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莺语燕歌霞光异彩
    周德江感受到这位如同父亲般老人心中的喜悦,他也跟着高兴,他对小同同的关爱并不比老爷子少,并且对周小同体内的变化知之更深。
    周永茂人老世故,也知道周德江的心思,“德江,大爷知道,你是像保护我一样,同样也保护着同同,保护着咱们周康村。德江,大爷我从前没能照顾好你,你,你不如再找一门亲事吧。”
    “大爷!”周德江的身躯极其健硕高大,微微一躬就如山岳倾倒,“大爷,德江别无他念,只想陪着您安稳的度过一生。”
    周永茂扶着周德江那粗大的手臂,轻叹一口气。“好,好,大爷不说了。德江,今后有机会还是要出去看看,也能了解一些外面的世道。地里的农活不要太多操心,家里还缺吃穿不成,把精力多放在修炼上,你跟着你山中的师父学的掌法怎样了,我看密室里的那三堵墙,都快经不住你的掌力了,大成了吧?”
    周德江刚毅的丑脸上充满了温情,谦逊的说道:“那拳法极其精妙,我的那位师父亲手只教了我一招,不过拳谱都懂了,后面就看我的悟性和机缘如何了。”
    老爷子惊讶了,家里密室中的三堵墙都是专门用来练掌力的,墙厚一米五,材质精钢,周德江只学会了一招便快要把墙打穿了,能不惊讶嘛。
    周德江不显山不露水,在家里整天只知道埋头干活,练武时也不会让别人发觉,如果让周永茂知道了那钢铁做的墙体只是在普通掌法的掌气下凹陷下去的,不知老爷子会如何做想。
    不过周永茂倒也知道周德江的性子,惊讶完了也就自然了,笑道:“德江,我看你是怕毁了密室,不敢用全力,对你修炼不利啊。这样吧,你隔三差五的还到大荒山里去,家里的活儿不用你多操心,打明儿我把你三叔叫来帮忙,他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今年起招十来个长工,农忙时多请些帮工,多给些钱两就是。”
    “大爷,我不会耽误地里的活,我能干完,三叔家里还有好多事……”
    “好了。”周永茂固执的说道:“就这样定了,上百顷的耕地,需要耗掉你多少时间,你修炼有成了,对我,对你大娘和小同同,对咱们周康村都是好事情。德勇他们的武功虽然也不差,但万一来了强敌,周康村还是需要你来保护。”
    周老爷子自顾走了,周德江双拳紧握,抬起一只独眼望着碧蓝的天空,偶尔有一两只春燕飞过,“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周小同一口气练完两躺拳法,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来回走着放松身体,而是站在当地,紧闭双眼,体会身体中的那丝涨热的气流。双臂内侧是舒服的热气,手腕好像不是很舒服,想着热气过去顶几下,隐隐听到“嘎嘣”一声,手腕一处猛的鼓涨的有些难受,而后热气撞了几下减弱了,慢慢就消失了,手腕一下子舒服极了。
    周德江面露喜色,小同同又自行冲开了一道穴位,如果周永茂知道了,是不是又该惊叹了。
    周奶奶在东偏房一屋里纳鞋底,家里四口人的鞋子都是周奶奶做的,比市集上出.售的耐穿多了。
    鞋底是用纯棉粗布累加,用煮熟的玉米粥沾到一块的,然后根据脚掌裁成鞋样,再一层层包上细棉布,罗到一块儿。用粗大的针线,密密的一针一线的穿透缝住,上面再扎上鞋面,这鞋子就做成了。
    鞋面有各种各样,最主要还是鞋底结实,俗称千层底,就是说有一千层布,穿在脚上舒服,透气,韧性好,不咯脚。
    不像市集上卖的便宜布靴,鞋底用粗布包裹着经过碾压,用面浆沾到一起的棉麻,打圈连带鞋面缝上一圈粗麻线,就成了,跟家里做的千层底没法比。周奶奶做的鞋子出了名的好,二爷爷周永昌每次回来都会讨要两双。
    “奶奶!”周小同跑到周奶奶跟前叫了一声,小身子扑在奶奶的膝下,圆棱棱的眼睛黑白分明,看着奶奶手中的活儿,看着鞋底较为宽大,不像是爷爷的鞋子,于是便说:“奶奶,是给江伯伯做的吗?”
