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1章:读书人的规矩
    站在金陵城的城楼上,望着底下那密密麻麻的大军,宇文靖有些头疼,贾本道有些胆寒,典章有些开心。
    典章的嘴角勾着一缕不易察觉的微笑,哼哼,老子在两淮广陵府的时候没少受你们白眼,现在看到了吧,老子当初也是这么个情况。
    底下的王爷们策马而立,汾阳王一手握着马鞭,一手放到额头遮住阳光,然后抬头朝城楼上望。
    他望了许久,胸膛挺直,似乎有口浩然之气要从口中喷涌而出。淮南王捻着小胡子,斜着脑袋望着他,心想,这厮难不成要吟诗作对。
    许久后,汾阳王放下了手,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淮南王竖起了耳朵,“金陵城,真他妈的高啊!”
    淮南王差点一头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许三平望了眼城楼,又望了眼萧克定,说:“这金陵的城墙,修葺于大明王朝,固若金汤。当年太祖皇帝久攻不下,大明末代皇帝出城投降,所以这城墙没什么损坏。
    时隔近千年,虽然朝廷没给江南金陵拨过一两银子,但是金陵多豪富,每隔三十年便自掏腰包,修葺城墙,所以,这金陵不好拿下来。”
    萧克定抬眼望去,只见城墙蔓延开去,长长的如同巨龙,一下子修到了长江边上。
    长江上,停满了战船,瓜州的水师,两淮的水师,严阵以待。中原的王爷们都是马背上的英豪,一旦下了水,还不如狗,所以想水战,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萧克定沉吟了一下,说道:“不着急,先安营扎寨,看看朝廷得到消息后怎么看。”
    贾本道瞅了一眼城墙底下,说道:“总督大人,这可难办啊,底下的可都是王爷,他们能打得,我们可打不得。”
    宇文靖在大冬天里启开了折扇,迎风而立,他冷笑道:“大梁的王爷,若还记得自己姓什么,就断然不会来此了。”
    贾本道见宇文靖目露寒光,立刻说道:“总督大人,你要三思啊。”
    “王爷们不好得罪,但宫里的娘娘更不好得罪,更何况底下还有萧克定,不让这个老匹夫碰一鼻子灰,到了朝廷,我说话也不硬气。所以,打,总归是要打的,哪怕这些王爷来此只是摆摆样子,我们也是要打的。”
    听到这番话,典章不禁心生佩服。这个宇文靖,看起来白衣飘飘,没想到还是个铁腕手段的人。
    宇文靖望着城楼底下继续说道:“王爷,不太好明面上得罪,但仗却不能不打。”典章听罢,点了点头,心里赞同,“但是嘛,关键要看谁打。”
    典章的心一悬,他一扭头,发现宇文靖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典章心里发毛,硬着头皮说道:“总督大人,您老看着我作甚?”
    宇文靖收了折扇,用扇端指了指城下,然后拱手道:“典将军乃是当世的名将,我宇文靖士子出身,终归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典将军,帮帮忙吧。”
    典章的嘴角使劲的扯了扯,心里大骂道,我他妈不就吃了你几顿火锅嘛,你用得着这么坑我嘛,直娘贼,良心大大的坏。
    城门开启,典章率众厮杀。
    在外的三位王爷,哪怕是萧克定也没有料到,宇文靖竟然会派人主动出击。
    城楼上的贾本道不忍直视,他小心的问,“大人,这么坑人家,日后去了京城,相王那里不好说话啊!”
    宇文靖轻松地摇着折扇,白衣飘飘,好是潇洒,“怕什么,娘娘开心就好,相王骂娘,反正骂的是我老娘,和你也无关。”
    贾本道不再多言,心想,宇文大人你够狠。
    ......
    对于江南围城的消息,胡世海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甚至比宫里还早,这自然是宇文靖刻意交好的缘故。
    深夜,胡世海造访救国公府。
    怀抱黄狗的张明狐疑的望着眼前的中年人,心想难不成你也来蹭饭。虽说老头子最近在卖字,对外是宣称补贴家用,但我可是一个铜板儿也没看到,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又来干嘛。不管你来干嘛,敢来此的都不怕被老头子骂,那老头子一定会留你吃饭,说不得还要出去买坛子老酒......
    张明二话不说,直接关门,胡世海伸出一只脚挡住了门扉。胡世海抬起两只手,满脸含笑,他左手提着一只鸡,右手提了两串肉,张明望望左边,又望望右边,终于不再关门,问道:“你是何人?”
