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9章
    沈瑜说:“能看看您的藏品吗?”
    李传建非常小心的从拿出了一个白釉盘。
    这时,曾晴给二人倒茶。
    沈瑜让她和李传建喝茶,自己开始鉴定过程。
    他没有急着用游戏地图判断,而是凭着眼力去观察。
    盘子的白釉略偏青,盘心涩烧云龙纹,龙形矫健,神态生动。有大明嘉靖年製的款识。
    白釉盘的釉色、形态看起来都对,但是看再看一遍,却觉得有些不太协调。
    他挑不出毛病,只好打开游戏页面,用于地图验证。
    沈瑜看到地图没有任何显示,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李传建一直等着看沈瑜的判断,及时的开口问道:“沈总,您看这件盘子怎么样了?”
    沈瑜没急着说,回忆那些鉴定专家们常用的话术。
    “您能说说,怎么购买这件盘子的吗。我不是想打听事情,因为藏品的传承也对价值有影响。”
    李传健解释,这件盘子是一个朋友转给他的,朋友是从海外带回来的,这件盘子还在钮約拍卖过,有记录和图路。
    沈瑜继续问:“您对这件盘子怎么看?”
    李传建说道:“我买下盘子,研究了一些相关知识,不知道的对不对。”
    他沉吟片刻,理清思路才说道:“盘子的白釉滋润,应该是嘉靖早期仿前朝正德官窑名品的佳作。
    盘心涩烧云龙纹,其制作需先暗刻纹饰于瓷胎上,再在纹饰外施加白釉高温烧成白地涩胎品种,这种做法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多为盘类器物。
    盘子制作精良,款识字笔迹风格仍带浓厚的正德韵味。
    我查过很多资料,未见与之相同的盘子。今天能见到的相似瓷器,有嘉靖官窑有白釉绿彩刻龙纹盘,但无涩烧。因此,这件瓷器可能是孤品,颇为珍贵。”
    第931章 安慰,龙纹盘的价值
    画廊的接待室内,李传建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这件盘子的认识。
    买到这件盘子之后,他对盘子所涉及的各种工艺以及纹样,尽可能的去了解。如果不看这件实物,单听他的描述,这绝对是一件少有的古玩。
    但是,沈瑜却有些为难。
    听得出来,李传健对这件瓷器的重视。万一,他知道这件东西是假的,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这种打击。
    李传建后来说的什么,沈瑜只是听听,他更多的是想,等一会儿会如何解决这件事。
    他给李传建添了两次茶,终于等到李传建说完。
    李传建喝了一口水,见到沈瑜一直耐心的等着自己,也反应过来,说道:“抱歉,说的有点多,还没听您的意见。”
    沈瑜说:“看得出来您特别喜欢这件瓷器。人们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就冲您这研究的精神。在这件白釉涩烧龙纹盘和相关的工艺上,您可以称得上专家。”
    好话人人爱听。李传建笑着说:“可别这么说,不敢当。”
    沈瑜说:“您是下了功夫研究的,当的起。您买这件东西的时候贵不贵?”
    李传建想了想,说道:“不瞒您说,花了47万,您觉得是赔是赚?”
    沈瑜控制住表情,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曾晴,然后对李传建说道:“您想把这件古玩卖出去?”
    李传建说:“我喜欢收藏,特别满意的藏品只有这么一件,还真舍不得卖。”
    沈瑜轻轻松了一口气,你舍不得卖就好办了。
    他想了想说:“我觉得您的心态特别好,这才是搞收藏应有的心态。”
    李传建问道:“那,您觉得这件盘子怎么样?”
    沈瑜在两个人的注视下点了点头:“这件东西不错,建议您保存好。”
    李凡建问道:“您估计,盘子现在的价值大概是多少?当然,我可不是要卖掉盘子。”
    沈瑜斟酌着说道:“古玩的价格一直在变动。据我所知,目前的这种古玩的行情不太好,毕竟这类工艺相对少见,也没有多少参考,形不成那种追捧的风气。
    所以,建议您可以等一等,等到这类古玩价值走出低谷之后,你有什么想法,那时候再考虑。”
    李传建又问道:“现在大概能值多少钱?”
    沈瑜说道:“大概60万左右。”
    这个答案明显让李传建有些失望。
    沈瑜说道:“李先生,我们画廊这次举办画展,特别聘请了一位顾问,是富苏拍卖行的业务经理,这家拍卖行您应该听说过。”
    李传建点头:“听说过,是世界知名的拍卖行。”
    “这位的业务经理在我们公司,等一会儿,我请她来给估算一下价格,你看行吗?”
    “是吗?太好了,你们画廊果然是大画廊,业务广泛。”李传建很高兴。
    沈瑜对曾晴说道:“曾姐,麻烦你去把詹妮特请来,她的手续应该办完了。”
    李传健嘱咐道:“不着急,如果人家有事儿,我可以等。”
    曾晴答应一声,离开接待室。
    等待的时间,沈瑜敲侧击的询问李传健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李传建没有多想,直说自己以前只认识曾晴,直到昨天听几个玩收藏的朋友说起了沈瑜的事情,有人就提议他拿瓷器找沈瑜鉴定。
    李传建有些心动,这才找到了曾晴。
    沈瑜不动声色的问了李传建那几个朋友的情况。从李传建的描述中,知道那位提建议的,应该是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