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离开京城之后,贾似道就开始闭门谢客,除开他愿意见到的人,其余不管是什么人,都会被管家挡在府邸的外面。
贾似道最为痛恨的就是趁火打劫之人,偏偏吕文德就是这样的人。
当年强行推进公田法,贾似道也知道自身得罪了不少的权贵,可若是不这样做,朝廷根本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朝中以及下面那么多的官吏,一旦拿不到俸禄了,还不闹翻天,那样他贾似道恐怕死的更惨,不过这样做,肯定会留下后遗症,这一点贾似道是明白的。
贾似道做事情,历来都是有条理的,也是有的放矢的,首先推行打算法,清除了朝中绝大部分的异己,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和权势,接着推行公田法,这样就算是有人想着反对,也掀不起大浪,而贾似道运气最好的是,其支持的太子登上了皇位。
可以说贾似道拥有的权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这也让贾似道有些飘飘然了,危险临近的时候不自知,若不是幕僚之中有人提醒,恐怕贾似道还是异常高调。
变故就从襄阳之战开始的。
大战开始之初,贾似道也是满怀信心,以为派遣的大军能够打破蒙古大军的包围,巩固襄阳府城的守卫,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派遣的大军总是遭遇到惨败,而且蒙古大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一直到抵近襄阳府城展开进攻。
也就是这个时候,贾似道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了。
首先是皇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皇上一段时间不见他贾似道了,接着就是朝中出现了诸多私下里的议论,都是针对他贾似道的,议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朝政紊乱,身为魏国公、平章重事、左丞相的贾似道,居然不上朝,在府邸办公,且举荐幕僚出任朝中的高官等等,最后就是到府邸来的官吏人数在慢慢的减少了。
贾似道当然有自身的途径,想方设法调查之后,他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胡贵妃的身上。
当年受到皇上宠幸的胡贵妃,被贾似道算计,被迫进入尼姑庵,不过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皇上还是将胡贵妃再次招纳进入宫中,那个时候贾似道权力达到了巅峰,也就无所谓了,谁知道几年时间过去,再次得到宠幸的胡贵妃,开始说他贾似道的坏话了。
进一步的调查,贾似道终于发现了胡贵妃背后之人,那就是两淮制置使吕文德。
此刻贾似道才发现巨大的麻烦出现了。
吕文德在朝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因为蒙古大军进犯襄阳府城,让吕文德的权势骤然大了起来。
说起来这还是贾似道的功劳,毕竟吕文德是文武双全,且曾经领军打败过蒙古鞑子,如此危机的时刻,必须要让吕文德来化解襄阳府城的危局,而且吕文德的兄弟吕文焕,死死的守住了襄阳府城,让举荐其的吕文德,也沾光了。
军事部署和安排方面,贾似道有自知之明,他没有多大的本事,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插手作战的事宜,故而襄阳之战的绝大部分事宜,都是让吕文德去办理的。
吕文德地位提升,其女婿范文虎,也跟着得到了提升。
贾似道曾经很是信赖范文户,甚至打算提升范文虎为殿前司诸军都指挥使司,不过范文户身为吕文德的女婿,其身份还是让贾似道警惕。
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同贾似道的分析,范文户直接倒向了吕文德。
驰援襄阳府城的战斗,贾似道一直都是支持的,只不过这期间,范文虎和夏贵等将军,都直接进言,说是蒙古大军的战斗力强悍,兵力太多,根本无法突破其包围圈,这样长时间的驰援,长时间的作战失败,不仅仅损失钱粮,还会影响到大军的士气。
贾似道认为有道理,于是同意不再驰援襄阳,可最终的罪名却落到了他的头上。
出任丞相之后,尚未被人算计过的贾似道,终于也被他人算计了,这口气贾似道忍不下去,却没有地方能够发泄。
