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返火红年代 第806节
    “二线其实也就是退休了。”孙爱国呵呵一笑。
    “这是上个月的火箭可回收计划第二次试验的实验数据。”上一次刘海搞了火箭回收发射之后,带领的研究小组就直接并入了上级部门成立了一个火箭回收发射研究部门。
    刘海也乐得如此,毕竟大的框架搭起来,后续只要在这个框架里面发展就可以了。
    刘海给孙爱国拿了一瓶枸杞饮料,然后就坐下来看资料。
    之所以现在才给刘海拿这些数据,主要是研究部门要对发射失败进行分析。
    之所以要给这个实验搞个自毁装置,完全是刘海看多了很多历史上的失败导致的灾难。
    肥熊有一次试验,就团灭了一大波人。
    如果这次肥熊的试验有自毁装置在导弹失控的瞬间就在空中爆炸,也就没有那么多破事。
    火箭可回收计划,虽然只有第一级,因为试验你不知道它哪个系统出问题,会让这个火箭变成一个对地导弹,然后朝周围某个地方一头扎下去。
    当这些试验人员自认为在安全的地方,很可能就会是这个试验的东西,落点的地方。
    “程序错误。”根据事后对所有数据分析发现是程序错误,导致了火箭的控制程序失控。
    这个是很正常的,在2020年的时候马克斯就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
    马克斯有几次就是程序上的问题。
    “能找出来这个程序问题也很好。”上一次试验就没发现这个程序问题,这就是试验的必要性。
    因为没有触动这个程序的漏洞,所以根本不知道。
    就像上辈子波音航空公司的飞机,程序冲突也是在使用之后才发现的。
    因为程序测试的时候不可能模拟出所有情况。
    “这个项目,有关专家说可能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孙爱国点点头。
    “差不多。”主要是现在的通讯技术还有电脑程序,没办法从外部给太多的辅助。
    到了后面通讯技术发展,芯片计算反应速度快。
    就可以提供一些地面辅助,用来帮助回收的火箭,明白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下一步该怎么做,主要就是一个精度问题。
    现在的火箭也可以给外部辅助,但是只能让火箭的精度在一个米级的精度,就是说外部给的辅助数据很可能有一米的误差。
    直到后面各种技术发展,就可以给到厘米级别的误差。
    火箭回收最难的就是降落的最后100多米距离。
    动平衡之类都比较容易解决,就这最后一步。
    精确落点,精确高差。
    而且伴随着火箭燃料的消耗,自身重量也会变化,所以发动机的推力也是实时变动的。
    在最后100米要让火箭速度匀速降低,最后在精确落点安全着陆。
    这个实时的变量只能通过计算机自动调节,不能说通过一个固定程序。
    最麻烦的就是在这一点。
    “不过上级部门经过了专家的仔细核算,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我们的卫星发射成本将会下降60%。”
    “当然这是现在的这个评估,具体的要根据后面来判断。”
    “另外两个月之后,我们会发射第2颗导航卫星,计划在明年年底之前发射8颗导航卫星,争取在88年形成初步的导航能力。”
    “这方面你们烽火科技公司可是立大功了,现在的龙芯芯片的能耗比英特尔的芯片能耗更低。”孙爱国又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刘海当然知道卫星在天上是依靠太阳能板提供电力,整个电路系统能耗越高,那就需要更大面积的太阳能板,就会增加卫星的重量。
    相反整个电路系统能耗低,那么太阳能板就可以少一些,那么在同样的重量下,就可以让卫星拥有更多的功能。
    “这也是咱们的导航卫星推迟的原因,以前导航卫星是以英特尔芯片作为核心来设计。”
    “现在改用了龙芯双核芯片,让导航卫星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性能更加优越。”
    “而且我们自己的芯片用起来更放心。”
    刘海听到这话也是美滋滋的,但是嘴上还是谦虚的说道:“能用就好,能用就好。”
    “等到咱们的导航卫星组网成功,我就开发民用的导航系统。”刘海又开口说道。
    这个时空咱们再也不用经历被人切断 gps信号导致导弹导航失灵。
    历史上90年代白头鹰更是无耻的切断了一艘船的导航信号,导致了这艘船在海上飘了几十天。
    因为船上的导航信息会并入到其他船舶系统,港口,航线系统。
    没有导航信息,不敢贸然进入航线,因为别人也看不到你的船在航线上,不然很可能与其他船只刮蹭,更是不能进入繁忙的霍尔木兹海峡。
    正是从那之后我们才发展我们的导航系统,而现在我们比历史上更早发展。
    不但是我们,就是欧洲也在自己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
    欧洲自己的导航系统,主要是刘海当时提了一嘴,未来在飞天小摩托上,可以安装导航系统,可以精确把飞天小摩托引导到任何目的地。
    牛牛,高卢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头鹰会不会关键时候捣乱,毕竟白头鹰在二战的时候可是坐收渔人之利。
    “肥熊也在搞自己的导航系统,据说在明年也要开始发射他们自己的导航卫星。”
    “不过他们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恐怕会让他们的导航系统性能低下!”孙爱国又开口说道。
    其实肥熊完全有能力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毕竟白头鹰的早期的导航系统就是在几十年前搞的。
    但是导航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精度,误差400米与误差10米的精度,用起来就是天差地别。
    “肥熊要搞也是对的。”刘海呵呵一笑,不怕肥熊折腾,就怕肥熊不折腾。
    肥熊开始折腾,欧洲也要开始折腾,然后白头鹰被迫也要折腾。
    折腾来折腾去,这是什么?这都是钱啊!
