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这么想着,言校虞愧疚的将程晏微信加了回来。
    【言校虞:谢谢你。】
    那边程晏回的很快,只是语气怪怪的。
    【程晏:等你哄我好几天了,结果就说一句谢谢?小虞老师做人的诚意呢?】
    【言校虞:不然我给你跪下磕一个。】
    【程晏:还没过年不着急要压岁钱。】
    【程晏:还有小虞老师总喜欢给我抬辈儿,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
    【程晏:在床上也不是不能配合,只是能不叫爷爷吗?不然我总觉得你应该叫葫芦娃。】
    【程晏:不如还是叫老公吧!】
    【言校虞:滚,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叫你老公。】
    程晏再发消息言校虞没有回复,到他试镜,他准备进去。
    他和江序一组还有其他三个人一起,言校虞第一个表演。
    他抽到的试镜片段是一段哭泣,男二林超失去父母魂不守舍去学校上课然后与同学发生争执崩溃痛哭。
    这段戏不难主要考验情绪感染力和哭戏,言校虞演戏多年什么角色都可以驾驭,哭戏更是不需要酝酿就可以哭出来。
    导演说开始,言校虞立马进入状态成为剧中里的林超,喜怒哀乐都随着林超的平生经历起伏带入。
    直到表演结束,言校虞还没缓过来。
    张亮坐在中间的位置,他看着言校虞的简历又看了看本人道:“戏不错。”
    三个字点评没有其他话语。
    言校虞说了一声谢谢准备出去,张亮却又叫住了他,“别着急走,看完其他人的戏再走。”
    言校虞听话的留下来,不是很清楚张亮的意思,看完其他人的表演,言校虞觉得自己稳了。
    尤其是江序,连台词都记不住,说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等到所有人表演结束,最后只留下江序和言校虞。
    张亮对江序说:“江老师回去好好准备,我们合作愉快。”
    江序回头看了一眼言校虞,得意道:“谢谢张导的赏识。”
    言校虞心有不甘,他怎么就输给一二三四五六七了?
    江序走后,张亮问言校虞,“知道我为什么不选你吗?”
    言校虞摇了摇头。
    张亮说话也不客气,“你没有商业价值,江序演技不行,台词更是差,可他粉丝众多,这就是票房保障。”
    “你的戏是不错,表演功底扎实是个很好的演员,不过你欠缺商业价值,回去努努力吧!”
    出来后,言校虞的心特别压抑,他自信一定会没问题,只要导演看到他的演技就能被折服,结果被张亮几句话扎心了。
    他没有商业价值,戏再好也没用,这是现实,也是言校虞目前的困境。
    “小虞你怎么来的,坐地铁吗?我送你吧!”江序坐在保姆车里,旁边是景行。
    人家是假客气真炫耀,言校虞还没有傻到会相信江序真要送他,“不必了。”
    “坐地铁回去多不方便,拥挤还没座位,有车还是很方便的,不然你叫你男朋友来接你?”
    江序自说自话道:“我都忘了,你男朋友是送外卖的,只有电动车。”
    “小虞,人还是应该向前看,不能越找越差,你这男朋友怕不是要靠你养着?”
    言校虞抬眸,好看的狐狸眼满是警告,江序这才闭嘴。
    “谢谢,不劳你关心。”
    说着,言校虞手机来了语音电话,没注意看是谁,当着他们的面接通,开始演戏。
    “老公你来接我呗!”
    “什么家里的电动车坏了,你要骑自行车来接我?”
    “好啊,我喜欢自行车,我这个人就喜欢坐在自行车后座笑。”
    “那我等你,老公,我也爱你。”
    挂断电话,言校虞瞥了一眼刚才的对话框顿住,刚才打过语音电话的人是程晏。
    也就是说,他刚才对着程晏叫老公说情话。
    信誓旦旦发誓这辈子都不可能叫程晏老公,结果自己打自己脸?
    天啊,来个雷劈死他算了!
    --------------------
    程晏:送上门的老婆,不要白不要。
    第11章 你在勾引我吗?
    刚才电话接的急没有细看,这会儿悔恨也不顶用,言校虞只能祈祷程晏能做个人,放他一马。
    言校虞盯了一会儿手机,电话挂断程晏那边没有动静,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紧接着李楠的电话打了过来,她是来问试镜结果的。
    言校虞实话实说,李楠那边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这个问题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没有商业价值,你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可你不开窍啊!”
    “小虞,流量时代,谁不看粉丝数量和话题度?”
    言校虞坐在花坛边静静的听着,他也知道这是现实。
    “江序是你同学吧?你看看人家就豁得出去,靠着黑红窜起来了,别看人家没演技争议大,但就是红啊!就是有人找他演戏啊!”
    “你再看看比你晚签约的这些小孩儿,人家看得开也比你能受委屈,你看看人家现在哪个混的不比你好?”
    “比你晚出道人家都在荆南买房了,还有两个没买,不是因为钱不够,而是社保没够五年没资质,你呢,是不是还在租房子。”
    言校虞曲着腿侧头枕着膝盖稍显可怜,他闷闷的说:“楠姐,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