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的表情里有着一丝尴尬,而此时文庄王也来到了这议事堂里。
于是几人一起看向文庄躬身行礼说道:“我王。”
文庄王像往常一样,坐于他的王座之上。
“臣启我王,臣有话要说。”文庄王接着说道。在将此话说出口之后,文秉智才意识到文庄王还并未提到什么事情的。
“嗯,监国宰执请说。”文庄王只是顺势说着。
“这个……”文秉智发现他也不好直接就说出关于恭贺的事情,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说,总不能说出是他还没想好之类的话语,于是文秉智说道:“臣启我王,臣以为应该恢复宋哲的吏首身份。”
在听文秉智如此说后,宋哲就很感激的看向了文秉智,他认为文秉智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能在这个时候还会想到要首先帮着他恢复吏首身份,而与此同时,宋哲也决定了,在这之后一定要帮着文秉智来劝说文庄王,毕竟文秉智已经表现出了他的诚意。
“看来这是监国宰执的想法……澹台宰执,不知你的想法又会是怎样的?”
澹台商说道:“我王,臣察觉出地契之事可能与我宰执府的人有关,还请我王做出责罚。”
“澹台宰执已经找到实证了?”文庄王问道。
“我王,臣没有什么实证,这只是臣的推测。”
“澹台宰执也是忠心为国而谋,本王知道了。”
澹台商想着:我王到底是知道什么了?是知道我忠心为国而谋?还是知道这地契之事到底由谁而谋了?
澹台商又听文庄王说道:“澹台宰执,你认为是出于谁的谋划?既然与你宰执府有关,就总有谋划之人。”
“臣……臣可否单独与我王说此事?”澹台商流露出了一丝难为的表情。
“宰执大人又何必再隐瞒?这幕后之人无非就是你府内的澹台至而已。”宋哲终于能够说出他的真实想法了。
虽然宋哲是如此说的,但澹台商只是站于那里,没有做出任何的评价。
“澹台宰执,你的看法是什么?”文庄王再次问着澹台商。
“我王,臣只是推测,臣没有实证。”澹台商做出着回复。
“但本王手里掌握有实证,这也是王城府的人调查到的。”
澹台商之后就跪在了地上,“臣请我王做出责罚。”
文庄王否定道:“这与澹台宰执无关,你让本王又如何去做出一些责罚?”
“我王,臣想知道到底会与谁有关?还请我王能够告知于臣。”
文庄王沉默了片刻,“与你府内的掌事之人有关。”
“什么?我王是说什么?”
“难道宰执大人没有听清楚,是与你府内的掌事之人有关。”宋哲对澹台商说道,但宋哲认为澹台至才是幕后谋划之人,又怎么可能只是宰执府的掌事之人所单独谋划?
这同样与澹台商的想法不一样,他有些惊讶的看着文庄王,一时之间说不出任何话来。
“当然不会如此简单了。”文庄王又说了这么一句,“真正的幕后之人就是宰执府的澹台谋,王城府的人已经掌握了实证。”
“我王英明。”宋哲说道,而这样的结果是在宋哲的预料之外的,因为他之前在分析的时候就已经否定了这种可能。
“臣知罪。”澹台商说道。
“澹台宰执,此事与你无关,本王也知道你事先根本就不知道会如此。澹台宰执请起来说话。”文庄王不打算对澹台商做出什么责罚。
“但臣依然有罪,还请我王责罚。”澹台商不肯起身。
“对于澹台谋来说,等他回到本国之时,就让他来王宫见本王,到时本王自会做出应有的责罚。澹台宰执请起来说话。”
“是,臣多谢我王。”澹台商慢慢的起身,但他总觉得自己也是应该受到责罚的,不过澹台商也决定这就让澹台谋回到本国。
宋哲趁势说着:“我王,既然此事已经证明与臣无关,那臣是否可以再次成为这一国的吏首?”
宋哲认为文庄王是会同意的,而且文庄王也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文庄王没有直接对宋哲说出他的决定,文庄王看向澹台宬说道:“澹台宬,本王想知道你对于此事的看法。”
澹台宬躬身说道:“臣启我王,臣以为应该恢复宋大人的吏首身份。此事错不在于宋大人。”
文庄王又看向他面前的澹台商问道:“澹台宰执,你以为如何?”
“臣不反对。”澹台商的回复很简单。
“既如此,本王就让宋哲再次担任这一国的吏首之职。”文庄王宣布道。
“臣多谢我王。”宋哲赶紧跪了下来。
“宋吏首请起身。”文庄王也对宋哲如此说着。
宋哲此时会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于是宋哲也慢慢的站了起来,但是他看到文庄王并没有什么变化,好像自从文庄王来到这议事堂里后,文庄王就只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宋哲思索着:难道说我王是有什么心事?这下本吏首就有些难以做事了,我王同意恢复本吏首的身份了,按理说本吏首也不好对我王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但刚好在这之前我又是答应了文秉智的,本吏首要帮着他劝说于我王……可这样一来,事情就难办了,这是两难的境地啊,怎么会演变为这样的一种局势?这也算是一切都在本吏首的掌控之中?这是本吏首的失算啊……身为这一国的吏首,应该是要提前想到这种情形的,其实只要仔细的想一想,肯定是可以预测到这种情形的,是本吏首的失误,刚才只是思考着该如何再次成为这吏首,反而是忽略了这之后的情形,也应该是本吏首谋略上的失算了……
“在你们几位国政大臣来到这议事堂之前,你们应该是都知道本王的想法了,本王现在想知道你们的看法是怎样的,你们是否同意让别的诸侯王来我国恭贺?”之后文庄王就直接对面前的几位国政大臣提出了这个问题。
没有人率先做出回答,宋哲还再思考着他应该如何处理此事。他不能违背与文秉智说好的做法,同时他又难以直接去劝说文庄王改变想法。于是宋哲的选择就是在心里默念着:我王啊,还是先不要问我的想法了,可不能先问我的想法啊。如此一来,我的处境就会变得很不利了,最好还是先问澹台宬的看法,或许这样的做法就会帮着我直接解决问题了。澹台宬啊,你一定要劝说我王改变想法才可以,不能同意让别的诸侯王来我国恭贺,可绝对不能同意这样的做法啊,我会非常感谢你的。
“澹台宬,本王首先想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文庄王看向澹台宬问道,“或许你也可以成为这一国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