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4章 上香的善男信女
    江天高为人豪爽耿直,很有号召力。
    难得的是,他喜欢习武。
    早在照源还是公子的时候,他就时常到演武场,观摩兵士们操练。
    照源很看重江天高这个朋友,把饿鹳功传授给了他。
    江天高很有天分,一学就会,还与照源探讨饿鹳功的一招一式。
    江天高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蒙光渡口的沙滩上,共同练武。
    从习武的角度看,很讲究师承。也就是说,看重门派,师承何人之类的说法。
    这样,照源就是江天高的师傅。
    江天高就是那班习武人的师傅,那班习武的人就认照源师爷了。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诏主照源不仅当上师爷,还当上祖师爷,甚至更高。
    大军将辣藤让江天高带领徒弟们,防守在石窝铺一带。
    以防沿博南道西逃的吐蕃败军的骚扰。
    江天高在石窝铺那些天,吃住都在他的徒弟阿普家。
    阿普家是铁匠,阿普爹的铁匠手艺,在样备诏是数一数二的。
    江天高就利用这个机会,抽空向阿普爹学铁匠手艺。
    阿普爹是本分人,当江天高提出要打造兵器时,他直摇头摆手:
    “不行,不行,我就打制农具和家具,杀人的兵器我不能打造。”
    江天高边拉着风箱,边说:“谁也不想杀人,可是,当有人要杀你时,你怎么办?
    如果你赤手空拳,面对手举大刀的敌人,你怎么办?
    所以说,我们手里得有刀。有刀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不被人杀。”
    阿普爹沉默了一会:“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一想。”
    第二天,阿普爹答应江天高打制兵器。
    唐军与吐蕃军结束厮杀后,江天高就把徒弟们留给阿普爹当学徒,全力打造兵器。
    诏主照源肯定了江天高的远见卓识,就委派他为兵器制造使,专管兵器制造。
    江天高在诏主府任职后,就不再到蒙光渡口划竹筏了。
    唐九征在竹林寺旁竖立起铁柱后,留下两人看管铁柱。
    这两人,年纪大点的那个姓郑,人们就叫他老郑。
    年纪小一点的那个姓肖,大伙就叫他小肖。
    竹林寺的主持叫慧心长老,寺内有三个和尚。
    老郑和小肖,就寄住在竹林寺内。
    竹林寺旁边一个稍高的土包,平整出一块三丈见方的地。
    垒起一个三尺高的石台,铁柱就竖立在这石台上,石台四周是大理石雕花围栏。
    老郑和小肖的日常活计,就是打扫石台上的落叶。
    清除石台周围的杂草,防止人为的破坏。
    老郑和小肖都是闲不住的人。
    平日,帮着和尚们打扫寺院,打整菜园,见啥做啥,一刻也舍不得闲。
    加上二人性情随和,为人厚道,很有人缘。
    老郑和小肖是中原人,家中已经没有亲人了。
    他二人随唐军来到样备诏后,发现样备诏山青水秀,气候温和。
    二人私下里议论,不想回中原,想在样备诏长住。
    正巧,要留下两个人守护铁柱,别人都不愿意留下,他二人就主动留下来了。
    到竹林寺上香的善男信女,都知道竹林寺有两个大唐的人。
    一个叫老郑,一个叫小肖,专门守护铁柱。
    老郑和小肖也不时过江去,到蒙光赶街。
    他二人是中原的穿戴,走在乌蛮人群中,十分的抢眼。
    平时,老郑和小肖向慧心长老学习乌蛮语,慧心长老也乐意教这两个诚实的中原人。
    慧心长老建议他二人把穿戴也换成乌蛮的穿戴了。