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五五章天意龙玺天赐永昌
    周同给父亲母亲的坟墓做了最后一次祭奠,数百文武官员在近处祭拜,五万皇家侍卫在两千米之外跪拜,十里外的二百万大军轰隆隆的倒戈匍匐而拜,场面尤为壮观。
    周同还是为坟下的周传雄和金云英流出了两道眼泪,两人一生不过活了三四十岁,可以说结局悲惨,周同继承了两人的血脉,同样继承了两人身上的光环,余化龙是为着这光环才有的生机,周蒙王朝也是在这个光环之下建立起来的。
    司马芸樱在圣皇罗帐给周同做了一番打扮,换上皇袍戴上皇冕,再一看便是另一种气度模样。
    巨大的龙辇上周同端坐龙椅,两旁站着余化龙和丁义珍,司马芸樱在周同身后服侍。三十二匹黄金马拉动龙辇,群臣高呼圣皇无疆,五万皇家龙骑卫开道,二百万大军徐徐跟着隆隆开拔。
    蒙京城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蒙京城,原来的蒙京城加高加固了城墙,做了周蒙京都的内城,外城扩大了十倍,城高百米,巨大的护城河宽达五十米,精钢炼造的吊桥平坦宽阔,两旁巨大的铁链子堪比壮汉的腰粗。
    蒙京城周围数千万军民在城外连绵三百里,夹道迎接圣皇的到来,龙辇所过,军民匍匐跪拜,高呼圣皇无疆,周蒙永昌。
    周同高坐龙椅,看到如此阵势眼含热泪,前世的自己有些傻气,今日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龙辇到了宽阔巨大的城门前,周同转身高喊:“天下最好莫过百姓,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养育国家的父母,是国家朝廷的父母,当官者不为父母做事便是不孝,不孝父母者其心可诛,必诛!”
    周同喊的真切,全力一喊声达数百里,数千万百姓如受雨露滋润,如受天意感召,漫天遍野的匍匐磕头,连声高呼圣皇无疆,周蒙永昌,一时间千里之内如炸了锅一样的声势滔天。
    圣皇之宫雄威伟岸,圣皇之殿堂阔大无际,周同高坐大殿黄金龙椅,丞相府八部十三厅以及军部三公列班两侧,军部三王为日东王周传杰,河东王詹天利,肃北王左忠堂,只是至今未能圆满,丞相府议事委派了三公暂代三王执掌军部。
    周同先请余化龙坐,再请右相金鹏坐,丁义珍和左相年纪较轻,周同请了三次未敢落座,周同再请年高德劭的几位老臣坐,众文武称颂圣皇大德。
    各部衙门大小官员按位阶一一拜见圣君,周同下了第一道口谕,年老体弱者免跪,年高德劭者赐坐,皇宫不限位阶,百姓也可参观。群臣激昂,大颂天子圣皇圣德。
    丞相丁义珍请奏,圣皇归来,普天同庆,可否大赦天下。周同准奏,并附加了一条,各地方官员清查当地民众疾苦,年老无人赡养者朝廷发放赡养费,直至终老,残疾不可劳作者朝廷负责接管,照顾其终生。
    众臣幸甚,丁义珍即派监礼司仪通告天下,圣皇口谕即日生效。
    内城一处偏僻的小院前,周同默默的来回看着,抚摸着,铁匠铺又变得陈旧了许多,那个塌陷的灶台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小院的门楼还是老样子,不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多少有些损坏。
    小院前面的原本的一颗小树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树,显得小院越发的小了。
    是的,这是周同前世的家,是前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小院里只有四个人,除周同外还有余化龙、丁义珍和司马芸樱。
    “余伯伯,还记得二十多年嘛,当时我不听你和丁姨的话,整天住在这个小院里,每天就和栋子和吕氏兄妹在一起,不是出去骑马狩猎就是在这个小院喝酒聊天,呵呵,这么一晃便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余化龙面带歉意,丁义珍抢他一步和周同说话,“圣皇记得就好,不过事情早就过去了,我看咱们还是说说眼下吧。”周同笑道:“眼下?眼下不是好好的嘛,放心丁姨,我不会再让你和余伯伯为我担心了。”
    丁义珍心智无人能及,余化龙何尝不知道她的本事,当即附言道:“主公说的对,我们都不再担心你,义诊应该是有别的话要和主公说。”
    “嗨,那就说吧,这是咱们的小家,又没有外人,丁姨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周同坐在当年睡过的木床上,伸手抚摸之顺滑洁净,心道一定是他俩在等我回来,每天把这里擦的锃光瓦亮的。