    胡世海笑得更灿烂了,“小公子,不记得我啦,我是大学士的学生小胡啊,当年还抱过你呢。”
    一听这话,张明并不关心他抱没抱过自己,“你说,来都来了,还带啥子东西嘛,客套了是吧,见外了是吧。”张明嘴里说着谢词,手上动作却快,左手接过了两串肉,右手接过了鸡,他看了一眼那鸡,“还是母鸡呢,这下子家里多了只会下蛋的鸡。”张明立刻侧身让过了胡世海,笑道:“老头子的学生们,属你最有良心。”
    每回褚仁杰掏钱给张府买米的时候,张明都要这么说一句,不知道褚仁杰听到老师的儿子把这“最有良心的学生”的名号因为一只母鸡就送给了其他人,作何感想。
    胡世海进了去,却一头扎入了黑黢黢的院子里,他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清,冷不防的就撞到了柱子上,他一手捂着脑袋,一手说道:“府上怎么不点灯啊。”
    张明提着鸡和肉说道:“点什么灯啊,就我爹那点俸禄,买完了笔墨纸砚和一些老书,买米都不够,还点灯嘞,奢侈了。”张明走到了胡世海身前,然后说道:“你跟着我,我打小摸黑习惯了,等到了北边的后院,那里亮着灯,我爹正和周伯父看书论道呢。”
    胡世海一撇嘴,心想,当年离京的时候,老师是左相,家里一穷二白,现在回京了,老师是大学士,家里还是一穷二白。不愧是老师,数十年来将贫困坚持到底,这份坚韧不拔的意志,当称我辈楷模。
    胡世海跟着张明一边走一边问:“这两日,老师说要给人起名代写墓志铭补贴家用,一个字一千两,有不少人托着关系求墨宝呢,怎么还这样拮据?”
    张明猛地停下,胡世海没留神,撞到了张明的身上,张明手里的鸡受了惊吓,咕咕咕的叫个不停。
    张明气急败坏的说道:“你不提这事还好,提了我就来气。据老头子回来吹牛说,他至少赚了一百万两白银,原来张甫之三个字这么值钱,我问他银子呢,他说捐给户部修河堤去了,我说那咱家吃啥,他对我说家里书多,多读书,养吾辈之浩然正气,我说浩然正气又不能当饭吃,家里揭不开锅了啊,他就脱了鞋打我,说我有辱斯文,还说我不上道,朽木不可雕也,还说养了浩然正气,肚子里有气,就饱了,怎么会饿,我说,人总要放屁的,放了屁,那气就没了,肚子就又饿了,结果他追着我满院子跑......”
    胡世海听完,差点笑出了眼泪。
    老师还是那个老师,老师的儿子还是那个儿子。
    书香门第,清流楷模啊。
    来到了书房,张明早早地把鸡放了,进门前,胡世海摸了一锭银子给他,小声说道:“那鸡你不舍得炖,那就留着下蛋吧,你去买些酒菜来,我和老师喝两盅。”
    张明又把银子递了回去,说道:“老头子清高不假,但我也是读书人,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规矩,你来看老师,带点东西来,是应该,我收了,不坏规矩,但要是再收了你的银子,那就坏了规矩了。”
    胡世海想了一下,笑道:“等会,我求老师给我写个字,这银子,就当定金。老师的字,一个卖价是一千两,我没那么多银子,咱这不是内部人员,拿个优惠嘛,赶明儿,我再送一百斤大米来,算是付清了买字钱。”
    张明把银子塞到了怀里,说道:“我爹那么多徒弟,有名声的不少,更有几个,我爹自己瞧见了都心里欢喜。周伯伯就说了,那些人,都是蠢材,我爹看走眼了。今天见到你,才知道,你是真正懂咱们读书人规矩的,所以这银子我就收了。明天那一百斤米,麻烦你早点送过来,家里的米缸见了底,否则我早上没法熬粥。”
    胡世海一阵心酸,拍了拍他的手,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言。
    张甫之抬头,见来人是胡世海,也是心中一喜,就起身说道:“世海来了。”然后就对外喊道:“张明,你出去买点酒食,我要招待客人。银子不够,就先欠着。”
    黑暗里传来了张明的嗓音,“知道啦。”
    胡世海落座,看到了周霖宜。张甫之笑着说道:“来来来,老周,给你引荐下,这是我的得意弟子,胡世海。世海,这位是......”
    后面的话,张甫之一时间难以启齿,怎么说都不好,胡世海也有些尴尬,当年,他仗义执言,得罪了右相党,这才被贬谪到了天凉郡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右相下台,左相掌权,当年的死敌也变成了至交好友,反倒是他,有些坐立难安。
    周霖宜看出了他的尴尬,就拱手道:“老夫自我介绍好了,我是周霖宜,原大梁奸相,现大学士府上蹭吃蹭喝的老翁,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叫我声老周。”
    胡世海笑着摆手道:“方才在门外,我听了张公子一番教诲,明白了读书人的规矩,受益颇多。礼数自然是不能乱的,若是不嫌弃,我随张公子一道称您一声周世伯好了。”
    周霖宜一抚长须,笑道:“好哇好哇,读书人不逾矩,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