    周奶奶一见小同同就会容光焕发,“嗨嗨嗨,不是,你江伯伯的还有两双新的,这是给你父亲做的。”
    父亲!周小同听着这两个熟悉而又生疏的字眼,幼小的心灵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一个无所不能的身影。可是,他又那么遥远,那么触不可及。
    小同同用那含糊的眼神,迷茫的看着奶奶,年前都已经听说,父亲要回来了,那几天同同激动的连续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日日盼夜夜想,想着心中的父亲就要回来了,小家伙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周康村,恨不得告诉村子里所有的人。
    可是父亲却迟迟未来,日子久了,小同同也就慢慢不再那么激动了。两个多月来,这份激动深深的藏在心底。今天,又一次被掀了出来,稚嫩的小脸上挂起了泪花。
    “真的,爹爹真的快要回来了?!什么时候?还有几天呀?奶奶?!”周奶奶温存的说道:“快了,这次是真的快回来了,也没几天了吧。”
    周小同把头埋在奶奶的怀里,感受着奶奶的温暖,想象着父亲的模样。
    “妈妈呐,妈妈不跟父亲一块儿回来嘛!”一双清澈通亮的黑眼珠再次涌出一层层水雾。
    周奶奶听了一怔,感觉到心爱小孙孙的悲伤,不由得放下手中活计,眼眶似乎也有些湿润了。
    小孙孙眉宇之间像极了他的父亲,剑眉虎目,高高的额头。可那圆圆的脸蛋,柔顺滑溜的下巴,如樱桃般小巧玲珑的嘴口,却跟了他的母亲,尤其那嫩嫩的皮肤,如乳白色的玛瑙一般透着淡淡的红韵,一碰恨不得滴出水来。
    周小同悲伤,周奶奶也不由得被钩了出来,儿子五年多没回来了,媳妇儿不知所踪,苦命的小孙子长这么大了还见过他的亲生父母,能不悲痛嘛。
    周奶奶将小同同搂在怀里,抚摸着柔润的细发轻轻的说道:“你妈妈这次不回来,她还有别的事情,下次跟再跟你父亲一块儿回来。”
    “奶奶骗人,奶奶骗人,爹爹回来了,妈妈为什么不回来!”小同同的头扎在奶奶的怀里,声音中夹带着哭腔。
    “同同乖,妈妈不回来还有奶奶呢,奶奶疼同同,再说你父亲不就要回来了嘛!”
    “不,不,他们都有妈妈,我的妈妈呢?我要妈妈!唔哇啊哇啊啊……我要妈妈……”同同大声的哭喊了起来。
    周奶奶再也控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一时间奔涌而出,顺着那干枯苍白的脸上流了下来,滴滴泪水落在粗老的手背上。
    顿时,屋内哭声一片,婆孙两人抱头痛哭,压抑多年的情绪喷泄而出。
    两只春燕不知从什么地方飞了回来,飞到堂屋屋檐下的垒巢边,各自嘴里衔着一根柴草在窝边不停地比划,听到东偏房里的哀嚎声齐齐的飞了过去,落在门外雨搭下的横梁上,点着头看着屋内痛哭的婆孙两人,偶尔叽喳鸣叫一声,好像是在劝慰这两位老妇幼童:别哭了,别哭了,一切都会好的,明天会更好!
    西边那巨大的太阳变得发红,天边几片云彩被照射得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鲜艳夺目的彩霞,七彩纷呈,大地也变得通红一片。庄稼地里的村民也收起了农活儿,结束了一天的劳累,陆陆续续的往家回。
    当地流传有一句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下段的意思是说,如果是傍晚出现了彩霞,那么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好天气。是啊,明天准是个好天气,因为,明天会更好。
    周康村的学堂位于村子中间靠西,东边是一个占地五六亩的池塘,中间长着两三排成年垂柳。
    垂柳西面即是木屋学堂,学堂的屋顶是由实木搭建的,屋檐上雕龙画凤,再顶上铺了一层青瓦,四角梁脊下各挂着一个方形紫铜坠子,上写两个字:‘周堂’,就是周家学堂的意思。
    屋顶由十几根粗大的圆木柱子支撑着,柱子上面雕刻着一溜溜诗句,大都是说一些学而时习之类的重要的掌故。柱子间垒了一米高的青砖,上面是精工雕刻出来的木窗,木窗大开,挂着一头到地的竹帘。
    学堂西南是一块颇大的空地,四周生长着高低不等,杂乱无章,一颗挨一颗的杨柳、杨槐、榆树等。树木中间留了一个类似的门,有四五米宽,共车马行人通过。
    西面靠北几颗老树之间,搭了几间小小房子,靠外的一颗榆树旁栽了一个示牌,上书一字:‘恭’,原来是出恭的地方。
    学堂后的北面,较高的地方坐落着一所伟岸的房屋,像是一座庙,那是周家的祠堂。祠堂紧挨着池塘的后半段,四周芦苇丛生,芦苇中稀稀拉拉,歪八七扭的生长着一些柳树。
    学堂内被竹帘和格挡分为四间,前面两间较大,是教学的学社,后面两间较小,是供老师休息的教舍。
    周同的幼年学习生活,便是在这里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