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回 以少胜多赢得赞赏 巧计渡辽初露锋芒(3)
    刘明和方天戟前来向李勣复命,李勣高兴地说:“你们打得很不错,称得上是骁勇善战之师。那两员小将是什么人呀?”
    刘明介绍说:“他们一个是犬子,名叫刘之孝,另一个是方校尉的令郎,名叫方惟勇。末将等想让他们随军前往辽东,体验一下实战,积累经验,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好好好。”李勣称赞道:“父子两代都想着为朝廷效力,真可谓满门忠良。”他问刘之孝和方惟勇:“两位小将,你们几岁了?”
    刘之孝上前施礼,答道:“回大总管的话,小子刚满十五岁。”方惟勇说:“小子再有半年满十五岁。”
    李勣点头道:“你们年纪不大,武功倒不错,真是将门虎子。”他又对刘明说:“有报国之心非常好,但他们还太小,不宜上阵厮杀,就让他们在先锋团当传令兵吧,按照普通士兵发给他们军饷。”
    刘明说:“是,末将遵令。”
    刘明和方天戟带人走后,邢长生垂头丧气地前来交令。李勣问:“这一阵你又输了,还有什么话说?”
    邢长生不服气地说:“他们犯规,比昨天多出两个人来。要不是那两个人,我肯定能用车轮战术擒住方天戟,打败刘明。”
    李勣把脸一沉,喝道:“对方只是多出两个孩子,这也能成为你失败的借口?这种话你都能说得出来,真是恬不知耻。回去好好想一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末将遵命。”邢长生本就憋着一肚子气,又被李勣斥责了一番通,更加火大。因为是他被生擒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他没办法把责任往校尉身上推,这股火发泄不出去,对方天戟和刘明更加痛恨。
    军队离开幽州到达营州,营州都督张俭把两千骑兵、五千步兵,以及奚骑兵和契丹骑兵各一千人,交由李勣指挥,征辽大军达到一万两千三百人。
    进攻辽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顺利渡过辽水,李勣召集众将商议。有人建议从辽东城附近强渡,理由是从那里去新城路比较近,有人建议从通定镇偷渡,理由是不会遭到高句丽军队的阻击,还有人建议采取上一次的策略,派一部兵力在辽东城附近佯渡,吸引高句丽军队的注意力,主力从通定镇渡辽。
    刘明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大总管、各位将军,末将以为,主力应该在辽东城附近渡辽,一是因为进军新城路途近,二是考虑到任务完成班师时,会携带大量高句丽人口和物资,在那里事先准备好浮桥非常必要……”
    邢长生打断刘明的话,不屑一顾地说:“这些话不用你说大总管和各位将军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在辽东城附近强渡会遭到高句丽军队的阻击,你要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闭上嘴别说话。”
    刘明知道邢长生因为演习失败而心有不服,并不在意他的态度,微微一笑,说:“邢将军不必着急,请听在下把话说完。在下说在辽东城附近渡辽,并没说要强渡。辽东城的高句丽军队会阻止我军渡辽,这自不必说,所以我军应该派一支骑兵部队,从通定镇偷渡,沿辽水而下,接应主力渡辽。两年前我军进攻辽东,用的是在辽东城附近佯渡、主力在通定镇偷渡的办法,此役我军主力在辽东城附近打造浮桥,高句丽人很可能会以为我军故技重施,会加强对通定镇方向的警戒,所以我军的接应部队不能过早出动,要等到浮桥打造完成后再行动。高句丽人在通定镇方向迟迟见不到我军,就会以为我军全军在辽东城附近强渡,放松对通定镇方向的警戒,我接应部队就趁此机会快速插至通定镇,渡过辽水,在高句丽人反应过来之前,进至主力渡河地点附近。此时,我军主力做出强渡辽水的姿态,吸引高句丽军队到河边阻击,接应部队突然从高句丽军队侧后杀出,高句丽军队必然大乱,我军主力趁机渡过辽水,夹击高句丽军队。如此一来,我军一可以顺利渡过辽水,二可以在野战中消灭一部分高句丽军队,三可以震慑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守军,令其不敢抄我军后路,待我军班师时不敢出城骚扰。”
    刘明讲完后,许多将领都表示赞同。李勣当即拍板:“就按刘将军说的办法行动,现在本帅分派任务。刘明,命你担任接应部队总指挥,率本部人马和奚、契丹骑兵于通定镇渡过辽水,接应主力渡河。”
    “末将遵令。”刘明躬身回答。
    李勣又对契丹和奚首领说:“达稽、苏支,你二人率本部人马听从刘明将军的调度,不得违令。刘明将军官职虽然不高,但大有智谋,你二人不可小觑于他。倘若不从其命,本帅定然严惩。”
    达稽和苏支领命。李勣对副大总管孙贰朗说:“孙将军,命你指挥三千大唐骑兵,为主力渡辽的先头部队,与接应部队共同夹击高句丽军队。”
    最后,李勣命副大总管郑仁泰负责督造两座浮桥,并在大军渡过辽水后,带领一千人把浮桥撤回辽水西岸看守,等待接应大军班师。
    部署已毕,大军放炮出征,直抵辽水西岸,安营扎寨,打造浮桥。
    原辽东城城主李明季,带领部下逃出白岩城,到乌骨城暂避。李世民拔辽东城户口返回大唐后,他又回到辽东城。走进辽东城,李明季不禁悲从中来,几乎怆然涕下。辽东城变成一座空城,除了麻雀和老鼠以外,没有别的生命。帅府里值点钱又搬得动的东西全都不见了,连他的硬木家具都被大唐军队搬走,他只好让人搞一来套普通家具对付着用。
    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手下报告,粮库里有五万石粮食,对于李明季来说,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原来,大唐军队缴获的粮食太多,撤兵时有五万石粮食没法带走,就留在了辽东城。五万石粮食,六百万斤,足够五万军队吃三个月的,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带不走的粮食一把火烧掉就是了,为什么要留给高句丽军队呢?
