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军队还顾不上偷袭大唐军队,开战仅一天,他们的伤亡居然超过过了八千人,这对他们的士兵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如果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照这样打下去,二十万人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这个战果也令泉男建非常沮丧,他下达命令,趁大唐军队停止进攻的机会,抓紧时间搭架子、上门板。为了免遭大唐军队的打击,高句丽军队不敢举火,所有的事都摸着黑干,而且特别注意,尽量减小动静,避免被大唐军队发现。
那么多人搭架子,再注意也难免搞出动静,大唐军队离城很近,站在楼车之上,不但能听到城上的动静,还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城上的人影。有些士兵手痒,向城头发射石块,在搭架子的高句丽士兵中引起一阵阵骚动。天黑看不清战果,但高句丽士兵的惊呼声表明,战果肯定有,于是不用上官下令,锐卒师的士兵纷纷上阵,摸着黑打击高句丽士兵。一直玩到子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行动,刘明命令停止行动,锐卒师所有人立刻睡觉,这场游戏才算结束。虽说是摸着黑玩的,这场游戏还是给高句丽军队造成了三百多人的伤亡。
不管怎么说,经过大半宿的忙碌,高句丽军队总算是如愿以偿地把架子搭好了。架子的结构很简单,从侧面看是个三角形,在前面的木框上钉了两层门板。大唐军队发射的石块有可能砸碎一层门板,砸穿两层门板的可能性很小,这样的架子防御能力应该足够强了。相邻的两块门板之间留有一巴掌宽的缝隙,守军士兵可以透过缝隙向外射箭,或者用长枪向外穿刺。每个架子的长度为一丈左右,相邻的两个架子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如果唐军士兵攀上城头,守军士兵可以从架子后面冲到前面去厮杀。
不得不说,信诚设计的这种架子对抵御弩车发射的飞蝗箭和石头效果非常好,只可惜,信诚不知道,弩车还配有火箭。天亮后,唐军士兵发现城墙上多出一排木板墙,立刻向上官报告。刘明早就预料到高句丽军队可能会用木头搭制防御设施,当即传令,用火箭发动攻击。
一声炮响,一支支火箭飞向城头,箭头穿透门板,牢牢地钉在架子上,火油包撞击门板,粘糊糊的火油四散溅开,火势迅速扩大。
高句丽士兵没想到大唐军队会来这么一手,情急之下从架子后面跑到前面去灭火。城墙上没有水,他们只能用手头找得到的东西扑打火苗,有人实在找不到工具,只好脱自己的衣服。不扑打还差点事,他们一扑打,把火油扑得到处都是,火势蔓延得更厉害了。
看到很多高句丽士兵跑出来灭火,锐卒师换上飞蝗箭,对救火的高句丽士兵痛下杀手,高句丽士兵吓得赶紧退回架子后面。就这样,只要高句丽士兵跑出来灭火,锐卒师就发射飞蝗箭,没人出来灭火,就冲着尚未起火的架子发射火箭。高句丽士兵灭火就会被大量杀伤,不灭火就只能看着架子被焚毁,进退维谷,窘迫万分。
信诚一大早就就到城墙上,藏在城门楼里观察他的杰作能不能起作用,看到这种情景,他的心变得拔凉拔凉的。灭火也避免不了这些架子被焚毁,信诚下令放弃灭火,仍像前天一样抵抗大唐军队的进攻,争取时间,天黑后另想办法。
信诚有什么新办法?他还真有,他传令,把尚未用完的门板全部泡在水里,继续征集门板,同时征集棉被,不超过三口人的家庭出一条,超过三口人的家庭出两条。
高句丽军队只好继续采用前一天用过的办法死扛,不过这一天的处境比前一天更惨,守城士兵前面遭受飞蝗箭和石头的打击,后面还被火烤。一天下来,高句丽军队又伤亡了近八千人。
终于坚持到了天黑,大唐军队停止了进攻,信诚总算是松了口气,下令继续做架子。经过了一次实践,高句丽军队做架子的手艺大有提高,进度明显加快,只用了半个晚上就全部完工。新做的架子所用的门板都是泡过水的,由于时间太短,只浸湿了很浅的一层,高句丽军队在架子的正面披上一层浸过水的棉被,以增强防火能力。
披湿棉被这一招还挺管用,不光大大提高了架子的防火能力,对防冲击也有好处。大唐军队还是先用火箭攻击,结果发现一点作用都不起,就改用石头攻击。石头被棉被缓冲了一下,对门板的打击力度有所下降,打碎架子的难度提高了。打了一阵子,战果不大,刘明下令停止进攻。