    丁义珍躬身道:“圣皇明察,咱们周蒙国这二十多年来年年有战事,国力本来就不甚强,近十年周国过来的穷苦百姓达十三亿之多,朝廷穷其所有总算让这些百姓有了可耕之地,勉强填饱肚子度日,前线三关三大元帅府每年所需物资钱粮占了全国一年税收的三成有五,再有国内八百万军队,仅军事支出便要了一半的税银,周蒙上下衙门各地大小官员总计七百多万人,许多衙门三十年未曾修缮,破旧不堪,然而国库空虚,除去最基本的开销,剩下的税银仅能勉强发放俸禄,如果再照顾那些孤寡老人和伤残百姓,咱们的朝廷实难办到。”
    丁义珍说的是实情,余化龙和司马芸樱说了不少国家朝廷的事情,周同心道我知道你们没钱,你敢在朝堂上答应并且立即颁布,一定有你的想法。
    “哎呀丁姨,怎么不早说,我初来乍到的,看着咱们蒙京城挺红火,还以为各处都是这样的光彩呢。”
    丁义珍匍匐跪地,“圣皇明鉴,臣下不过为了迎接圣皇,扬我国威,也是为了安抚天下百姓的心,让天下百姓凝聚在圣皇这里,才大张旗鼓接来圣驾。”
    “丁姨怎么又这样,你的岁数比我大了都快一倍了,怎么说两句话就下跪。”周同扶住丁义珍笑道:“丁姨以后要是不支声就跪下的话,那我也和你对着跪了哈,反正我比你年轻,跪的肯定比你快。”
    余化龙笑道:“义诊这只是给主公讲述咱们周蒙国的实情,我相信义诊还有下文,主公听她讲讲。”周同心道我想也是,“好,丁姨请讲来听听。”
    丁义珍侧着身子坐好,慢慢说道:“如今各地官衙亲自带头开荒种田,适合放牧的围场畜牧,咱们周蒙国朝廷还是有些水土畜牧方面的能人,丞相府也有官员专注这些,臣下想着前几年会很困难,只好先照顾少量的孤寡老人和无依无靠的重残百姓,尽可能从当地官衙那里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只是担心下面的官员办事不利,多少会影响一些民生。”
    周同笑道:“丁姨的办法最务实,不过朝廷仅仅有政策还不够,我看需要用制度和法典约束各处官员的职责和权限,用制度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做官,用法典使百姓有依据监督官员们的行为。我相信咱们选的官员只要心里装着百姓,那些制度和法典便是他们的镜子,而不是约束他们的工具,这就看他们怎么想了。”
    余化龙抚掌而笑,“主公在大师伯那里如何学到了治国的本事,我看主公的提议好,非常好,当官的如果怕约束怕监督,那一定不是什么好官,趁早下台换人。”
    周同笑道:“我这个建议听起来简单,但却是个极其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丁姨要是觉得难做,那咱就慢慢的来。”
    丁义珍起身离座,看样子还要跪拜,周同一伸手便扶住了她,笑道:“丁姨,咱俩一起吧。”
    丁义珍面红如潮,正目道:“主公有此心胸,义诊愿肝脑涂地,一定把周蒙王朝治理成天平之国,鼎盛之国。”
    周同想到了肃北领固永县的县令张石头,笑道:“我认识一位清官,清平如水,做了四五十年的县官,日子过的却很舒坦,他叫张石头,那日我在城墙唤百姓为养育国家养育当官者的父母,就是从张石头刻在县衙迎门墙后方的一段诗词中学来的。”
    余化龙笑道:“是嘛,我说主公怎么说的那么好呢,原来也是学来的。”丁义珍道:“愿闻张县令所刻诗句。”
    周同笑道:“他那篇诗句其实就是一副对联,横批‘为官为民’,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余化龙与丁义珍听了均觉浅显易懂切寓意深刻,司马芸樱笑道:“师父,这幅对联您好像给我们说过。”周同道:“是啊,给你说过,但是余伯伯和丁姨不知道啊。后面还有呢,张石头县衙的匾额上写了五个大字,为父母做官’,懂了吧,这就是张石头为官的意境。”
    余化龙道:“主公就是从匾额上的五个字悟出来的?”周同笑道:“也不完全是,主要是我当时问张石头那五个字的含义,张石头说百姓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当然是为了供他吃喝的衣食父母才做的官。”
    余化龙叹道:“这样的好官竟然只是一个县令,我看左忠堂兄弟傻了吧。”周同笑道:“那时候还是大周的官,左家姥爷为了保护张石头才给了一个三不管的穷县,现在一定好了。哦,师父给张石头续了五十年的命,说他确实是一个难道的清官好官。丁姨,让他给咱们国家做大官吧。”
    丁义珍躬身道:“圣皇圣德,才会有张石头那样的清官,我当立即派人去肃中省请他过来。”周同笑道:“丁姨不用派人了,我还要去见一见左家姥爷和我的唐家姥爷以及唐家舅舅呢,到时候我亲自去请他,不知丁姨打算给张石头一个什么官职呢?”
