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章
    澹台宬与澹台商都在做出着具体的思考,而当马车停在了礼仪汇台外面之后,宋哲就率先走下了马车,当他看到澹台宬与澹台商也走下了马车时,他就走了过去。
    澹台商自然也是看到了宋哲,他对走过来的宋哲说道:“宋吏首,还是去礼仪汇台里面说为好。”
    宋哲原本是打算开口提问的,但是在听澹台商如此说后,宋哲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在看到澹台商与澹台宬走进礼仪汇台后,宋哲就跟着两人去到了礼仪汇台。
    这时监国宰执还没有来到礼仪汇台的,于是几人就随意的坐在了几张桌案旁。
    礼仪汇台内的官吏都站在一旁等候着,他们自然知道今天有重要的事情。
    不过礼仪汇台的掌事官吏还是走了过来,他躬身行礼,然后说道:“不知宰执大人,吏首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也没什么,若有事自会吩咐于你们。”宋哲冷静的说着,并且示意掌事官吏站在一旁即可。
    “是,吏首大人,属下谨遵吩咐。”掌事官吏说道,同时他也看向了坐于澹台商旁边的澹台宬,虽说他之前没有见过澹台宬,但他知道澹台宬的具体身份。
    “不知宰执大人可有想好具体的应对之策?”宋哲认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这里是我王的诸侯国,文秉智只不过是监国宰执而已。”澹台商镇静的说着,“如若文秉智想要做些什么,也不会那么的容易。”
    “宰执大人说的是……”宋哲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旁边的官吏不用站在这里了。
    而在这之后,宋哲才对澹台商与澹台宬说道:“绝不能让监国宰执当面斥责于是我王,文秉智真敢这么做,本吏首就会当面斥责于他,朝廷的颜面是重要,但我王的颜面同样也重要。”
    “如此来看,就让文秉智当着我王的面提出此事即可,但也只是简单的提到即可,不能让他多说什么。”澹台商认为这样做是合理的,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文秉智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了。
    宋哲是想知道澹台宬对于此事的看法,所以他就看向澹台宬问道:“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应对?”
    澹台宬只是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只要能让文秉智按照两位大人所吩咐的去做就行。”
    “可文秉智是否真的会做出一些妥协?”宋哲是有疑虑的,而这才是宋哲最为关心的一点,“难道文秉智会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他为何会轻易答应?宰执大人,是否需要让甲兵之士来这礼仪汇台?”
    “不可胁迫监国宰执,这对我国来说也将是不利的。如若要走出这一步,我们几人还需要坐在这里讨论应对之策?”澹台商长袍一挥,然后做出了否定。
    宋哲也明白不可如此行事,这也不是较好的策略,于是宋哲也没多说什么,但他知道刚才澹台商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就如宰执大人刚才所说,这里是我王的诸侯国,岂能让监国宰执做出斥责我王之事?也不知我王的想法会是什么?”
    澹台宬此时说道:“我们还不了解文秉智此人,或许等文秉智来到这礼仪汇台之后,我们可以直接与他商谈此事,一定要商议出一个合理的结果,否则今天也不用去议事堂了……可以先让文秉智住在这礼仪汇台内,至于说我王何时会接见文秉智……”
    “我国最近的国政之事比较多,我王还难以在议事堂内接见监国宰执的,等监国宰执想明白之后,我王自会接见于他。”宋哲觉得澹台宬的办法是可行的,于是他就接着澹台宬的话语说出了这些。
    澹台商也没有表示反对,他只是建议道:“要掌控好做事的时机,不能让文秉智觉得是我们怠慢于他,从而说我国无视于朝廷,这样的罪名是我国可承担不起的。”
    “宰执大人说的是,但至少我们可以争取几个时辰来思考此事。”宋哲认为这几个时辰就会非常重要了。
    不过澹台宬在想了想之后说道:“文秉智会这么做,也是在于顾忌太皇太后,如若他不做出斥责之事,说不定将来就会受到太皇太后的责罚,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今的皇帝也是想争取更多的权利,这会与太皇太后的做法不一致。我国帮着皇帝做事,自然会让太皇太后做出斥责之事,也就是借助于之前的年号之事来进行斥责。”
    “所以只能拉拢于监国宰执了?让文秉智上报朝廷说已经斥责过我王了?”宋哲看向澹台宬问道。
    “随同监国宰执来到我国的人里面,肯定会有太皇太后派来的人……吏首大人,这不是文秉智自己愿意禀报于朝廷就可以做到的。太皇太后也应该早就想到这一点了。”澹台宬针对于这一点做出了否定。
    “既是如此,那我们刚才所说的就难以执行,文秉智身边有太皇太后派来的人,我们又如何能够直接与文秉智谈到此事?就算文秉智不想做出斥责我王的事情,可他也不可能真的这么做。”宋哲此时则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会觉得此事变得很困难了,同时宋哲也判断出,想让文庄王免于这次的斥责,也几乎是难以做到的。
    澹台商的表情变得肃然了许多,他也认为此事难以做到,但是作为一国的宰执来说,他又不能让文庄王丢失了颜面。澹台商会觉得自己已经处于两难的境地之中,而且之后不久监国宰执文秉智就会来到这里,他还是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才行。
    看到澹台商与宋哲都在思考着,而他们也显然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于是澹台宬说道:“我认为还是有一个办法的。”
    在听到澹台宬如此说后,澹台商就立刻问道:“宬儿,你的办法会是什么?”
    宋哲同样也在关注澹台宬会说出什么样的办法来。
    澹台宬看向两人说道:“宰执大人,吏首大人,其实这件事也并不难,更不是说难以得到解决。”
    “看来你是想到什么具体的对策了?”宋哲又赶紧问道。
    “我认为只有一个办法的,那就是让我王来到这礼仪汇台,然后让我王一人亲自接见监国宰执,这也属于是我国对监国宰执的一种重视,就算是监国宰执真的做出了斥责我王之事,又有哪位臣子会知道?但是有一点,监国宰执身边的人会知道,那也是太皇太后派来的人会知道,但也仅此而已。在这之后,我王会在议事堂里当着文官们的面接见监国宰执。”澹台宬叙述着他想到的办法,也就是说文庄王依然是要受到斥责的,但不会有旁人看见,也很难有外人知道。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只要太皇太后知道即可。
    “可以说这是一个合适的办法,而真实的一面只有我王自己才知道了,我们这些臣子将无从得知,也是不能知的。”其实宋哲是同意了澹台宬提出的这个办法。
    澹台商也觉得此法是可行的,对于这一件事,只要太皇太后知道了就行,别人是不用知道具体详情的,但澹台商也觉得可能文庄王自己并不愿意这么做,如若是文庄王自己提出了拒绝,那么此事也就很难去处置了。
    宋哲说道:“也不知道我王的想法是什么?不知我王是否会同意这么做?我王此时应该还没去到议事堂的,如若我王能够直接来这礼仪汇台就好了。要不然本吏首现在去与我王说此事?说不定还能让我王改变想法的。”
    澹台商说道:“若能如此,自是很好,不过我王一定就会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