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98节
    工业机器人x32]
    也早已动工,且已经施工有一旬多的时间了。
    因为又是遵照旧例,毫无新意,就连唯一期盼的工餐口粮,也没有惊喜。
    ——开出的是已经有了的小麦。
    萧·治粟内史左丞·何:还是有惊喜的。
    仙麦在籍田中才种两茬,原本尚不足以全面推广至各郡县。
    但现在有了仙麦赐下,不必再多等一年,大秦各郡县都能公平分到仙麦种。
    这样一来,仙麦,仙豆,仙稻,以及仙秫,都能在大秦各郡县推广种植了。
    大秦黔首将可替换种植四种高产仙粮!饱腹之日,已然近在眼前……
    随之而来的,是萧何已经可以预见,明年他作为治粟内史左丞,又一直负责推广种植高产仙粮,将会有多忙碌了。
    真是甜蜜的苦恼!
    这第三环任务,预计工期两个月,两轮赐福大典而已。
    于是,等周邈第二轮赐福大典巡回结束,回到咸阳,吹着仲秋八月末的秋风。
    猛然发现——
    之后的他,只需在六英宫中悠闲躺等,大半个月之后,第三环任务的完成了!
    这意味着,他的第二个大任务:[征召役夫十万,修建八方驰道。限时两年,失败抹杀!]
    就要正式完成了!
    而完成的时候,预估在九月中下旬。
    大秦用颛顼历,十月为岁首。
    那就是说!任务完成后,离过年也不远了!
    十几天的时间,咻就能过去!
    因为突然的觉察,一个激动,从脚到头过电般,爽麻了!
    第113章 商人吴九行走在路上
    【始皇帝二年,仙使邈始治驰道,二年乃通八方。
    ——摘自《秦书》】
    【始皇帝二年,年既罢,仙使邈东游,始治驰道东南。
    道分东、南,与滨海。东至成,南入临湘,滨海尽江水,串结秦南。是年即成。
    始皇帝三年,仙使邈西游,始治驰道西北。
    道分蜀、西域、九原、辽东,华北而返。西至楼兰,北直九原,东北远辽东。堑山堙谷,秦北坦途。是年即成。
    ——摘自《前史通鉴》】
    【秦治八方驰道,道广五十步,外掘沟深丈,筑以夯土,垒以坚石,树以佳木。
    道百里而有驿,客往来歇宿,补以粮草。驿中有卒,日夜卫戍,盗莫敢近。
    八方驰道已成,令出咸阳,数日知天下。郡有叛盗,朝夕军乱徒。如是朝野相通,郡县安稳。
    南来北往,道通西东,士、贾与百工,并八方黔首,终日不绝也。
    ——摘自《始皇帝政要》】
    古往今来,关于秦驰道的史料都很充沛,论述浩瀚,不可尽数。
    而秦驰道历经两千年不毁,在现代水陆空交通网兴起时,仍有过半里程正常通行,正是悠久珍贵的活着的历史文物了。
    ——当然,此为后话。
    ……
    若此时有近地卫星,变焦拉近,对准秦朝大地。
    便可见——
    驰道通八方,东方目见浩瀚汪洋,西方入眼驼峰连绵。
    北是天地一片青,南则老林莽森森。
    东北莽荒,兽啸深林。东南广平,沃土肥水。
    西南险峻,立峰横岭。西北苍茫,牛羊马鹰。
    驰道所至,八方景色殊异。
    再次变焦拉近,将焦点聚焦在东南滨海道上。
    驰道笔直、宽阔而平坦,道旁沟外后面有村居的平地上,有三五黔首铺一张草席,上面摆放着售卖的货物——
    青黄刍稾、干叶乱草,麻绳麻袋、筐篓草席,菜蔬野果、干净清水。
    都是过往客旅用得着的,牛马吃的草料,捆扎盛装的工具。
    还有就地垒砌的灶上,用陶罐温着汤
    饭。
    一支商队由远及近,道外黔首便吆喝起来。
    “热汤热饭!刍稾草叶!捆装的绳袋筐篓和遮盖的草席咯!喝上一口干净清水吖!吃上一碗熟饭热汤嘞!”
