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原地沉吟片刻,猜不透罗幼度来意,李重进索性也不想了,直接走向了会客厅。
    罗幼度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太年轻了。
    早就听过这个在开封府闹得人尽皆知的法曹参军年轻有为,但怎么也想不到这般年轻。
    在李重进打量罗幼度的时候,罗幼度也悄悄的看了一眼李重进。
    对于这位军方大佬,罗幼度有着很深的印象。
    在后世的时候,罗幼度特地了解过陈桥兵变这段历史。
    陈桥兵变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开封城上上下下的将官不抵抗所导致的。
    一方面是因为赵匡胤太得军心,一方面也在于柴家孤儿寡母可欺。
    造成这种原因的最初是一个迷之调令,成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出任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
    柴宗训这个小毛孩直接将手握皇城兵权且忠心耿耿的李重进调到了淮南,这才导致了京中的城防全部落在了赵匡胤的手上。
    不是这纸调令,赵匡胤根本就没有希望发动兵变。
    李重进得知赵匡胤谋反,选择了起兵光复后周,不过那个时候大势已去。
    李重进对于罗幼度并没有好感,冷淡的说道:“你人来此,想来石守信、李继勋他们已经输了。”
    罗幼度作揖道:“是陛下做出了选择,哪有输赢之别。陛下特地下命许我全权处理此事,并且允许我查抄王继勋的府邸将之斩首于开封府。”
    李重进闻言脸色骤变,喝道:“好胆,你这是向我耀武扬威来的?”
    罗幼度忙道:“不敢,使相误会了。在下此来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使相,更是为了官家。在下知道使相认为以这种手法处死王继勋是对于他的一种侮辱。”
    “难道不是?”李重进怒火中烧的说道:“王继勋千般万般不对,他对大周是有功的。在战场上他多次以一当百,奋不顾死。给他一个安稳的死法,就这么难嘛?”
    罗幼度没有正面回答李重进的话,而是说道:“使相怕死嘛?”
    “死,谁不怕!”李重进毫不犹豫的回答。
    罗幼度道:“是啊,死谁不怕。可我昨夜审问王继勋的时候,问他为什么要杀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护卫,使相知道他的答案是什么?”
    “他说,他想杀的是我。因为我当众拒绝了他,他觉得丢了面子。但是他不敢砍我,怕丢了性命。就将怒火发泄到那些护卫身上,把他们当做砍我一样砍死。到现在,他最后悔不是砍死了自己的护卫,而是后悔当时没有一刀将我砍了。”
    “使相,这种人,你说他是怕死,还是不怕死?”
    第三十六章 说服
    李重进面对罗幼度的提问,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他不是不知道答案,恰恰相反是太了解王继勋这种人的想法了。
    因为在静下心来读书之前,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要说怕死嘛?
    怕的浑身发抖,可就算再怕,为了一口气,为了面子,为了逞能,再危险的事情也会去干。
    怕死但又轻生,极为矛盾。
    罗幼度见李重进并不回答自己的话,说道:“王继勋只知砍死我,他会赔上一条命。却不知道,他的那几个护卫没有一个是家奴,砍死了他们一样要赔上一条命,这就是法盲的可怕。因为不懂法,不知法,以至于有太多太多的人凭借自己的一腔气勇游走于犯法边缘而不自知。敢问使相,你能出面救几人?十个?二十个?还是三十个?”
    “官家是仁德之君,是有为之君。他想开创的是类似于汉唐这样的千秋伟业,而不是如之前的几任中原皇帝,坐拥一个割据江山,不思进取,然后二三世而亡。想要创千秋伟业,强大的军力固然重要,政策、财富、文化、民心等等一切缺一不可。在下的这番话,对于其他武官来说,只怕是对牛弹琴。可使相绝非一般武臣,定能明白其中深意。”
    “使相想给王继勋讨个公道,在下相信并不是觉得他是对的,而是出于情面,出于个人的情感。这并没有错,可此举一方面是在纵容那些不知法犯法,甚至知法犯法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在为难官家,更影响我大周的前程。”
    李重进听着这些大道理,一言不发。
    罗幼度心底骂了一句:“这家伙真难忽悠,就不能跟今天起头那位将军一样,脑袋简单些?”
    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罗幼度道:“与使相说这些,实在是不愿自己成为他人手中对付军方棋子。”
    李重进终于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道:“此话怎讲?”
    罗幼度作揖道:“在下自幼读书,但心中所向,并非跻身庙堂,位极人臣。而是向往周瑜、陆逊、谢玄、裴行俭这类儒将,羽扇纶巾,决胜千里,为我大周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乃至于马革裹尸,此生亦是无悔。故而最爱李贺的那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重进带着几分嘲弄的道:“如此说来,你这是想当自己人?”
    罗幼度摇头道:“如果使相指的是王继勋这样的?那大可不必,我罗幼度这辈子就算去当乞丐,也不屑与他共事。使相若是觉得,我这么说是向使相示好投诚,也大错特错了。我的未来凭本事自己闯,输赢死活皆在我一人。这么说是不愿见一个个骁勇善战的将官,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给庙堂上的几位相公,玩弄于掌骨之间。马革裹尸,方才是将军的毕生追求,而非败于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