回想起这一幕幕,贾似道最为庆幸的就是没有让吕文德留在京城,如此吕文德在京城的根基就不是很稳,至于说两淮,吕文德的根基同样不稳,毕竟吕文德接手李庭芝出任两淮制置使,而李庭芝在两淮有着太雄厚的根基,吕文德想着短时间之内消除李庭芝的影响,也是没有多大可能性的。
吕文焕的血书送到京城,贾似道凭着本能,发现了危险的临近。
这份危险倒不是说襄阳府城有可能失陷,而是吕文德等人,可以凭借着血书,在皇上的面前弹劾他,且要求朝廷派遣大军驰援襄阳府城。
到时候,不管贾似道同意大军驰援襄阳府城,还是不同意大军驰援襄阳府城,怕是都会引发朝政的波动,而吕文德等人,很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贾似道失去权力。
在苦苦思索之后,贾似道首先动手,他派遣四爷到四川去,代表朝廷要求云川节度使吴邵刚出兵驰援襄阳,而且四爷带着吕文焕的血书专门到四川成都府城去。
这一手,能够让血书远离京城,导致影响不是太大。
而朝廷之中,要害部门安插的基本都是自身的心腹,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就算是皇上发怒了,若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还是不能够动摇他贾似道的。
当然,贾似道最大的依靠,就是谢太后了。
贾似道得到了谢太后大力的支持,若不是有这样的支持,贾似道也不可能有如此之高的权势,而且迄今为止,谢太后都是支持贾似道的。
此事异常的秘密,外界压根不知晓,吕文德等人也不可能知晓。
这是贾似道最大的定心丸,也是贾似道保证能够击败吕文德的利器。
吕文德本人并没有在京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两淮,不过其在朝中的力量,也在慢慢的壮大,毕竟襄阳之战开始后,吕文德逐渐开始参与朝廷之中的事情,也逐渐开始得到了皇上的信赖。
四爷离开京城半个月时间之后,贾似道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之下,他计划在早朝的时候,专门商议驰援襄阳府城的事宜了。
贾似道的意见是明确的,到如今这个局面了,不能够继续驰援襄阳府城,而是要尽可能的保全朝廷大军的力量,至于说驰援襄阳府城的重任,贾似道已经派遣四爷,前往四川,要求驻扎在四川的大军驰援襄阳府城。
这个一石两鸟之计,贾似道也知道云川节度使吴邵刚是不可能驰援襄阳府城的,可为了让朝廷大军不再继续驰援襄阳府城,只能够将这个黑锅给四川背下了。
四爷与吴邵刚之间的关系不错,这一点贾似道是知晓的,当初选择四爷进入到幕僚队伍之中,贾似道就想到了这一层,他为自身这样的安排感觉到庆幸,现如今派遣四爷到四川去,也是得意的一手,即不想得罪吴邵刚,也不想让自身的权威遭受到损坏。
说起来所有的事宜,贾似道都是独自准备的,没有让任何人知晓,他也没有派人去监视与吕文德靠的很近的那些大臣,如今还不能够打草惊蛇。
距离早朝只有两天的时间了。
贾似道依旧没有上朝,这是皇上赐予他的权力,也成为了他的习惯,只不过这段时间闭门谢客,包括朝中的诸多事宜,贾似道都是放着的,没有马上去处置。
这是贾似道惯用的手段,只要他不处理朝政,那么朝廷就会停摆,到时候皇上就会着急,就会软下来,要求他贾似道回到朝中去处理事宜。
天快要黑的时候,管家进入了书房,脸色发白。
“老爷,宫里来人了。”
贾似道看见了管家手中拿着的玉牌,惊得如同兔子一般跳起来,脸色也发白了。
“快请,快请。。。”
来人脸上蒙着黑布,就算是进入到书房,也不曾拿下脸上的黑布。
贾似道的态度显得攻进,看着来人,什么都没有说。
“咱家是传话的,上面询问了,魏国公为什么关键时刻不到朝中处理政务,难不成看着朝中的事宜其他人处理吗,上面对此事很是伤心,还请魏国公迅速到大内去。。。”
贾似道的身体晃动了一下,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
“这都是下官的疏忽,请公公回复上面,下官明日一早就到枢密院去。”
来人轻轻点头。
“上面说了,最近宫里有些不太平,越是这样的时候,魏国公越是要稳住,不要以为什么事情都没有,真正等到出事情的时候,怕是无法应对了,上面要魏国公记住一件事情,一定要忠心皇上。”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来人从府邸的后院离开了。
贾似道的脸色变得狰狞,这一次他判断错误了,看来皇上不会主动请他到大内去了,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贾似道必须要收敛了,不能够用以前的态度来做事情,毕竟皇上登基已经七年时间,在朝中能够找到其他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