    丁义珍再躬身道:“臣下为官不如张石头清廉公正,没有张石头那样一颗谦卑阔达的心,臣下愿意让张石头顶上丞相一职,臣下愿意做他的副手。”
    “唉咦,丁姨啊丁姨,周蒙王朝的丞相,除了你谁也没能力也没资格做,张石头虽然是个清官,但是处事不够机警,还有些迂腐固执,我看不如让他做咱们周蒙国皇厅黎民会的会长吧,他和文倩一样,都是对贪官污吏有着不一样的慧眼的人,谁贪谁不贪,张石头比咱们的文倩还要看得清楚。”
    丁义珍一时犹豫,余化龙笑道:“主公这样说了,我看会长就会长吧,反正张石头年纪小不了,让个老头当会长最好。”
    丁义珍道:“张石头做了四五十年县令,一定深知百姓疾苦,能安于清贫四五十年坚守一个县城,那是一般官员无法想象的,圣皇,以臣下看,在张石头担任皇厅黎民会会长之外,还应该给他委派一个实在的职位,好让他能使出能力来。”
    “好,丁姨你说吧,给他什么官都行,我看就是还给他一个县官,他也会乐滋滋的去上任。”
    丁义珍躬身道:“张石头乃是官员们的楷模,县官不利于向天下展示,以臣下来看,不如做御史监国吧。”
    “御史监国?”这官称别说周同,余化龙也没听过,丁义珍道:“御史代表圣皇,监国则监理全国官风民气,以张石头那般为人,一定能指引全国官民升华风气的。”
    “好!”余化龙赞了一声,“义诊看的比我们深,主公恐怕这几年又要经常外出,义诊一个人要忙的事情太多,让张石头过来帮你管着国家风气和官吏百姓之风气再好不过,我看就这样定了。”
    周同心道张石头还真的可以胜任这一新的职位,“好,我赞同,到时候就让张石头来做御史监国。”
    丁义珍道:“御史监国权力在我之上,不但可以监督全国官员与百姓,还可以监督丞相府,包括我,同样在御史监国的监督范围之列。”
    余化龙很以为然,丁义珍这是在为以后打算,是为周蒙王朝的万年基业打基础,周同笑道:“丁姨果然心思缜密,如果国家法典与官员责权制度成熟了,再有御史监国监理天下,那么国家的运营便会更加的顺畅了。”
    丁义珍道:“如此我便没有权力任命御史监国,还请主公以圣皇之名加奉张石头。”
    周同哈哈一笑,“好一个丁姨啊,我服你了,来来来,今后咱们用这个来给定好的事情盖章子。”
    周同手中现出一块龙首方底的玉石,“余伯伯,丁姨,芸樱啊,这个是龙玺,其实就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玉玺,这块玉的坚硬程度很吓人,金岩石也没它坚硬。”
    余化龙拿起龙首方玉观看,眼神中已露出震惊,再看下方四个刻字,‘天赐永昌!’惊呼道:“此乃真玉玺,仙人所传,先朝遗物,竟然落到了主公身上,果然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