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九回 林氏族学:改变从这里开始
    推荐一本文字诙谐生动的好书《镜中行》希望大家喜欢,本书讲诉了很多人生哲理,但是需要你慢慢体会!
    另:特此感谢夭夭荼蘼的月票支持!还有很多给古井投票的亲~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谢谢你们!
    ————————————————————————————————
    京城的一切黛玉都不知晓,无论是追缴欠银的风波,还是贾府两房人越发的离心。黛玉心中虽然有所预料,但这些都影响不了目前黛玉最重要的事儿——送林如海归乡,与贾敏团聚!
    黛玉忘不了,林如海最后说的是贾敏来接他了,前世无神论的黛玉,在莫名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自己还不理解的力量,甚至是——空间!
    黛玉不得不去选择相信,只要将贾敏与林如海合葬在一起,他们就能真正的团聚。或许黛玉早就忘了,忘了贾敏与林如海都只是这具身体的父母,在那个世界或许除了他们的儿子还有他们真正的女儿……
    在大运河上飘飘荡荡航行了一个多月,黛玉一行终于在腊八节之后回到了姑苏。站在城外,看着古朴厚重的城墙,黛玉想到的除了停有贾敏灵柩的归元寺,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黛玉记得上次去寒山寺时,老主持对她说过“缘起缘灭”的话,当时并不理解,直到此时方才明白,这缘起缘灭指的怕就是自己与林如海的父女之缘吧!
    黛玉在看着姑苏城,回忆着寒山寺,却不知一行人中还有一人也回想着寒山寺,那时候莽撞的他,撞伤了一个女孩儿……再后来,他曾想要喝一杯,那女孩儿冲的茶……
    黛玉停驻片刻,便收回了思绪,却并没有回去祖宅,而是领着“林如海”和众人一道去了归元寺。黛玉相信她的母亲贾敏一直都在那里等着与父亲团聚。
    随行的林氏族人以及和尚道士自然是多加劝阻,但黛玉偏偏就如此一意孤行,竟是谁来说也不行。
    贾琏找到黛玉欲要劝说是黛玉才轻声解释道:“玉儿相信母亲有灵一定在等着父亲,既然父亲依然归来,又岂能不先去接了母亲?”黛玉的话让贾琏再也说不出什么。
    林如海的棺椁终于在黛玉的要求下,停放在了归元寺中贾敏棺椁旁。看着两副停靠在一起的棺椁,黛玉忽然觉得心静了下来,所有的不安、焦躁、忧虑似乎都消散飘远了。
    给林如海与贾敏二人在归元寺做了七天的法事后,黛玉才再次护送着她这一世的父母,回归林氏祖茔。
    在林氏祖茔的祭庙内又停放了三日,与黄道吉日将林如海夫妇下葬。前来送葬的,除了林氏族人还有众多姑苏城的官绅。英莲一家不知从何得知消息,竟也赶了过来。
    此时的英莲已嫁作冯家妇,看着黛玉,英莲是满眼的泪水,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当年若不是黛玉,如今她还不知会在哪里……英莲的父亲甄士隐也带着发妻封娘赶了过来。
    而黛玉此时却并未如世人想象中的那般悲伤,反有股子释然的味道。看着一点点被掩埋在泥土底下的棺椁,黛玉在心底暗暗道:谢谢你们,养育了我,给了我许多,我会好好的走下去!一定会的。
    随着林如海与贾敏的下葬,一切都归于了平静。黛玉在林氏族地停留了几日后才找了老族长林涛。当年黛玉是见过他的,再见时他也已经垂垂老矣。那位被父亲林如海尊称叔祖的老人家已经去了,如今的林涛已经成为林氏一族的最长者。
    应黛玉的请求,林涛是在宗祠见的黛玉。原本这宗祠是不让女子进入的,可谁让黛玉如今不仅仅是林如海的女儿,更是****的县主呢?虽说如此,可林氏族人的脸色却都不太好看。
    黛玉却是顾不得这些,毕竟自己能在姑苏停留的时间不多。黛玉一步跨入宗祠,林氏族人便不得不起身行礼,即便他们心中多有不愿。
    黛玉能不知他们心中所想?所以也不待他们行礼,黛玉便先一步行至林涛跟前蹲身一礼道:“林氏黛玉见过叔公。”
    一时间祠堂内的林氏族人都惊了,没有想到黛玉会如此,林涛更是急忙亲手扶起黛玉,看着黛玉的眼睛道:“岂敢当县主之礼!”黛玉微微一笑道:“玉儿记得上次与父亲一道来族地拜年,父亲称叔公为大伯,那时候叔祖还在呢。”
    林涛听黛玉说起从前,也是不由得叹息道:“没想到你父亲……”林涛没有说完,黛玉便打断了他道:“叔公不必如此,玉儿相信得以与母亲团聚,父亲心中是高兴的。”说到这里,黛玉却仍旧忍不住红了眼眶。
    见气氛有些压抑,林涛的儿子走了出来笑道:“小玉儿可还记得我?”黛玉转头一看便笑了,甜甜的叫道:“玉儿见过堂叔叔!”说着便欲要行礼,林涛的儿子却阻了她道:“快省了那些个繁文缛节,坐下说话。”
    黛玉点点头按照他们的指引坐在了客座上,原本按照身份,黛玉是应该坐在主位的,但黛玉之前的表现已经告述了所有人,今日来此的,只有林氏族人林如海的女儿,而没有什么县主!故而给黛玉安排了一个靠近林涛的位置,也方便她说话。
