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2章问题接踵而至
    “来啊!你来扇我啊!”王家英腾地一下跳起八丈高。
    “王家英,我跟你说,你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不是你的地盘,大哥和你是分家出去了的,这里是我和老五还有我妈的屋,你有什么资格来指手画脚?你不养我妈你就滚,我和老五晓得养我妈!”贾二弟指着王家英厉声说。
    “哟,贾万民,你妈都改嫁了你还这么维护她啊,你该怕是马上就要去孝顺你那新爸爸了?!”王家英嘲讽地说。
    这一下不但贾二弟怒了,连一直不好开腔的银娃也怒了,站起来生气地说到:“我的老汉我家几姊妹晓得养,不会像你这个婆娘一样忤逆不孝的!”
    同时,贾二弟也指着王家英叫到:“你跟我出去!再不出去我一脚给你踢出去!”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为了不让家人打起来,贾二妹只得赶紧拽住了贾二弟,又对贾大弟吼道:“万里,快把你婆娘拉回去,你想让你婆娘挨打吗?!”
    贾大弟一看这光景自己俩口子根本占不了上风,二弟那样子已经是脸红脖子粗了,向来不吃眼前亏的他赶紧生拉活扯地将王家英拽出堂屋去了。
    “不认就不认吧,你不认我妈我还不稀罕认你这个嫂子呢!”贾二弟气呼呼地说,“什么东西哦,这房子又不是她的,大哥他分家时就分了一半房子走,我和妈还有小五三个人才分了一半的房子,她还想把妈撵走,简直就不是人!”
    过了一会,邱富贵父子俩告辞回去了,二妹妈这才对贾二妹姐弟俩说她和邱富贵只是搭了个伴而已,并没有真正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只是说说话吃吃饭。
    “妈,你觉得邱大伯怎么样嘛?”贾二妹问。
    “没有你爸爸长得好,”二妹妈说,“不过,人倒也朴实。”
    “只要对你好就行。”贾二妹说。
    “二妹,你真的不反对我和邱老头在一起?”二妹不太确定地问。
    如果二妹反对的话她就放弃算了,毕竟儿女在她心目中最重要。
    “不反对。”贾二妹说,“我只想看到你开心,不想看到你孤独……甚至是受伤。”
    “万民,你也不反对?”二妹妈又看向贾二弟。
    “我和二姐一样,只要你过得好就好。”贾二弟说。
    二妹妈却叹了口气说:“可是你大姐也反对……”
    “我去跟大姐说,大姐她应该不会反对的。”贾二妹说。
    第二天贾大姐一家来了,贾二妹给姐姐做了思想工作,贾大姐也同意了,然后趁着贾二妹和贾二弟都在家,邱富贵家请了三桌酒两家就算认亲了。
    两家人认亲这天贾大弟参加了,王家英没有来,还拿着嘴巴到处去宣扬说“贾二芳把她妈给嫁了!”。
    这下好了,一传十 十传百全大队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了,传得好像是贾二妹容不下妈一样,要迫切地把妈往门外推。
    可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在传言过后反问一句:“她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了凭啥还把老妈推出门呢?”
    也就是说她贾二妹又不分家里一间房又不分家里一粒米,养老妈的事是三个儿子的事,而且她又远远地随军去了,想给钱给物给老妈就给,不想给也没人会指责,她有什么理由把老妈撵出门去?
    这话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于是便有好事者掰出了贾家那三个儿子的状况来,一个儿子在部队,一个儿子是书呆子,只有大儿子结婚成家了,据说大儿媳妇眼里一点都容不下婆婆妈……
    于是新的版本又传开了——
    “大儿媳妇容不下婆子妈,把婆子妈的手都打断了,逼得婆子妈嫁人!”
    “是吗?是吗?那个儿媳妇是哪个啊?”
    “王家湾头的,叫王家英,听说做姑娘时脾气就怪得很,嫁人的时候还把娘家屋头的两天羊子都牵走了。”
    “听说娘屋头的人都跟她断绝了关系了!”
    ……
    这下好了,关于王家英的恶名传开了,“逼着婆婆妈嫁人”这个版本越演越烈,完全覆盖了贾二妹那个版本,王家英这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妹妈的事情圆满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贾小弟的事了。
    “老五,你这高考还继续考下去吗?”贾二妹问。
    “……”贾小弟低头闷了半天,终于开腔了,“我还是想再考一次……”
    “……”贾二弟皱眉——你这一年比一年的分数考得低,要是一辈子都考不上大学你是不是就一辈子都复读下去呢?浪费钱财不说,这么大个男人了还让妈操心!
    钱对贾二妹来说倒不是问题,反正小弟复读的学费是她在出,只是按照小弟这倒退的趋势想要考上大学恐怕较困难。
    贾小弟没有贾大弟的脑子那么机灵,也没有贾二弟性格的敢作敢为和担当,他身子斯文,性格懦弱,文不行武不能,真的令人有点头疼。
    “好吧,”贾二妹沉默了一下,说到:“那就再复读一年吧,这一年你要再努力哟。”
    “再复读一年就三年了,再考不上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做点其他啥事吧。”贾二弟说,不太相信他的样子。
    他心里很明白的,这个小弟弟读书全靠死记硬背,稍微灵活一点他就不懂得变通了。
    贾小弟的脑袋比较死,读的也是死书,要是题型一遍,估计他又名落孙山。
    “嗯,我会努力的,”贾小弟说。
    他不敢说若是再考不上大学他就不读了,因为他不想在农村种地,他也种不来地,将来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但,这个年代的高考是很难很难的,真的很难,不是夸大其词!
    因为,这个年代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初中一个几十多人的班,能考上高中的最多五六个人,能考上高中的都是成绩拔尖的,贾小弟能考上高中实属不易。
    这样说吧,这个年代读完初中成绩不错的,可以直接去当小学老师,读完高中可以去初中当老师。
    初中成绩最好的去上中师和中专,一个大乡镇,经常出现,中考没有人能考上中师中专的,中考就有大量的人复读。可以说,当时的中考难度就已经相当于后世的高考难度了。
    科普一下:中师,就是中等师范学校,初中毕业考的,考上读了出来当小学教师;中专,就是中等教育专科学校,读出来后就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
    贾小弟当年中考就是先报的中师和中专,没考上又复读了一年,结果还是没考上,然后才读的高中。
    而一个普通中学校当年能考上大学的也就几个人,重点中学考上本科和专科一共也就一二十个而已。所以说,对比后世来讲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其实就相当于后世能上985的成绩。这才是真正的挤独木桥。
    没办法,这年代国家的本科大学只有200所左右,中专也只有200左右,好在1978年之后,高考开始放松了一些,招生比例扩大了15%。
    虽然大学难考但是上学的待遇却是很幸福了,不但不用交一分钱,而且每个月还有十多块钱左右的生活费,国家包分配工作。农村子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脱了农皮,吃上国家商品粮,端上了铁饭碗。
    这也就是大家削尖了脑袋挤独木桥的原因!
    这个年代的大学文凭和后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总结来讲,在80年代要是有大学文凭完全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看着读书读得一点朝气都没有的小弟,贾二妹的心情有些沉重,小弟这孩子本性纯良,就是读书读得有点呆了,这样的人你让他做什么去,种地?他在农村种地可能要成困难户吧?
    怎么办?不管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