    有了粮食就好办,李明季在辽东城安顿下来,缺什么东西逐步添置,日子重新过起来。只是有一点,辽东城的老百姓都被迁往大唐,短时间内没法补充人口,城里显得冷冷清清,城外的农田没人种,全部变成荒地。
    这天,斥候来报,大唐军队抵达辽水西岸,李明季闻听就是一皱眉。他心想:“我手下只有两万军队,城里又没有老百姓,很难抵御唐军攻城。唉,我刚刚把大帅府整治得有点模样了,难道又得放弃?不行,我要凭借辽水天险,阻止唐军渡辽,御敌于国门之外。”
    李明季点齐一万兵马,亲自带着来到辽水东岸扎营,把辽东城交给副将把守。斥候来报,对岸的大唐军队有一万多人,李明季马上就警觉起来。两年前他已经上过一次当,一支唐军也是在这里打造浮桥,似乎要从这里渡辽,主力却去了通定镇,他马上派出信使,通知辽水上游各城城主,严密监视唐军的动静,防止唐军偷渡辽水。
    信使返回后报告,辽水上游并未发现唐军的踪影,李明季不相信,派出探子潜过辽水打探,除了在对岸打造浮桥的唐军,确实没有发现其它唐军部队,李明季这才放了心。对方只有一万多人,他有一万人,完全有把握阻止大唐军队渡辽。
    郑仁泰督促军兵打造好两座浮桥,做好渡河准备,派出军兵到对岸侦察地形,故意让高句丽军队发现。李明季意识到大唐军队即将渡辽,命令部下逼近水边扎营,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辽水对岸。
    这天晚上,刘明带领两千三百名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大军,向通定镇疾驰。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接应部队在天亮前赶到通定镇附近,在密林中隐蔽休息。等到夜幕降临,接应部队悄悄渡过辽水,折而向南,又急行了一夜,到达离大军预定渡辽地点约四十里的地方,照样在密林里隐蔽休息。
    奉刘明的命令,周兴带着两名军兵来到辽水边,扯起一面红旗,冲对岸摇动。李勣已经派人在西岸等着接头,西岸也有人晃动红旗,周兴放了心,收起红旗,回去向刘明报告。
    大唐军队造好了浮桥,又侦察了辽水东岸的地形,却没有渡河,反倒安静下来,没有任何动作,这令李明季百思不得其解。想来想去,他只想出一种可能性——大唐军队担心渡辽时遭到他的阻击,不敢贸然强渡,正在另打主意。李明季信心十足地想:“不管你们打什么主意,我有一定之规,加强防范,不给你们任何偷渡的机会,看你们怎么办。”他再次派出信使,通知辽水上游各城城主,大唐军队在辽东城附近渡辽受阻,有可能另择渡辽地点,让各城城主加强防范。
    按照预定方案,这天天刚黑,李勣就下达了渡辽命令。两组士兵划着船,牵引着浮桥慢慢向对岸靠近,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就靠上了对岸,把浮桥固定好。就在这时,高句丽军的巡逻队发现了浮桥,立刻发出警报。刹时间,高句丽军队紧急集合,两千骑兵在前、八千步兵在后,杀向河边。副大总管孙贰朗早已经准备好,带着三千骑兵先于高句丽军队到达辽水东岸,建立起桥头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