不用走近看,刘明也知道高句丽人采用了什么防火的办法。水和火互相克制,谁能最终取胜,就看谁的势力大。刘明命令部队砍伐大量干松枝,把松枝编成球,堆到城下。
做好准备之后,进攻再次开始。攻城士兵在云梯最高的一级上搭上两条绳子,用来向城头运输松枝球。一个士兵爬到云梯顶上,并不露头,躲在城垛后面,让高句丽人看不见。为了安全,云梯上的士兵用绳子把自己拦腰绑在云梯上,把运上来的松枝球解下,用火把点着,扔到城墙上。
躲在架子后面的高句丽士兵发现大唐士兵改变了打法,往城墙上扔着火的松枝球,赶紧冲出来,捡起松枝球往城下扔,这时锐卒师表态了,他们用飞蝗箭招呼那些敢于露面的高句丽士兵。高句丽士兵很鬼,他们已经发现弩车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比较长,便先派一个人出去吸引锐卒师的火力,弩车发射过后,再派人出去,把松枝球扔到城下。唐军士兵也想出对付的办法,他们等松枝球的火势着大以后再扔进去,稍一耽误,松枝球就会变成火球,高句丽士兵无从下手。没办法把火球扔回城下,高句丽士兵只能改用水浇,为了防止棉被被晒干、吹干,他们事先准备了一些水在城墙上,此时派上了用场。不过用水灭火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桶水波过去,很难把熊熊燃烧的火球完全浇灭,只能令火势减小,如果后续泼水跟不上,火势很快就再次加大。高句丽军队在城墙上准备的水有限,不一会儿就用完了,而木架子前面的火仍在燃烧。
高句丽军队紧急动员起来,向城头送水,大唐军队也动员起来,向城头送松枝球,双方展开了一场放火与灭火的大比赛。这场比赛一直持续到天黑,大唐军队略占上风,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绩,没能有效地破坏木架子,而且一天下来,只杀伤了数百名高句丽士兵。
经过一天的比赛,信诚发现,泼水灭火的办法效率很低,绝大部分水都流到了地上,没起到灭火的作用,反而把城墙上搞和泥泞不堪。他心想:“与其把水泼在地上,不如泼在棉被上。只要棉被是湿的,火再打也烧不着。”于是,信诚又征集了一批棉被,给木架子披上两层棉被,让士兵站在木架子后面,用瓢舀水,从顶上往下浇,保持棉被一直处于湿透状态。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只可惜没派上用场,因为大唐军队改变了战术,不再用火攻。大唐军队又打造了大量云梯,以强攻的姿态往城上冲,迫使高句丽士兵加强反击力度,相应地增加暴露的机会,而锐卒师则用飞蝗箭打击暴露在掩体外的高句丽士兵。高句丽军队的伤亡率又提高了,这一天伤亡了一千多人,而大唐军队的强攻也导致伤亡率大增,一天下来伤亡了一百多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军队没再出什么新招,高句丽军队也没新办法应付大唐军队,战斗一直以这种方式持续着,每天双方的伤亡都差不多。
在攻打平壤城的时候,刘明心里想的并非只是如何攻城,他想得更多。攻城战开始后的第三天,刘明就向李世勣建议:“大帅,攻打平壤城用不着这么多军队,末将想派一支偏师出去,进攻平壤城周围的城池,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确保我后勤运输线的安全,另一个是取得敌方的粮食,就近供应我军,取得敌方的财物,赏赐有功的将士。”
李世勣非常赞同这个提议:“好,非常好,刘将军,这件事就由你去安排吧,如果需要增加兵力,我从预备队中调一部分给你。”
“不用了。”刘明说:“末将手下有八万军队,抽出三万完全没有问题。末将想把这三万军队,连同先锋团和劲卒师,交给方天戟将军指挥,去执行这项任务。缴获来的财物和粮食,方将军会直接交给大帅,由大帅统一分配,末将不多占一丝一毫。”
李世勣很高兴,点点头说:“刘将军,本帅对你百分之百地信任,该怎么做你就直接安排吧,不用事事向本帅请示。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本帅不会亏待你和你的部下。”
刘明把先锋团和劲卒师交给方天戟指挥,另外给了他三万骑兵,让他全权负责攻城略地之事。打平壤城,先锋团和劲卒师都使不上劲,被放在最后边,如今有机会打仗了,方惟勇和刘之孝都非常高兴,二人扬鞭跃马,前去向方天戟报到。
方天戟把刘明交待的任务简要介绍了一下,方惟勇迫不及待地问:“爹,您就直接说吧,咱们先打哪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