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田蚡觉得可以将郅都发展成盟友,故而甫一见面就热情洋溢,说道:“我从云中而来,一路上,听到的都是赞扬太守之声。人人都说,自从太守到了雁门,匈奴人就再也难以踏入雁门一步,比当年的李将军还要让人安心。”
    郅都替汉景帝背锅贬往雁门,为了避免被窦太后发现,从不敢上报自己的战绩,故而朝廷对他的功劳一无所知。陡然之间听到田蚡的肯定,不由得感激涕零:“能得到田大夫的认可,我宁愿再为大汉守十年边疆。”
    田蚡凑近道:“皇上特意让我来看看你,让你不要气馁,一有机会,就会让你回到长安。”
    郅都感慨道:“陛下的知遇之恩,臣永生难忘。能够在边疆抵御匈奴,臣毫无怨言!”
    “好。郅太守能屈能伸,日后成就不可限量,我大汉又多了一员名将矣。”
    接下来的几天,郅都详细介绍了自己这些年来在雁门采取的措施,他不仅是被动的防守,还在塞外建立了多个堡垒,既能随时掌握匈奴的动态,也能有效的延伸防线。
    郅都信誓旦旦道:“假以时日,我必能将匈奴人彻底赶到颓当城以北,不仅雁门和代郡固若金汤,还能为百姓增加上万亩耕地。”
    田蚡虽不懂军旅之事,但郅都的成绩是实打实的,不禁深为佩服他的进取精神。考察完边防后,田蚡又在郅都的陪同下查看了唯徐卢等归降匈奴人的情况。
    自从定居平邑后,军臣单于屡次想要将唯徐卢抓回王庭正法,全被郅都化解。看到田蚡后,唯徐卢极力诉说郅都对自己的照顾,对郅都的佩服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三个月的考察后,田蚡于八月底回到了长安,第一事件就是向汉景帝汇报情况。
    “这三个月,辛苦你了,可有什么感想?”汉景帝和颜悦色道。
    “回陛下,不到边疆,不知将士的辛苦。相比为国守边的将士们,臣之微劳不足挂齿,他们才是我汉朝真正的勇士。”
    “好,说得好!说得朕都想去看看了。”汉景帝高兴道。
    “人人都说我大汉北疆最出色的两位将军是李广和程不识,以臣看来,还有一人不比他们差,甚至更有进取精神。”
    “你说的是谁?”汉景帝很感兴趣。
    “他就是郅都。郅都不仅多次击败了匈奴的进攻,还在塞外设置堡垒,有效的将防线外移,假以时日,必能为我大汉开疆拓土。”
    “真的吗?太好了!朕怎么从未听他上报过?”
    田蚡犹豫了一下,说道:“郅都不敢说。”
    汉景帝心下有些明白了,叹息道:“唉,都是朕的错。希望他能明白朕的苦心。”
    “臣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他很感动,还让臣带话给陛下,能在边疆效力,他毫无怨言。”
    “嗯,你做得对。还有,那个唯徐卢怎么样了?”
    “匈奴人屡次想要将唯徐卢抓回王庭受审,都被郅都击溃。现在,唯徐卢对汉朝感恩戴德,还召集了不少匈奴流民,彰显了我汉朝的大德。”
    汉景帝感慨道:“之前,朕还担心唯徐卢的归降是权宜之计。如今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真心相待,哪里还有华夷之别?都是我汉朝子民!解决匈奴问题,其实也不一定要通过打仗嘛。为王者,以德化之,天下归心。”
    “陛下圣明。不战而胜,方为用兵之上计。”
    汉景帝想了想:“你先回去歇歇。过几天,朕想召集丞相他们开个会,到时你也参加下。”
    “是,陛下。”田蚡躬身退下。
    九月初一,朝会之后,汉景帝将丞相周亚夫、御史大夫刘舍、魏其侯窦婴和田蚡留了下来,召集到宣室。
    坐定之后,汉景帝开口道:“几个月前,朕将田蚡派到北方,巡视了边防情况。田蚡,说说你的见闻吧。”
    田蚡躬身道:“是,陛下。”随后将自己这几个月的见闻又说了一遍。
    汉景帝道:“田蚡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关于匈奴,历来是我汉朝最为棘手的事情,之前一直是和亲,面对骚扰只能被动抵御。以朕看来,郅都的做法很不错,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怀柔之策。朕以为,相比武力,怀柔之策或许代价更低,也能彰显王道。”
    周亚夫没有说话,刘舍和窦婴见周亚夫没有开口,也都保持沉默。
    汉景帝继续道:“所以,朕想将唯徐卢等六人封为列侯,以激励更多匈奴人归降。你们以为如何?”
    周亚夫终于说话了:“臣以为,此举甚为不妥。”
    “哦,丞相的意思是?”汉景帝有些不悦道。
    “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匈奴人穷极归降,真的会忠于我汉朝吗?高皇帝曾经说过‘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如今,唯徐卢等人有何功劳?他们背叛自己的国家,如果将其封为列侯,何以勉励我大汉的臣子。”周亚夫义正辞严道。
    “丞相是不想和曾经的手下败将同殿为臣吧?”汉景帝怼道。
    “臣不敢。臣只是就事论事,以国家社稷利益为重,不敢有个人恩怨。”
    “你们呢?”汉景帝看向窦婴和刘舍。
    窦婴躬身道:“臣赞同陛下的看法。兵者凶器,如若不用兵,就能分化瓦解敌人,何必劳民伤财呢?丞相军人出身,习惯了以暴制暴。其实,有些事情,可以采取攻心之术。”
    刘舍看出汉景帝对周亚夫不满,而窦婴也支持皇上,赶紧道:“王道之治,乃国家长久之利,臣觉得可行。”
    “你呢?既然来了,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汉景帝看向田蚡。
    田蚡没想到汉景帝会问自己,慌乱之下答道:“臣不懂军国之事,不敢妄言,听凭陛下定夺。”
    汉景帝似乎对田蚡的态度很不满,哼了一声:“你们都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