    这是一支有两头驴拉货车,一匹马拉客车——四壁无遮、上有篷盖,里面坐着三人,又有隶臣四名挑着货担,武士五名护卫的商队。
    护卫的一名武士提出,“赶路大半日,口中干渴,腹内饥饿,何不去换来饭食清水?”
    马车上,一眼便知是商队主家的男子,见是缺了鼻子的武士开口,便也耐心解释:
    “你头一回跟着走,不知行情。拐上驰道后,为赶路图方便,早上朝食确是如眼下一般,在道外易了汤饭来吃。”
    “但你不知,再沿驰道往前走十里,就有驰道驿站。”
    “那里可为客旅提供住宿、饭食和草料,还有驿卒卫戍,不必担心强盗贼寇劫掠。
    我们今晚就要去驿站中歇宿,到时再吃饭喝水也方便放心。”
    驰道上每隔百里而建的驿站,是大秦朝廷直接经营,虽更多是为官吏、驿传而服务,但也为往来客旅提供方便。
    只是需要按价给付金布。
    但相比宿在野外,风吹雨打,既要防备野兽又要防备盗贼。宿在驰道驿站,有遮风避雨的屋子,热饭汤水,又不必担心野兽盗贼侵犯,可就好太多了。
    何况驰道驿站的食宿价格,与城中官舍一样,实惠不贵。
    “好罢。”缺鼻武士妥协。
    尽管距离那驿站还有十里地,还要再忍受饥渴半个时辰。
    道外的黔首见商队没有驻足的意思,也不气馁。
    只是停下吆喝,静待下一队客旅经过。
    驰道百里一驿,早出晚歇勤快赶路,一天差不多勉强能走百里。
    而他们村位置尴尬,不占‘前不着村、后不着驿’的地利,总有许多客旅如果知道前方有驿站,会选择继续赶路,在驿站去食宿。
    不过,驰道上客旅不绝,总有一些会选择不去忍那十里地的饥渴,选择用粮布或货物,换一顿食水,再顺便让驴马吃些草料。
    时不时地,还能换出些麻绳、麻袋、草席、筐篓等杂货。
    天时好的话,他们摆摊一天,总也能赚上全家一天的口粮。
    这门生意,不能让他们一朝暴富,总归能贴补家用,能养活人。
    半个时辰之后,这支商队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前方的‘滨十七驿站’。
    滨,指驰道中的滨海段。编号十七,指该段上的第十七个驿站。
    滨十七驿站,建在驰道外半里地,有出入两条小道连接驰道。
    小道也平整干净,道旁植了两排佳木。
    商队来到驿站前的广场,入目是高一丈,下半截垒石、上半截夯土,坚实牢固、四面围合的高墙。
    高墙下靠墙建了驴棚马厩,高墙内是四排房屋围成的院子——据说仙使称其为四合院。
    进入驿站,四方皆是一排排一间连一间,排列整齐的房间。以供往来客旅歇脚住宿、存放货物。
    宽阔的院中有一口水井,与几张高脚石桌石凳。
    “驿站有规矩,有爵位者、有差在身的官吏、驿传递信者,住北边房,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驿站吏员在前带路,告知驿站规矩。
    “并会依《传食律》,按律供给粺米、酱、菜羹、韭葱、盐等,不同规格的饭菜。”
    告知之余,也应驿丞之令,顺道宣传科普。
    “游学的学子、士人等,住东边房。
    其中若有爵位者,按律供给对应规格的饭食,若无爵者,则自费食宿。”
    “应役的役夫、工匠,寻常黔首,住西边房,自费食宿。役夫另住宿费用。”
    商队的主人亦步亦趋跟着,听得仔细,不敢遗漏只字片语。
    “似商队与商贾,以及罪吏、逃犯、赘婿、刑徒等,则只能住人来人往的南边房,同样自费食宿,不过价格倒是没有区别。”
    商贾虽在贱民之列,但驿吏对商队倒也没有呼喝霸蛮。
    各驿站的规矩出自咸阳,常有御史暗中巡察,若发现驿丞、驿吏、驿卒欺凌客旅,届时必施以严惩。
    “明白明白。。”
    驿站占地颇广,房屋众多,商队要了三间房屋住人兼存放货物。
    屋中靠墙一整条大长炕,下面铺着秸秆草垫,上面铺着几张草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