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杜少陵与儿女
    我喜读陶渊明诗,有许多篇都很喜欢,其一是《责子诗》。对于此诗,古来有好些人有所批评,其中唯黄山谷跋语说得最好:“观靖节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愁叹见于诗耳。”所谓俗人中却有一个杜子美,这很有点儿奇怪。《遣兴》五首之三是说陶公的,末二句云:“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陶诗题目虽是责子,其实内容是很诙谐的,山谷说他戏谑,极能了解这诗的意味,又说慈祥,则又将作者的神气都说出来了。嘉孺子而哀妇人,古人以为圣王之用心,却也是文艺中的重要成分,便是杜子美自己的著作也是如此,而且比起别人来还要比较的多些。正如人见了小孩的说话行动,常不禁现出笑容来一样,他们如在诗文图画里出现时,也自有其一种和蔼的氛围气,这就是所谓慈祥戏谑的气了。杜陵野老是个严肃的诗人,身际乱离,诗中忧生悯乱之气最为浓厚,写到家庭的事也多是逃难别离之苦,可是仍有不少歌咏儿童生活的部分,值得抄录出来。如《彭衙行》云: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又《羌村》云: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这是说乱后还家的情形的。《百忧集行》云: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皆写小儿琐事,饶有情致。《北征》中有数联云:
    粉黛亦解包,衾稠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前八句写女孩子弄妆,与左太冲《娇女诗》可以相比,不过写得更是充分罢了。后四句则与《羌村》所说同一情调。可以见作者的真性情,而知道《遣兴》所言未免存有“客气”。七律中亦有数处说儿童者,例如: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律诗对句上下分咏,不免零碎,不及古诗之成片段。以上只据《十八家诗钞》中杜诗部分引用,颇多不备,但总可以看见大概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