    真的以为导航卫星就是发射几颗卫星就算了,这几十颗卫星怎么运行?
    运行轨迹,运行速度,运行高度,要时刻保证有几颗卫星在头上能够进行导航,还有通信技术等等。
    “这份资料我看完了。”刘海就把资料还给孙爱国。
    第804章 问题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史上肥熊在60年代就开始搞导航卫星,在76年就开始正式启动,在82年到85年之间发射试验卫星。
    不过受限于肥熊的电子水平技术,所以卫星的寿命平均也只有16个月。
    哪怕是在90年代,肥熊完成了整个导航系统30颗卫星的发射,但是中间陆陆续续这些卫星都有问题,到后面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只有几颗卫星能正常运行。
    后来肥熊试图在全世界找合作伙伴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水平,但是……。
    这个其实也是肥熊一直苦恼的事情,总结过来就是肥熊的人口太少。
    肥熊有着广袤的资源,还有无数的能源,但是就是没办法变现。
    到2020年肥鹅才一亿多人,这点人口够干什么?
    很多时候就是有项目也没有人,哪怕肥鹅想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电子水平,但是一直没有任何结果。
    一方面是本身人口不足,另外一方面说实话……。
    至于说肥熊的导航系统为什么没有名声,那是因为没有开发民用系统。
    至于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历史上要在99年才会开始。
    但是这个时空已经开始两年了,去年就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
    其实伽利略导航系统的精度非常高, gps能发现10米的目标,伽利略能发现1米,有人开玩笑的说,gps只能找到你所在的街道,而伽利略能找到你所在的门。
    历史上的伽利略导航系统经历也是比较复杂,主要就是因为资金投入的问题。
    历史上伽利略系统是在99年搞的,散装欧洲的有些国家就跪舔白头鹰,在当中捣乱。
    这個时空牛牛还有高卢鸡都比较强势,很快就通过了加利略导航系统计划。
    当然这些事情刘海心里明白就行了,肥熊搞的导航系统估计跟历史上差不多。
    当然我们现在先发射导航卫星也有好处,那就是占据的地球轨道比较有优势。
    当然劣势也有,任何东西都有后发优势。
    就像现在发射的导航卫星,会有备用卫星,一般是两颗备用卫星,如果出问题就会启动备用卫星。
    也就是说现在的导航系统的框架,没办法达到我们历史上导航系统那样的科学合理先进。
    在这种框架下,一步一步走到未来,可能比我们历史上发展的导航卫星要有差别。
    因为导航卫星寿命到了,你要重新发射新的卫星可以增加功能,但是必须要匹配前面的这些卫星。
    所以想彻底的更新换代卫星不现实,因为到寿命之后补发的必须要兼容前面的。
    伽利略导航卫星为什么比gps要优秀,就是因为他99年的后发优势。
    白头鹰的导航系统在那个时候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一代一代的新卫星要兼容以前的框架,虽然可以逐步的更新,但是没办法做到彻底的替换。
    导航卫星不单单是空中的几十颗卫星,更关键的还是地面的很多系统设施。
    如果要更换导航卫星系统,那么就连地面很多系统设施都要更换。
    地面设施又包括军用与民用,全球有多少军用民用系统在用gps。
    白头鹰要是彻底推翻重做,恐怕市场就会失去一大部分。
    当然对此刘海也不会说什么,现在能发展好处大于坏处。
    其实卫星导航系统一边发射,就能一边运行,也就是在这个运行的过程中要进行多项测试。
    如果在88年组网运行成功,这极具战略意义。
    因为在这个时空,咱们就是想装孙子恐怕也不行,毕竟白头鹰恐怕小本本早就记满了。
    就等着把对手搞死之后,再来收拾这个让人讨厌的家伙。
    孙爱国把资料收好了:“咱们的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太快了,上级部门都没有这方面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你看你这边是不是什么时候提个建议?”
    “我抽空写个建议吧。”刘海听到这话心里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