    黛玉坐下后,便从衣袖里面拿出了两只信封递予林涛。林涛不解的接过,不待打开,黛玉便轻声道:“父亲去前一直惦记着族中一件事儿,可惜却等不到亲自回来,甚至来不及交代便去了,但是玉儿作为父亲的女儿,却不能装作不知。”
    说着黛玉便起身,在林涛跟前跪下了!看着一身麻衣的黛玉跪在自己跟前儿,林涛甚至一时忘了叫起,只红着眼眶看着黛玉道:“小海子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你只管道来!我林氏一族虽人丁单薄,却也会尽力为他完成。”
    黛玉抬起头含着泪望着眼前的林氏族长,轻声道:“父亲曾说,林氏一族向来人丁单薄,但一族之兴旺不在人丁而在教育,一族之未来不在人丁而在学识。”
    说到这里,黛玉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父亲说,族学建成多年,却终究不够完善,一直想着完善族学,却不得空闲,等空闲时父亲已经无力回来……”
    说着黛玉眼中的泪滴再也忍不住的滑落下来。祠堂内不少林氏族人也红着眼眶悄悄擦泪。老族长林涛更是闭上了双眼,任由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好一会儿林涛才睁开眼,拿起方才黛玉交给他的两只信封,打开来,一只信封中放着一张五万两的银票,一张放着五千两的银票。林涛不解的望向黛玉,他原以为这里面会是林如海的遗言,不想竟然会是银票!
    黛玉与林涛双眼直视道:“玉儿无法在姑苏滞留太久,故而此时还得托付叔公,望叔公成全玉儿一片为父分忧之心!”说着黛玉便要给林涛磕头。
    林涛见此急忙起身扶起了黛玉道:“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说着林涛很是生气的瞪着自家儿子道:“我一时忘了叫你侄女儿起来,你竟然也不叫起?”林涛的儿子很是尴尬的看了看黛玉,有些不敢对林涛对视的低下了头。
    此时祠堂内许多人都侧开了头,实在是方才都被黛玉的言辞所吸引,竟都忘了让黛玉起身之事。
    黛玉却是挣扎着再次跪下道:“求叔公成全玉儿!”看着黛玉,林涛点了点头道:“你起来,有何话尽管道来,既是为小海子了却心愿,又是为了我林氏一族,叔公是万没有不允之理。”
    如此黛玉在站了起来,坐回到方才的位置上道:“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国家国家,国在前家在后,无国那来家?故而父亲的意思族学里的孩子,都须得学习国家律法!”
    黛玉说到这里,其实心中也很是忐忑,她自己知道,如今不过是在借用林如海之名罢了!可她必须得试一试,遂接着说道:“且族中男女,皆要读书习礼。”
    此言一出,祠堂内便不复方才的安静,一时间大家都议论纷纷。而黛玉却充耳不闻,只静静的望着老族长林涛。
    林涛盯着黛玉看了很久,见她眼中没有丝毫退让,反而越加坚持,遂沉声道:“玉儿打算怎么说服我呢?”
    黛玉低头想了想才道:“男主外,女主内。可是何为外?何为内呢?若女子自身不知礼法,又岂能教导出知礼守法的家人子孙?若女子自身不明是非,又岂能与人讲明道理?故而父亲说,族中女子也须得学法。”
    说到这里,虽然祠堂内还是有族人并不赞同,可老族长林涛却是点了点头道:“既是小海子的心愿,我林氏一族为其偿愿,又有何不可呢?只不知是单学律法,还是要学别的?”
    老族长林涛看向黛玉的目光越发的深邃,像是要看穿黛玉的内心似得,但黛玉知道此时她不能退让,遂也看向老族长林涛的双目道:“世人常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女子亦有女子所擅长的领域,父亲道:育人者,当因材施教!”
    说完黛玉便不再说及其他,只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看着林涛。林涛显然没有想到黛玉会说出如此的话来,想了很久并没有给予黛玉明确的答复与承诺,反而拿起那两张银票问道:“这又是何意?”
    黛玉目不转睛的看着老族长林涛的眼睛道:“玉儿即将北上,作为一孤身女孩儿,玉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故乡,故而那张五千两的银票,是玉儿拜托族中叔伯,代为照料父母坟茔的花销。”
    说到这里黛玉停顿了一下才道:“另外那张五万两的银票,已是玉儿能拿出的所有,乃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让族中子弟皆能有所长,古话说:七十二行,行行状元郎!让族中兄弟姊妹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有所学,有所成,既是父亲的心愿,也是玉儿的。还望叔公成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